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从细微处做起
2020-01-06孙连成
孙连成
(吉林省通化县东宝中学 吉林通化 134100)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教师,立德树人,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
一、师德至上方能为人师表
一提到老师,立即就提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首先是教师要先立德,为学生树立榜样。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颁布)中明确提出,人民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我们评价一个教师的德,也是从这六个维度进行评价。这六个方面,都是我们日常作为一名教师应有德行,所以只要我们稍稍努力,能认真对照这六个方面“三省吾身”,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名师,都会成为一个师德高尚的人。
二、以身立教,言传身教
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回顾我们的学生生涯,我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是那些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的老师,让我们终生难忘。正是这些老师用言传身教,使之成为我们成长的引路人,让我们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一个班级的学生,受父母影响最大,其次就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见到教师要问好,见到客人要问好,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学生问好的次数减少了,热情降低了,究其原因,是问好得不到回应,我们是不是也应有个表率,做到来有语去有声,大声说一句同学你好?在管理学生方面,面对问题,我们要把学生的犯错当成教育的契机,学会在管理上关口前移,少做亡羊补牢的事。想一想新闻上,一个学生二十年后在街头殴打班任的报道,虽然是一个个案,但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深思。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做正确,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学高为师,学术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操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作为一名教师,能教课,教好课,好好教课,教好每一节课,才是师德之所在。只有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去教书育人,才能在管理中做到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干有方向。有的教师职业倦怠,不好好上课,不想上课,不上课,不想上班,不上班等诸多现象正在蚕食着教育,成为教育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也是学校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想一想这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老师,如何能有耐心去做立德树人的千秋伟业,这样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去亲其师,信其道? 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群体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
四、学校搭台,师生唱戏,立德树人春满园
(一)环境育人,以文化人
在创城活动中,要求文明校园创建必须达到六好,其中就提到了校园环境好,校园文化好。立德树人,我们要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无论是校园中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是食堂三节三爱的宣传,都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应该说,创城活动的最大收获,就是学校的环境育人可谓是百花齐放,纷彩异看呈,收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二)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德育平台
立德树人细微处,教育贵在恰当时。学校的主题班会,团队会,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每周一次的常规班会,以规则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结合传统节日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如党的生日,抗战胜利日,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开展大型活动,如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大型运动会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这些活动都是进行立德树人的良好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系列化,促进了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应成为德育主阵地
我们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就立德树人工作而言,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资源和优势,不同的教师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学情又需要老师因材施教,但归根结底,所有学科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还是要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上来,这就需要每一个老师,深挖教育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的预设和生成,引导学生做好人,做好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如在一节公开课《背影》中,老师在授课中,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感悟人生,从而引导学生回报父母,培养学生传统的孝道。从整个教学来看,做课老师没有长篇的说教,而是以文化人,从父亲每一个琐屑的动作,反映出深深的父爱,让孝文化水到渠成,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学科,每一位老师,都能如此深挖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调动这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将立德树人工作贯穿教课堂教学全过程,如此,善莫大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立德树人,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