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传统施工企业装配式建筑发展之路

2020-01-06

山西建筑 2020年13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体系

李 小 丽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1 背景

近年来,国家级及30多个省市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政策,随着各项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相对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速度快、成品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建设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等缺点。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行业人士的重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

2 传统施工企业发展装配式建筑现状

现阶段,除中建集团、北京住总、上海建工、远大住工、精工绿筑等少数较早从事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企业外,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仍停留在传统层面,存在对新型建筑工业化认识不足、缺乏战略思维和创新机制、市场观念不强、财务状况不良等问题。新型建筑工业化与传统建筑业存在明显的理念、模式、技术和管理等差异,传统施工企业需要切实转变观念,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导向,尽快完成转型升级和战略设计,与行业领先者全面对标,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完成必要的技术积累和资源准备[1]。在人的理念方面随着全球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从源头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至构件厂的生产工人等,都需要尽快从传统的建筑模式转变观念,加强对建筑工业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3 传统施工企业发展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问题

3.1 中国的国情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一样

国外的装配式建筑以低层建筑产品为主,构件也以标准化为主,目前我们推广的基本是以定制化加工的高层建筑构件为主,并且很多是在高地震烈度设防地区,这个情况,基本没有现成的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目前在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占比也不是如业内一些营销资料里面所说的那么高,政府也在逐渐冷静,逐步调整装配式的发展导向[2]。

3.2 成本过高影响推广速度

理论上来讲,装配式建筑应当“又快又好”,“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是大家共同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然而理论和实际差距较大,造价、成本高(这个高不只是因为产量与规模的问题,即使产量、规模上去了,很多成本也降不下来)不说,品质也没有显著提升,即性价比的问题,所以落地、推广难度很大。

3.3 技术体系不成熟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节点连接、安装偏差、成品养护、围墙密封、抗震等技术研究存在缺陷,致使部分业主甚至是施工企业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排斥现象[3];装配式建筑技术、工艺成果实施成本造价过高,传统施工企业推广困难大;施工企业施工技术水平不足,施工机械设备达不到装配施工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认知较少;建筑的单一性决定了设计标准化程度较低,技术体系不宜推广;预制构件模数标准化体系不完善,部品部件间集成化程度较低。这些问题有些通过协调能够解决,有些在短期内也很难解决[4]。

3.4 政策扶持问题

目前的政策文件中倾向于对开发商的扶持。而就全产业来讲,大部分环节是驱动力不足的。在此背景下,装配式似乎变成了一项全然由政府推进的任务,与之有关的绝大部分企业并不能从中获利,甚至要为了满足要求而损失一部分利益。为了达到政策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变得比以前更难,成本更高。

4 传统施工企业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具体举措

4.1 统筹规划,科学引导装配式产业合理布局

根据企业所在地建筑产业化发展布局情况,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产业布局能力,合理确定企业装配式建筑发展重点;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合理布局装配式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推送项目,做到稳步前进。建议先在涉及装配式施工技术、绿色施工类、质量类、技术类等奖项的项目试点推送,同时设立示范项目,明确企业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方向及具体要求。

建议成立“装配式建筑研发部”:负责牵头企业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研究平台,负责整合、协调、调动公司范围内各项资源共同参与研发。制定相关的研发任务及目标考核,形成系统集成平台;逐步探索其他的“工业化建造方式”以及与“绿色建造”概念的逐步具体落地,加强企业在区域内及全国范围内装配式市场上的营销宣传。

4.2 科技创新,完善技术和标准体系

1)加强技术研发和攻关。在推广应用等同现浇装配式剪力墙、框架结构等PC体系的同时,积极开展钢结构、钢—木等结构体系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组织开展钢结构、机电管线、装饰装修部品部件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研究,逐步形成与不同结构体系配套协调的部品部件体系。

2)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定期发布装配式建筑技术及产品目录。搭建企业技术交流平台,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技术体系、施工工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体系、连接工艺,机电管线模块化、管线装配预制,预制外墙与饰面一次成型、门窗预埋,绿色建造术,低能耗被动房等关键技术、适用技术、集成化技术进行交流推广,普及提高企业装配技术水平。

3)加强相关技术标准培训学习。结合国家、省级标准颁布情况,在公司内部分阶段、针对性的推送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建立公司内部装配式技术标准的培训、学习及考核。

4.3 制度创新,转变建设管理模式,强化实施能力

1)制定管理制度。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作为加快企业专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研究建立适应集团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维一体化的建设管理制度。

2)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装配式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与施工的深度融合,应采用设计、采购、施工、运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研究与工程总承包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责任,补充完善企业“EPC”模式下的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做到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3)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以装配式建筑市场为导向,加强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重点开展装配式结构技术体系的研发,提升企业装配式发展的技术实力。

4)加快培育产业队伍。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优势,主动适应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引进和吸收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管理经验,提高行业竞争水平。完善人才分类培训机制,自主培养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增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软实力。

4.4 协调推进,实现绿色节能发展

推进装配式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智能建筑及健康建筑等融合发展,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绿色施工类奖项项目中重点推广绿色建造关键技术。

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管理、生产的新模式,深入研究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5]。

5 结语

随着各地市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环保要求的各项政策的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行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新兴的施工方法,很多优点是传统施工无法比拟的,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存在缺陷与不足。因此,在新兴建筑产业化迅速发展阶段,传统施工企业应转变行业发展观念与思路,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用以研究和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为现代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绿色环保的智能居住空间,促进建筑业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体系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