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初探

2020-01-06邓预荣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4期
关键词:直观手段思维能力

邓预荣

嘉鱼县潘家湾镇中心小学 湖北 咸宁 437200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走进了人民的生活。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每所学校、每个课堂都与信息化密不可分。诚然,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有其直观、快捷、容量大等显著的优点。但信息化仅仅是一种手段,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替代人类的思维过程,也不能替代人类的练习过程。正因为其存在一定的局限,作为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化手段融合到教学活动中,而不是强行的拼合、勉强的组合。根据笔者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将信息化手段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1.1 认识存在偏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1.2 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1]。

1.3 技术操作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2 将信息化教学的大容量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但在大量信息量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种无奈。那就是如何去甄别、提取有用的信息。

2.1 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

教师在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之前,要规定一个范围,定一个基调,不能让学生乱查,然后在交流信息的时候,要明确指出哪些是符合要求的,哪些是不符合要求的,不然学生都会以标新立异为目的,展示一些无用的信息,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的导向。

2.2 进行明确的示范

教师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要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收集有用资料,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接受如何收集信息的培养。当然,作为教师,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全部收集完,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2.3 教给学生综合的方法

教师在列举信息的时候,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列举完毕,但要教会学生运用综合的手段,提取相同点,区别不同点,让学生在理解、运用知识的同时,学到综合的方法。

3 将信息化教学的直观性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直观性。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可以再现一些鲜为人知的过程。例如,种子发芽的过程,学生都看到过,但这是一个动态的、漫长的过程,学生真正了解清楚的却没有。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课件展示,很简单地就可以再现其具体的过程,达到直观演示的目的。还有在数学教学中的行程问题、周长面积计算等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经过课件的再现,直观明了,学生很容易理解。

但是直观再现只是学生理解问题的一种手段,它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这样说,通过观察植物种子发芽的过程,学生知道了种子发芽的过程,但植物种子发芽时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恐怕还得要通过其他手段才能获得。还有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经过直观演示后,学生弄清了过程,还得要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然后举一反三。所以,在运用信息化教学直观展示的同时,教师还要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合到教学中。

3.1 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运用对比的方法,演示相同中的不同,求同存异。例如,在演示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时候,就可以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摆到一起,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周长和面积的不同概念,不同计算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在演示行程问题时,同样也可以将同向、相向、反向等不同的概念放到一起演示,通过对比,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

3.2 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能力

信息化教学的固然很直观且容量很大,但也不可能对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模拟,只能模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改变模拟的内容,让学生从直观的再现中掌握其规律,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讨论、练习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3.3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有大部分的思维活动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培养好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培养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化教学的演示,缩短了教学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效果,但学生对演示的过程也有可能是似懂非懂。让学生把所见到的演示过程复述一遍,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复述复课课件演示的内容,加深印象,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信息化与教学相辅相成,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点,克服其局限性,让信息化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直观手段思维能力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培养思维能力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