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应用型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020-01-06宁启蒙曾志伟

山西建筑 2020年24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产教应用型

宁启蒙 汤 慧 曾志伟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201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努力试点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产教融合型城市内和其所在省域内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产教融合是指校企一体,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两者深度交流,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地区科研高地,产教融合是实现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其实现自身提质及服务区域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各方责权利不明晰,导致产教融合协议形同虚设。因此,进一步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包括研发、共享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2]。产教融合要求高校与企业相互融入,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行高校与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3]。从已有文献来看,学术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合作模式及其选择方面,如原长弘将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新模式,探讨企业家在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机理,认为这种模式弥补了企业自身技术的短板[4];谢科范等提出在全新的产教融合组织模式——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其汇集了各类创新要素,推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加快了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5];张千帆等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及演化路径[6]。也有学者对产教融合制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如李正卫等指出缺乏良好的沟通方式、较弱的合作意愿和能力、较大文化差异及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是影响校企合作的重要制约因素[7]。国外学者对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主要在实证分析方面,如D’Este和Patel认为产教融合模式中,联合研究、专利许可、咨询与合同研究、培训等几种形式应用较多[8];Wright等针对产教融合不同阶段分别探讨了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认为在技术发明阶段、市场化阶段和扩散阶段应分别采用校企联合研发、委托开发模式和项目咨询模式[9]。

综上,国内外学者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是,相较于国外较为丰富的实证研究,国内研究偏向于以定性分析为主。本研究试图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因素,不同特色和教育理念的学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10]。我国部分高校在发展模式上趋同,都在一味追求大规模和高层次,导致人才培养定位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10]。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体系侧重于技术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类似于师徒传承般的专业技术教育。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步入社会后不能较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在现阶段,除了基础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外延能力的培养亦成为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因此,多元教育模式将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必然趋势,原有的教育模式需要变革和提升。

2.2 课程教学内容与新时代错位

由于近十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原有课堂的面授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单一教学方法也不能满足多元化的趋势。在数据技术的引领下,教育资源丰富,以及多元化教学方式将带来教育方法的巨大变革[11]。随着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城乡规划行业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城乡规划专业原有课程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制图等关联技术,它们在指导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突破,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结合当前新形势,进行相应的课程增补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2]。

2.3 校企双方责权利不明晰

受之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应用型工科院校有明显的行业背景,至今许多院校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上的职责不明确,行业部门的指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不及时,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业界的基本要求;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教育理念没有密切结合行业发展前沿,同时在充分吸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上做的不够,导致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难以满足行业需要;由于校企双方责权利不明晰,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0]。

3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城乡规划课程改革探讨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可以有效避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生产实践能力缺乏导致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不利局面。对城乡规划行业亦是如此,对其专业课程进行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城乡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面向行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专业跟着需求走、课程跟着专业走、师资跟着课程走”的要求,围绕“三大模块八大能力”重构课程体系。基础能力模块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公共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模块通过美术、设计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专业协作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发展能力模块通过相关学科的课程交叉融合和新技术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协同融创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重视实践实训,突出工程设计能力。同时结合执业必须具备的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优化,达到“实基础、重应用、有特色、高素质”的培养要求,构建城乡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2 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城乡规划专业行业性强,课程教学应对标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面向行业需求,对准能力主线,学做贯通,加强与新理念、新技术、新战略对接,体现办学特色。

1)对标国标,课程体系聚焦能力主线。构建“一主四辅两发展”的核心课程体系,以大工程能力为主线,艺术表现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专业协作能力、创新创意能力为辅助,串联所有专业课程,同时以协同融合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支撑。2)面向市场,课程内容对接行业三新。课程内容主动对接行业新理念、新技术、新战略,如《城市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城乡规划伦理》等课程对接城市建设新理念,《绿色建筑》《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对接信息新技术,《乡村景观规划》等课程对接乡村振兴新战略。3)体现特色,课堂教学推行案例式教学。“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本”,针对建筑类专业特色,课堂教学案例研讨教学方式,设计类课程推行案例模拟实践教学方式。4)强化实践,专业能力对应工程实践。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构“单一实践能力——多维实践能力——大工程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课程按照符合学生成长和能力建构规律,循序渐进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对接行业注册制度[14]。

3.3 校企双轮驱动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在学校学理论知识、去企业实习实践,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校企双方共建实验实训工作室、实训基地,合作建设课程、联合开发教材,师生顶岗实习,定期教师培训、企业兼职教师合作,成立校企专业教指委,校企共同合作项目等多个方面。加强校企(地)合作,为师生提供生产实践和服务地方的平台;依托校办产业,加强校内教师工作室建设,将教学与工程设计实践紧密结合[7]。

1)校内校外双轮驱动,深度产教融合。依托校办产业和平台,深度参与城乡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知名企业、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建立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和实习基地。校企(地)合作共赢,构建“教学、研发、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2)课内课外双轮驱动,打造“团队+工作室”新型师徒教学模式。建立了教师工作室,采用“团队+工作室”新型师徒模式,教师团队带领学生组成团队参与工程设计实践,参加学科竞赛。做真题,真做题,课程设计、毕业综合训练课题均来自工程实践,参与或模拟真实的工程实践全过程。

3.4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把核心价值观与建筑类行业特有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

1)开设工程伦理特色课程。除了思政课外,开设“建筑与城市规划伦理”等特色课程,将工程伦理贯穿于工程能力培养全过程。2)强化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课程和各类平台,培养学生认真、勤勉、严细和务实的知行合一精神。同时,注重文化熏陶,传承传统文化,开展各类设计作品竞赛,营造开放式交流空间,建设学生作品展示长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学生筑牢“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产教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加强城乡规划档案管理为社会经济和民生利用服务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