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石油化工企业的职业健康体系建构

2020-01-05郭庆照

粘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石油化工

郭庆照

摘要:文章重点以石油化工企业为目标,使用定性模型法研究职工的职业健康体系架构。首先对1990年开始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内部全面推进的HSE模式体系进行AHP分析,发现了HSE模式体系的诸多不可调和问题,然后通过GMIPM分析,发现石油化工企业的职工健康模式提升空间。通过GMIPM模型下的全面分析,本文建议使用平衡积分卡(BSC)、内部市场化(lMS)、模式精细化(DMS)3个核心模式工具,在企业模式分层架构模型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职工健康模式模式,同时就之前石油化工企业使用该3个核心模式工具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模式;健康模式;模式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0)12-0158-05

石油化工企业拥有18万名员工,其中七成以上在钻井和采油一线工作,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劳动保护要求高,虽然近10年来该企业一直致力于打造职工健康模式体系,但在综合尝试各种方案的前提下,收效仍不显著。同其他室友化工企业类似,该石油化工企业可以在HSE体系下完成模式目标,但实际职业病和因公致伤、致病、致残的现象仍然会有所发生。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一种更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新型健康模式分析,作为对石油化工企业普遍使用HSE健康模式体系的升级。该项目对有效提升石油化工企业职工健康模式有显著积极意义。

1 石油化工企业的职业健康模式体系现状分析

1990年前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国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开始推进HSE模式体系。HSE (HealthSafety&Environment)是集健康、安全、环境3个核心要素的模式体系,其中健康要素属于HSE模式体系的第一要素。该模式模式下,充分考虑了环境毒性、设备及系統安全、劳动保护等因素对职工职业健康带来的威胁,但该模式模式是一个多目标模式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选择性执行,在执行层更重视容易实现的安全要素,而忽视健康和环境要素。如图1所示。

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此3个要素分别进行分析:

1.1 健康要素(H)

石化企业的HSE健康要素主要控制职工的职业健康问题,因为石化产业的特殊性,职工可能面临长时间户外或者野外作业,海上作业,车间环境作业等,可能面临作业过程的高强度作业、危化品接触作业等,其工作压力较高,工作安全风险较高,工作心理压力较高。所以职工的健康要素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且健康要素的评价标准采用的是职业病的发病率,其评价标准较为笼统,不能严格控制健康要素的实际发生情况,所以在实际HSE模式体系的执行过程中,健康要素属于较容易被忽视的因素。

1.2安全要素(S)

HSE体系中,安全要素关注的核心内容是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对职工人身安全带来的影响,重点规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的工伤、工亡及急慢性中毒情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毒化品及毒化品容器、管道的模式,对堆砌物、绑扎物、悬吊物等安全风险因素的模式,对车辆、机械等可能对职工身体带来伤害的设备的模式等,都可能带来HSE的安全要素问题。因为HSE模式体系是以H要素为核心要素的多目标模式体系,即将H要素面向S要素和E要素进行分解进行的目标分解模式过程,所以,安全要素模式的本质目标实质是避免安全要素对职工人身安全带来伤害。所以,相比较健康要素H,安全要素S的评价标准更加笼统,且容易与其他安全模式模型的安全要素混淆,所以其在实际模式执行中也存在难点。

1.3环境要素(E)

HSE体系中,环境要素主要分为内部环境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内部环境要素主要是生产、办公环境的空气质量控制、噪音控制、灯光控制等,外部环境要素主要是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气和水体环境污染对办公及生产区域周边范围包含职工在内全部人口的健康影响。通过酸性气体含量、粉尘含量等对大气环境进行进行标定,通过重金属离子、不容性固形物、有机物等对水环境进行标定。这一标定方式虽然量化程度较高,但与职工及周边居民的健康数据之间的模式为统计学关联关系而非逻辑学关联关系,这是HSE模式对健康模式的直接问题。

2 石油化工企业职工健康模式的实际需求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职工健康模式的客体是职工健康,包括职工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2个核心组成部分。抛开HSE模式体系,通过资源需求模型(CMIPM)对该核心需求进行底层分析,如图2所示。

综合分析该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多部门配合完成的职工健康模式目标

通过图2的分析,可以看到,职工健康模式实际在工会工作之外,还包括安全、妇联、党建、团建、统战等其他工作。因为目前绝大部分石油石化企业的模式架构都处于“老三套新三套”交叉模式的模式,即党委、行政、工会的老三套模式班子和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新三套模式班子交叉模式的模式,其中老三套班子用于内部模式,新三套班子用于外部模式。所以,需要在“老三套新三套”交叉模式模式下充分调动所有相关部门,特别是促进党委、行政、工会的密切协同工作的必要路径下实现新三套模式模式要求的职工健康保障工作。

2.2 专业卫生健康机构的全面介入需求

通过图1可以看到,在传统的HSE模式下,通过企业内部模式实现指标化的内部绩效控制模式,通过对健康H、安全S、环境E的综合指标控制实现对职工健康的全面模式。这一模式模式并不直接对职工健康进行模式,而图2中通过引入专业卫生健康机构(大部分是由化工企业均有自营卫生机构),通过加强职工体检、配合职工疗养等方式,实现对职工生理健康的模式目标。同时,在图2中还需要对职工的心理健康进行充分控制,使职工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充分疏导的前提下,对企业文化充分认同,个人发展通道也得到明晰地规划。这就要求有专业卫生健康机构全面介入职工健康模式,同时调动党委的党建和统战工作,调动工会的团建和疗养工作,对职工健康提供全面的非指标化模式。

2.3 严防出现执行层的指标化模式

之所以引入非指标化模式,是因为在之前近30年HSE模式模式中,基层的模式执行单位更侧重完成HSE模式指标,而忽视了对职工健康的直接模式。而本文试图研究一种新型模式模式,使职工健康模式直接促进职工的工作自驱力,通过职工健康模式全面促进部门绩效,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加企业直接经济效益。即职工健康模式本身并非模式目标,而是模式工具。这一思路直接缓解了基层的模式指标压力,调动基层机构和基层模式者的自驱力,实现更高效更全面的职工健康模式。

3 石油化工企业职工健康模式的现存问题分析

平衡积分卡(BSC)、内部市场化(IMS)、模式精细化(DMS)是石油化工企业的3大核心模式工具。本文研究拟采用此3大核心模式工具实现对职工健康模式的全面控制。但是,这些模式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的之前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本文研究带来一定的难点:

3.1 三大核心模式工具对模式者素质要求较高

平衡积分卡(BSC)、内部市场化(lMS)、模式精细化(DMS)都是MBA课程的基础工具,但其应用要求模式者对MBA课程的基本掌握程度较高。而石油化工企业的模式者,含中层模式者和高层模式者,基本都由业绩出众的基层员工中提拔,并非专业的模式人员,其对以上3大核心工具的理解存在基础知识的缺失。这种缺失让石油化工企业在应用这些模式工具时,多停留在定性模式和概念模式层面,很难发挥其量化模式和自驱模式的优势,甚至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对以上3大模式工具的概念理解也存在偏差,导致其模式者无法驾驭这3大模式工具。

实际上,平衡积分卡(BSC)的本质是国有企业的工分制模式模式,内部市场化(IMS)的本质是国有企业的2次资源分配模式模式,模式精细化(DMS)的本质是国有企业的报表制模式模式。前者对后者的提升方法是通過引入细节模式的相关模型,在计算机辅助下,将后者模式模式的模式方法进行量化和制度化。通过合理的系统的培训工作,可以使模式者从本质上理解3大模式工具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该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3.2 3大核心模式工具的之前应用存在流程问题

因为模式者不能完全驾驭该3大模式工具,导致该3大模式工具与石油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不能得到有效且充分的融合,导致3大核心模式工具与石油化工企业的模式体系不能实现有效融合。大部分基层石油化工企业会在其实际运行的模式体系外,以指标制的模式要求模式层完成3大核心模式工具的信息录入和结果整理并完成相关的档案备案。即3大模式工具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模式工作中,不但不能对其模式体系带来促进作用,反而给模式者带来额外工作,导致模式者疲于应付模式任务,而不能让模式工具在模式体系中实现预期效果。

综合前节分析,通过适当的模式层培训,提升模式者的模式素质,增加模式者的MBA基础知识、技能储备,可以使模式者对3大模式工具的理解加深。进一步促进3大模式工具与石油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充分融合,实现3大模式工具的模式效能充分发挥。

4 基于3大核心模式工具的职工健康模式策略

在MBA基础理论下,平衡积分卡(BSC)、内部市场化(IMS)、模式精细化(DMS)这3大核心模式工具是任何规模以上企业的模式架构基础,通过充分调用该3大核心模式工具的资源,可以实现任何的多目标模式需求。如图3所示,3大核心模式工具属于企业模式架构的底层制度层,其上是企业模式架构的数据层,再上面是企业模式架构的表示层(解释层),然后是模式团队层,最上层是模式需求层(应用层)。

除第3章中分析的企业模式架构中通过模式层深化培训工作对3大模式工具的促进工作外,应该在其他模式层面构建相关体系保障3大模式工具条件下的职工健康模式目标。

4.1 数据层架构

前文分析中,如果在数据层过度强调经营数据的采集及其团队绩效和模式绩效挂钩,则会促使基层模式者在模式中以完成模式指标为目的,而不能充分发挥模式工具的效能以实现最终模式目标。根据二八定律,不可能每个模式者都具备MBA要求下的基本模式素质,其对企业发展目标的理解力也不可能与企业核心模式层同步,所以必须通过淡化经营数据采集要求来刺激其自驱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可以促进企业实现模式目标。

本文建议在数据层中,以员工健康查体的采集数据为核心采集数据(A数据),工伤、工亡、职业病数据为辅助采集数据(B数据),员工的考勤数据和其他绩效数据作为员工心理健康的采集数据(C数据)。其中B数据由安全模式数据采集系统和工会伤病办采集系统进行“无感数据采集”,C数据由人事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无感数据采集”,无感数据采集的意义在于让基层模式者不需要单独报送数据,而是在企业大数据系统中实现直接的数据共享。A数据直接与基层部门的疗养指标直接挂钩,可以有效促进基层单位对A数据报送的积极性。通过数据信度分析和t校验分析,可以直接通过该数据分析B数据和C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4.2 解释层架构

全面依法治国体系下,本文个案企业作为中央直属大型企业的代表,通过充分完善内部模式文件,实现对全面依法治国相关政策的表率。企业内部文件体系是企业对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和贯彻过程,本文个案企业为了实现职工健康模式,需要行政部门颁布《关于全面促进职工健康模式体系搭建的模式要求》,工会部门颁发《关于完善职工体检及职工疗养模式制度的通知》,经营模式部门颁发《关于职工健康模式绩效模式的验收细则》,安全监察部门颁发《关于防范影响职工健康的安全隐患系统检查的通知》,党委宣传部门颁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员健康企业文化建树工作的通知》,精细化模式办公室颁发《职工健康精细化模式促进办法》。通过多部门协同将解释层的相关制度文件体系集中颁发,形成完善的可供石油化工企业模式体系综合执行的解释层模式功能。以上六部门文件在短时间内同时发布,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表现企业对职工健康模式的决心并表现出政策导向,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基层模式单位对职工健康模式相关模式体系的学习积极性。

在持续模式方面,每月应在模式大数据中实现数据挖掘,颁布以下文件:工会部门颁发《X月参加带薪疗养职工名单》、经营模式部门颁发《X月劳动竞赛中职工健康工作评选公示》。这些文件用于配合执行相关数据采集组织工作。

4.3 团队层架构

团队层并不需要各基层单位设置健康模式专员,由各基层单位项目经理(车间主任)直接负责,由工程师和班队长等配合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新模式并不特定要求基层单位就职工健康模式增加任何形式的任何工作,但该模式可以充分刺激基层单位产生自驱力。

5 结语

综上分析,1990年前后开始推进的HSE模式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AHP分析和CMIPM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在职工全面健康模式领域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本文使用平衡积分卡(BSC)、内部市场化(lMS)、模式精细化(DMS)3个核心模式工具,在企业模式分层架构模型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职工健康模式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腾飞.石油企业HSE模式系统中的职业健康模式探讨[J].中小企业模式与科技(下旬刊),2019( 12):10-11.

[2] Sano Yumi.Yoshikawa Toru.Nakashima Yoshifumi.etal.[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ctivities throughclassifying reports from medical facilities in Japan] [J].Sangyo eiseigaku zasshi=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2020.62(3):115-126.

[3] Catarina Barbosa.Rui Azevedo.Matilde A.Rodrigues.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performance indicatorsin SMEs:A literature review[J].Work,2019.64 (2): 217-227.

[4] Qiang Mei,Qiwei Wang,Suxia Liu.et al.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safety on employees' proactivity safety be-haviors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systems in Chinese high- risk small- scale enterprises.[J]. Intemational jouma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ergo-nomics,2020,26( 1) : 101-111.

[5] Joan Almost.Louise Caicco Tett.Elizabeth VanDen-Kerkhof.et aI.Leading Indicators in Occupational Health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in Healthcare : A Quasi-Experimental Longitudinal Study.[J].Joum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19.

[6] Fukai Kota.Sakai Saki.lto Ryotaro,et al.[System andHuman Resource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i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Health Activities at Overseas Workplaces for JapaneseEnterprises].[J].Sangyo eiseigaku zasshi =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2020.62( 4) : 154-164.

[7] Ishimaru Tomohiro.Hirosato Haruna.Mori Takahiro.etal.[Systems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in India: Effective occupational healthmanagement for Japanese enterprises with overseasbranches].[J].Sangyo eiseigaku zasshi=Joum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2020.62(3):136-145.

[8]刘阳阳,吴仙,基于AHP的作业场所职业病风险防控[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9 (04):29-32.

[9]邢鹏.德国职业健康模式的借鉴与启示[N].中国人口报,2019-11-27(003).

[10] F.Salguero- Caparros.M.C.Pardo- Ferreira.M.Martinez-Rojas,et aI.Management of legal compliance in occupationalhealth and safety.A literature review[J]. Safety Science,2020.121:111-118.

[11] qagda~ Calis,Banu Ye~im Buyukakinci.LeadershipApproach in Occupational Safety: Taiwan Sample[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9.158: 1052-1057.

[12] Serenay Cali,Banu Ye~im Buyukakmci.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A System Planning Model[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9.158: 1058-1066.

[13]閆焱.职业心理健康模式[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专家报告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9:795-851.

[14] Felicia S.Los,Carel T.J. Hulshof.Judith K.Sluiter.The view and policy of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health servi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workers' healthsurveillance: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9.19(1):473.

[15]于贵福.基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环境、职业健康模式体系融合的思考[J].中小企业模式与科技(中旬刊),2019(10):7-8.

[16]刘克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推动职业健康发展[J].职业与健康,2019,35(19):2593-2596.

[17]李京,王松,蔡承志.电力行业职业健康模式[J].现代职业安全,2019(10):87-89.

猜你喜欢

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分析
关于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设计的研究思考
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项目管理方法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应用分析
浅谈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及维护
石油化工企业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石油化工大型装置仪表电源系统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