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计量监管效能的探讨

2020-01-06刘玉清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5期
关键词:计量监管工作

刘玉清

山西省长治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 山西 长治 046011

1 计量监管

1.1 计量监管的地位

市场监管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占有统筹的地位,而计量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市场监管,保障国计民生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到尖端科技,下到针头线脑,现代人的生活处处都有着计量的身影,可以说“计量”的准确度关乎国家发展水平,关乎人民生活质量。计量监管也是维护国家、人们共同利益的“卫士”[1]。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以来,计量工作迎来了新的考验,庞大的监管对象与短缺的监管人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新的工作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创新计量监管的方式,使计量监管的地位在市场计量中更加的稳固。

1.2 计量监管的不足

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所以在发展向好的同时,相应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一是计量监管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所需要的计量监管人才、技术手段和财政能力都和预想有所差距,所以导致计量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消费者对计量维权的关注度在日渐的增加,集体性投诉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一旦对这些事情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群体事件,造成负面影响。

2 提升计量监管的效能措施

2.1 进一步加强计量支撑保障效能

会议指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2]。而能够担此大任的应用基础,唯有计量,高质量的发展离开了计量寸步难行。

一要完善计量监管机制。就计量来说,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问,更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开展计量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努力的。只有真正建立“政府重视、部门主管、行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计量监管机制,才能全面强化全社会的计量监管理念。

二要完善计量考核机制。任何事物都要有其考核的规制,计量也不例外。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计量的支撑,因此将计量指标纳入质量考核体系当中实至名归。在考核的过程当中,还要努力将计量工作考核延伸到县(市)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使各级各部门计量工作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完善计量激励机制。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针对计量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如对计量器具生产单位、计量监管部门、计量服务机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与此同时,要将社公标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各级新建标、增标等单位进行奖励和补贴,提高各单位建标的积极性。

2.2 进一步强化计量服务经济效益

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社会的发展与计量息息相关,社会发展的发展离不开计量的推动,计量的精确更要依托社会的发展。计量体现在全社会的各行各业,计量水平的高低与一个地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一要强化计量技术保障。将计量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要加强计量检定人员和计量监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计量人员的工作能力;要加强检验检测综合性平台的建设发挥机构融合的优势,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和知识产权的充分结合。

二要强化计量财政投入。在发挥政府监管职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计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效率等提供优质的计量服务。

三要强化计量民生服务。在上述两点落实的基础上,将计量民生服务落在实处。加强对涉及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民生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确保器具量值准确可靠,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

2.3 进一步强化计量守护幸福效果

计量关系着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钱袋子”,影响着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进一步加大计量执法力度,规范市场计量秩序,净化市场计量环境,形成“诚实守信、诚信计量、准确计量”的计量氛围势在必行。

一是加大计量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世界计量日”等时机,通过开展主题宣传、举办计量展览,在报纸、杂志开辟专栏、出版特刊等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计量意识、扩大计量影响、完善计量手段;利用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普及计量知识,加大计量宣传,真正形成“公平为上、准确为先、可靠为重、服务为本”的计量文化,引起全社会对计量的关注。

二是加快计量监管速度。针对消费者对计量维权的关注度增高,集体性投诉事件呈上升趋势的特点,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巡查监管,要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发挥“六进”作用,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快速处理机制,第一时间积极回应社情民意。

3 突出计量引领作用的做法

3.1 建设计量信息综合监管系统

建设计量信息综合监管系统,推动计量监管信息化,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计量监管领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聚集、融合、优化优势来创新监管方式,探索监管新机制,形成“互联网+计量政务”新形态。换句话说,就是在监管人员少、监管对象多的情况下用泛互联技术实现计量监管的信息化,达到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能的目的[4]。

3.2 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计量比对工作格局。计量比对涉及计量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凝聚各方面力量,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形成工作合力。《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加强计量监管体系建设;鼓励政府部门创新计量比对组织方式,通过“精准比对”等方式开展精准计量监管;鼓励计量技术机构面向社会自主组织实施计量比对项目;鼓励社会团体组织实施计量比对项目。

3.3 科学规范管理

科学规范管理,提高计量比对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计量比对是一项技术性、管理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比对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计量比对的“命根子”,因此健全制度规范、科学规范管理才能确保计量比对的有效性和公信力。《意见》提出,计量比对坚持“谁主管、谁监管,谁组织、谁监管”的原则,构建职责明确、衔接配套、务实管用的管理模式;加强计量比对信用信息公开,依法依规实施失信联合惩戒。计量比对主导实验室所在机构要强化主体责任,做好计量比对项目组织实施的风险分析和全过程管控。

3.4 构建在线服务平台

构建在线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计量比对”。加快推进“互联网+计量比对”,是加强计量比对工作、提高计量比对效益的关键之举,有利于提高计量比对工作[5]。《意见》提出推进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的计量比对工作在线服务平台,强化项目需求和项目实施线上供需对接,推动各类计量比对项目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实行信息归集和向社会公开发布,推进计量比对在线服务平台与其他计量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大,计量工作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计量监管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逐步的落实,但计量监管基础薄弱的先天不足问题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计量工作的开展,因此将计量工作与当前的新技术相结合,加强计量监管的力度,提升监管效能,凸显计量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速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计量监管工作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不工作,爽飞了?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选工作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切实加强对网吧的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