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

2020-01-06曹继慧周甬

环球慈善 2019年7期
关键词:欧亚一带国家

文/图 本刊特约记者 曹继慧 周甬

李进峰在2019“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夏季研习营上,就“一带一路”合作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发表主旨演讲

李进峰,管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核心提示:和合共生,同舟筑梦。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其他国家发展贡献了顺应历史潮流的“中国智慧”。

2015年3月28日,国务院授权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文件中说,“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动,6年来,“一带一路”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果,逐步走深走实。

2019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提出了进一步的美好愿景:

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二、倡导“开放、透明、包容”的合作理念;三、追求“绿色、惠民、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围绕上述基本原则、合作理念、发展目标,中国将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打造一批新的合作项目;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在深化合作中更加重视民生的改善。

针对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在2019“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夏季研习营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进峰教授从“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建设问题、建设展望三个维度分享了他的深度思考。

谈 “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理念机制实施方式、各层次管理和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就“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李进峰认为,首先,“一带一路”的理念机制实施方式已经初步形成。“一带一路”从西方经济理论和中华传统理念中继承与发展而来,形成了“丝路精神”的建设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投资贸易,工程承包,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边境合作区、工业园区、境外合作区等多种方式开展产能合作。截至目前,中国与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4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非盟2063年议程,欧亚经济联盟,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倡议有效对接。

其次,各层次管理和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自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2017年5月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从而进一步规划“一带一路”总体工作。

2017年各相关部门如财政部、农业部、文化部等陆续出台指导文件。还建立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测评体系。

另外,全方位宣传“一带一路”理念效果明显。建立了“媒体、政府、智库、企业、民间”五大渠道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理念。随着这五大渠道的深度宣传推广,国外媒体与民间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从2013年的16.5%提高到2017年23.6%,比日本主导的CPTPP(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高出7.3个百分点。

再次,“一带一路”合作理念被广泛接受,促进解决世界经济增长低迷问题。数据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人民币。2018年,中国外贸总额突破30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7%,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对沿线国家出口增长10.9%,进口增长23.9%。

日前,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加强了互联互通,与83个国家签署了贸易畅通协议,与沿线5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税收协定,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产业基金等带动一些国际基金“跟投”,呈现“一带一路”多方共建特点。亚投行成员数从57个创始国增加到93个成员国。亚投行共批准18个国家的39个项目,总投资达79.4亿美元。丝路基金已经决策投资28个项目,承诺投资110亿美元,支持的项目涉及总金额达800亿美元。

共建“境外合作园区”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中的发展对接的“结合点”,这样既促进企业间产品配套与协调,又有助于中国企业应对当地法律体系不完善、营商环境不理想等问题的重大举措。在境外合作园区方面,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82个经贸合作区,对解决沿线国家的劳动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和完善经济结构的效果明显,中国企业也获得了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和投资机会。为沿线国家创造了近30万个就业岗位。例如:吉尔吉斯斯坦的“亚洲之星”农业合作园区、哈萨克斯坦的工业园区、中白工业园区、巴基斯坦的“巴鲁”工业园区等。

此外,“一带一路”还在推动教育、科技、创新、旅游、环保、民间交流等人文合作方面做出显著贡献。

谈“一带一路”建设问题:功能过度多元,过于负重前行

李进峰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建设随着深入落实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一带一路”是系统工程,如何科学评估?

李进峰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综合工程,具有内外兼修、东西互动、陆海统筹、远近结合等特点。其系统性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方面面。“一带一路”作为系统工程,无论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都要去深入探索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推动“一带一路”更好更稳健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一带一路”功能过度多元,过于负重前行。正因 “一带一路”建设是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综合考量并明确主要功能,“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个“筐”,什么“期待”都往里面装。

对此,李进峰教授建议,“一带一路”建设应与我国国内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引领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调整和新旧动力转换,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合作上,要以战略对接、规划引领为依据,要与沿线国家找好“结合点”,合作领域要重点突出,比如基础设施的重点,境外合作区、工业园区的重点等。

“一带一路”现阶段必须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和突破口,才能赢得沿线国家的支持和人民赞成”。例如,“一带一路”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作用,现在不必考虑和宣传太多。一是目前还难以做到。二是过度宣传容易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心和警惕。

第三,从前些年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履带式推土机等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可以看出,“一带一盟”对接需要进一步深化,战略对接存在一些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利益冲突,以及域外大国的干预和消极影响。同时,不同经济制度国家之间需要政策磨合。

对此,李进峰教授认为,一要防止垄断,反对保护主义。二要坚持各种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尤其是民营企业。三要保护投资与知识产权。四要建立公平、透明的行业、国家间竞争机制,形成“共建、共商、共享”局面。

第四,产能合作方面需要务实推进,以中哈产能合作为例,尽管中哈启动产能合作较早,在互联互通、能源和工业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一批早期成果,但是,哈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不明显,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高。中哈还没有形成高质量的规模经营的境外合作区。境外合作区建设需要政府重点扶持和培育,纳入中国商务部考核认定的境外合作区的范围。中国需要对沿线国家的国情、社情、民情深入地了解,进一步重点落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贸易便利化;建设境外合作区。

第五,巨大的投资与融资需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最后,“一带一路”合作将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我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应该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界定“一带一路”倡议的功能和作用,突出重点、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谈“一带一路”建设展望: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将更好地惠及沿线国家人民

展望未来,针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李进峰教授分析认为:第一,还需深化“一带一盟”,对接引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都签署了发展战略对接协议,例如,中国与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此外,其他成员国都是上合组织成员;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分别谈判,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建立自贸区。尽管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同认识以及顾虑,但是,未来达成自贸区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中俄政治高度互信。“一带一路”建设下的“一带一盟”战略对接,关键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发展战略对接,才能做好“一带一盟”的整体对接工作;从学术界、政府外交层面、到市场主体层面,已经对“一带一盟”战略对接的俄罗斯和其他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诉求与期待充分沟通并达成了许多共识和成果。如中国在俄罗斯建设境外合作区,中哈产能合作,中国在中亚建设20多家境外合作区,其中,7家获得商务部认定。中俄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开发北极航道等。

第二,“一带一路”促进上合组织经济合作进入快车道。在“一带一路”建设落实过程中,在促进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切实促进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转型和改善民生,这是保持上合组织成员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根本动力。上合组织发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六大平台”作用,以中俄、中哈发展战略对接为样板,不断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项目落地。扩大欧亚区域经济合作空间,为打造欧亚区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第三,“一带一路”将促进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深化合作。在此基础上,推动中日韩与东盟合作。“一带一路”将深化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深化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缅甸经济合作,打造双边和多边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打造中国与东南亚周边区域的安全带、稳定带,防止域外大国“过多干预”。打造东南亚区域共同体。

第四,“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一带一路”是从中国出发,经过陆路和海洋通往欧洲的和平发展之路,与欧洲国家进行发展战略的对接至关重要。中德、中法、中英等合作已经奠定了未来深化与欧洲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之一。也是“一带一路”与欧洲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一带一路”将形成欧亚区域新秩序。这个方面又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一带一路”蕴含的合作新理念、新方式对改造不公平、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将产生深远影响。二是“一带一路”中心区——“欧亚大陆”正在逐步形成区域经济新秩序,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秩序。如2015年签署的《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其重大意义在于中俄与其共同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以及共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加强,消除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顾虑,推动欧亚大陆腹地逐步形成“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经济新秩序”。三是“一带一路”倡议对西方国家持开放性态度。争取得到欧洲、美国积极参与,有望得到印度的支持。将有助于逐步“打破”西方对信息、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要素的垄断,为沿线国家提供贸易市场、技术、人才、资金支持,促进沿线国家工业化发展和改善民生。四是“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人民币从区域化到国际化。中国已经在7个沿线国家实现人民币结算,11家中资银行在27个沿线国家设立了71家一级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结算与融资的需求增大,美元霸权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的风险将降低。五是“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区域形成能源一体化市场。为应对全球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中国推动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形成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向“一带一路”能源出口国和过境国加大投资,同时,进一步开放我国市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将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猜你喜欢

欧亚一带国家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一带一路”我的梦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把国家“租”出去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