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感知体验的老年公寓智能系统设计探索★

2020-01-06

山西建筑 2020年13期
关键词:老年公寓养老智能化

单 磊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1 研究背景

中国老龄人口不断增长,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 400多万人。为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需要建设依托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的老年服务设施,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打下基础,这其中老年公寓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年公寓是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物联网、高速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养老设计引入老年公寓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意图应用智能设备实现智慧养老。通过文献检索,我发现在养老设施智能化的研究中往往集中在设备技术与系统构建与设计上,对老年人对智能化系统的感知体验方面思考较少,因此在老年公寓智能系统设计方面有必要对老年人的用户感知体验进行一些分析和探索。

2 老年人的感知体验需求分析

感知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外界的客观信息以及人受信息刺激而产生的联想、诠释和领悟,是机能器官如大脑对感觉信息组织阐述后得到的主观感受即体验[1]。老年公寓的老人是智能系统设备的主要使用者和感受者,因此智能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老人使用过程中的感知体验,并依据老人的感知状态进行调整,老年人对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感知体验的需求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探讨。

2.1 老年人的感官体验需求

感知体验是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后的主观感受,因此提升消费者的感知体验关键就在于抓住影响消费者感知的主要因素。通常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老年人在肌体能力上会出现退化。主要表现在运动系统功能老化,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记忆力、判断力和认知力变差,感知力下降,感官系统障碍等[2]。这就需要智能化设备在老人的使用过程中加强对老人感官上的一些刺激变化,如明暗对比,质感调整,声音提示等。

2.2 老年人的情感体验需求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的下降、记忆力的退化,老人们需要更多的照顾、护理,直到走完生命的旅程[3]。

肌体能力的降低使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自身调节能力降低,逐步感受到力不从心的感觉,在生活和情感上更需要得到抚慰。所以老年人对安全感、归属感、交往感、私密感、舒适感等要求较高[4]。在老年公寓智能化设计中,考虑到老年人有不被打扰、有亲人照顾、有熟悉的环境、有喜爱的活动空间等情感需求,由于子女不能陪伴在身边,所以他们十分渴望爱和温暖[5]。因此在智能化产品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这些情感体验的需求。

3 老年公寓智能化设计需求分析

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中鼓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养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当前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进步,为养老设施的智能控制技术和服务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智能化养老的供给方式涉及到政府、养老机构和第三方社会组织等等,是一项有赖于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运营的系统工程[5]。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能下降、记忆力退化,对安全感、归属感、交往感、舒适感的要求相应增加,老年人对智能化设计的实际需求有其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养老机构还在发展中,普遍也存在着护理工人少,技术水平较差,医疗服务不全面,养老院环境单一,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6]。智能产品的使用一方面可以缓解年轻人大部分时间忙于工作而无法陪伴老人的困扰;从另一方面考虑,智能化设计能为老年人提供诸多便利,同时智能化的设备可以随时监测到老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变化从而及时的介入并辅助老人治疗,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4 老年公寓智能化的设计理念

4.1 合理的建设成本

考虑到老年公寓引入智能化的设备必然会提高公寓的整体造价,这些成本在老人入住时会转移到老人身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老年人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智能化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发生的成本,尽量做到成本合理分摊,减少老人对支出过多增加的担忧。

4.2 智能终端界面易于理解记忆和操作

老年人学习和记忆能力逐步退化,对复杂的新科技系统有畏惧心理,老年人一般不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由于身体机能退化,进行复杂的操作学习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在人机交互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设备系统更易于使用,使智能化系统的终端界面操作要简单,构架需要更为清晰。如利用语音来控制家用设备等,要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4.3 设备可靠性高

智能化老龄住宅的设备系统必须可靠,安装方便,易于维护,否则将成为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4 智能化系统弹性设计,为改造和改变留有余地

科技发展进步日新月异,需要在老年公寓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加入弹性设计,留有未来可改造和改变的空间余地,不仅有扩充新的终端设备的可能,也为应对新的需求奠定了基础,使设计成果具有普适性和相应的应变能力。

5 基于感知体验的老年公寓智能化系统设计

老年人群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为了满足老年公寓的老年人特殊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营造更适合颐养天年的老年生活环境,公寓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基于这个群体的感知体验带来的需求进行设计变得十分必要,老年公寓关注于老人感知体验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从行为体验角度的智能空间分区设计

人到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很多变化。神经系统的弱化使睡眠时间和质量逐渐下降,对独立意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行为上更偏向不受打扰,这就要求利用智能化的设计使养老机构的居住空间功能性增强,实现起居事宜的智能化。例如卧室可以设置智能化的可移动楼板,通过可移动机械智能楼板,按老人的需求进行空间的分割,通过不同的小功能空间增加功能性,还可以控制不同楼板的高度,来满足空间的不同需求,通过智能环境调节系统控制遮阳窗帘、新风系统、空调及暖风系统,保证平静安静和舒适的要求。这种智能分区设计既能使小空间功能化,又可以使其空间的利用率增加,满足老人的需求。

5.2 从视觉体验角度的智能照明设计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视力也会发生生理性退化,逐渐出现老花眼等症状,一些老人还伴随着白内障、青光眼等视觉方面的疾病,这些病症使老人对光线的强弱敏感度下降、对物体的大小、形状与距离的判断上也较之年轻时下降很多,因此特别需要在老年公寓的智能照明系统上针对老人的视觉体验进行优化和设计,可以采用多种灯光控制方式来满足老人对照明的不同需求。老人不仅视力在行动能力上也逐渐下降,在智能系统设备上,突出自动控制能力,增加红外或感知传感器,随时感知日光的变化和老人的行动轨迹,通过自动打开灯光或者改变灯光的亮度、色温等等,让灯光随着老人行动的轨迹进行变化,通过灯光打造最舒适、最满足老人视觉体验需求的环境。

5.3 从肌体体验角度的材料智能化设计

老人的自身免疫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降较快,因此需要在室内材料的运用上特别加以重视。智能材料主要指材料本身具有自我诊断、预告破坏的功能,具有根据外界的作用情况进行自我调节的功能,在即将破坏时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运用在养老机构整体的智能材料需要具有自动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新型材料并具有智能控制的可能性。从前文论述中可以看出随着老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老人的触觉、视觉和听力方面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样要求在空间中必须照顾到老人这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在听力方面隔音设计必不可少,材料中根据需要增加智能化可控隔音技术,通过智能控制新版的开和减少声音的强度和对老人听力的影响。目前老年公寓一般都坐落在交通较为便捷的大道附近,附近声场环境比较复杂,智能隔音材料设计既能满足老人在需要热闹时外界声音的导入,又可以在老人睡眠状态时维持环境噪声较低的状态,保证老人的睡眠质量。

5.4 从情感体验角度的个人护理与监测系统设计

老人经过一辈子风风雨雨,到老了普遍有一种不服老的心态,不愿意依赖他人,但是身体的机能控制又在逐渐下降,因此在老人的照顾上需要考虑到老人的情感需求和体验,通过老人智能便携式检测仪随时对心率和呼吸进行检测,防止因剧烈活动给老人造成意外,通过实时监测,将数据传至数据中心,如发生意外可以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同时可以为老人配备GPS定位系统及提供导航的仪器,防止老人走失和迷路,能够对老人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当老人离开了正常的范围发出警报,同时数据中心进行紧急处理,养老设施可以具备自检功能的血糖仪血压仪以及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与专业医药设计医院合作,为老人提供治疗服务,将个人护理与监测系统、智能呼叫设备、可穿戴监测设备和娱乐设备综合起来,构筑老人安全的科技屏障,让老人在满足自身运动、娱乐、休闲等情感活动的同时也可以让关心老人健康的儿女少担心,少忧虑。

6 结语

在我国近几年的养老产业发展的趋势上来看,智能化养老公寓作为一种新兴形式,在我国蓬勃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产业技术为智能化养老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因此,随着智能化养老公寓依托科技支持,充分考虑入住老人的感知体验,推动老年公寓智能系统的技术的不断迭代同时也为老人更美好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智能化老年公寓必将成为老人养老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老年公寓养老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养老生活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老年公寓呼叫装置使用不便惹纠纷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德国的“敬老储存”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