走近自然 拥抱自然
——利用大自然资源对幼儿实施教育
2020-01-06陆恺迪
陆恺迪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131)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表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教师创建一个自然、开放的游戏氛围,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大自然拥有丰富多样的活教材,能够为幼儿提供生动、全面的学习资料,带给幼儿真实的体验。我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高质量的教育工具。本文从多个角度入手探究创新设计游戏活动,旨在使幼儿感受到融入大自然的奥妙之处,体会到自然资源的巨大价值,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探索欲望和创新能力,使幼儿园教学活动更精彩。
一、走近自然资源,渗透主题教育活动
我国教育部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明确表示:“幼儿园需要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开发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成长环境”[1]。我园坐落在农村地区,四周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素材,对幼儿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因此,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动植物等乡土资源作为教学补充内容,将身边的自然素材、拥有农村特色的资料引入教育教学当中,参考幼儿的认知水平创新设计幼儿活动,使得幼儿在生活、学习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教学内容也成为我园园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小班的乡土资源课程:《参观种植园》《剥水果皮》《有趣的树叶》等,中班的乡土资源课程:《小蚱蜢》《种子贴画》《养殖螃蟹》《观察各种树木》《品尝桂花》等,大班的乡土资源课程:《摘桔子》《种蚕豆》《有趣的根》《植物怎样过冬》等。以上的这些课程内容是我们根据季节性的特点,对幼儿身边自然资源的提炼。[2]
二、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设多样的区域活动
营造出自然、和谐、自由的教学气氛是提高幼儿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不断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参考自身需求和爱好,为满足幼儿自身好奇心而自由开展的行为活动。然而,就目前来看,很多幼儿都面临着活动素材短缺的问题。要想处理这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家长、幼儿广泛收集周围的自然素材,利用自然资源开设多样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尽情玩耍,自得其乐。
用来做美工的材料可谓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如:树叶、果皮、豆类、瓜子壳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如:植物种子是农村地区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储备量非常庞大,教师可以将各种各样的种子放到合适的活动场所中,例如在美工区域放置一些种子,引导幼儿画出种子的外形;在生活区放置一些种子,教导幼儿利用筷子将种子夹到指定区域;在科学区域放置一些种子,让幼儿对比分析不一样的种子,找出各种种子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蕴含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三、亲近自然资源,走进科学的窗口——自然角
自然角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场所,使得幼儿拥有一个能够经常接触、时时观察、动手实践的活动区域。我园在每个班的阳台上都设置了一角——自然角,在自然角里放置的内容很多,如:小金鱼、小乌龟、小贝壳等等;收集丰富多样的种子、树叶、花朵等等,利用玻璃瓶种植胡萝卜、大蒜、青菜等。与此同时,自然角里还收集了鹅卵石、小海螺等素材,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探索自然活动当中,使得幼儿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素材。幼儿在自然角可以看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种子怎样发芽等。[4]
在大一班的自然角里,幼儿们收集了黄豆、大蒜,种在亲手制作的瓶罐娃娃里,精心呵护,几天后,瓶罐里就长出了嫩绿嫩绿的小芽儿,漂亮极了,可爱极了。动手能力强的幼儿能够知道在种植大蒜、青菜之前,需要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接下来播种、浇水、围土,过几天查看一下种子的生长情况。我们为他们准备一本记录本,把种子的成长过程记录到小本子上,仔细观察:青菜在第三天发出了小叶子;大蒜在第五天也出现了小叶子,一星期后生出了很多细小的根。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始终满怀期待,对种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传统的图片教学、课堂教学相比,活动教学方式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果。
让教育回归本质生活,引导幼儿融入到大自然中,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巧借这些乡土资源,挖掘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亲近自然、走向自然,开展有特色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