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01-06陈国华

科学咨询 2020年47期
关键词:新课改法治道德

陈国华

(重庆市酉阳自治县板溪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酉阳 409800)

相较于其他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优势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新课改,将符合课堂教学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引入教学中,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优化,进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益,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虽然新课改已在我国实施很长一段时间,但在具体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从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仍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着教师传输的知识,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严重缺乏沟通与互动,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十分枯燥、无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如果长期处于此种学习环境中,难以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主体作用,会逐渐失去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抗拒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会影响后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性、专业化的教育,课下又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使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不高,难以将教师影响和感染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改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明确一点,传统教学观念是符合过去特定时期的教育观念,与现代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相符合,教师要主动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是向学生单纯的灌输知识。因此,在具体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进行培养[1]。

比如在教学《我们不乱扔》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段遍地垃圾的短视频,问学生看到之后有怎样的感受?这样的生活环境是如何造成的?学生们在观看后均表示这样的环境让人看着十分难受,但对于此种生活环境造成原因的分析,学生们的观点不同,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交流和讨论,并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活动中,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在各小组得出答案之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之后再设问:“如果我们生活在地球遍地都是垃圾,那会怎样?”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成为了学习、思考和感悟的学习主体者,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保持公共场所卫生不止是为了干净,是遵守规则及讲文明的表现,让学生养成自觉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习惯。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能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拉近学生与道德与法治知识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真正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比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体验盲人走路的不方便,或者让学生用一只手收拾书包,感受肢体残疾人生活的不方便等。学生通过体验之后,会有帮助残疾人的想法,所以体验式教学的合理运用,更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与教材编制者形成情感共鸣,达成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问题教学法引入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理解,形成学习能力,并配以良好心理品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生活中有哪些规则?生活中没有规则行不行?如何对规则分类?规则有什么作用?等,让学生分组完成,在学生在课本课外资料的基础上,对问题讨论解决之后,教师可以再向学生提供一些共同探讨的资料,以便于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有效理解。

三、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个人素养与道德水平进行培养,除了要还课堂给学生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外,对于轻松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在具体的营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入手,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比如在教学《假期有收获》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表达兴趣,教师先对自己暑假中的趣事进行生动描述,在学生受到感染后,会主动分享自己暑假中的趣事,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相互表达中会收获到快乐,对假期生活带来的收获进行品味,提高学生对新学期学习和以后假期生活的信心,并具有认真规划暑假生活的意识。

四、结束语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要明确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问题,从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以及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获得综合性和个性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改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