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分析与实证研究
2020-01-05谢欣
谢欣
摘要:信息系统性能测试技术是目前各领域智能化模块经常使用的测试技术,用以保证其功能的优良化和服务的高效率。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能够为计算机内部应用提供科学有效的检测,是应用项目进一步完善的专业性参考依据。基于性能测试技术的重要表现,针对性的描述性能测试技术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实证案例,总结应用系统性能测试的意义与作用,结合实际操作情况,阐明应用测试设计流程与策略,为应用系统行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系统;软件性能;测试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 2020)12-0136-04
0 引言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多类行业发展的转型与升级。因此,计算机的应用系统模型开启了多方位发展模式。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系统内部任何环节的漏洞都会对实际操作中的数据处理及实践效果产生破坏性影响,造成应用系统功能缺失与应用系统性能降低的情况,使用户的体验感与应用效率较差,因此,有必要对新建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当前专业领域用户的操作行为呈现多元化趋势,且用户数量不断增长,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带来困难与挑战。提高信息系统性能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系统性能测试机制与流程,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使用价值。
1 新建信息系统项目性能测试
1.1 系统性能结构模型
性能测试是综合系统测试的环节之一,是在功能性测试已经完成的基础上,以用户的使用角度,对整个项目系统进行测试。因此,对于性能系统的测试工作,需在其他功能已经相对成熟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系统性能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信息系统的性能受到运行状况、业务运作、用户使用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信息系统中详细的性能指标以业务及系统两方面进行综合型衡量。信息系统性能结构的组成把性能指标与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概括性整合,创建逻辑化的信息系统模型。在性能结构模型中表明了衡量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环境、用户、业务这3方面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
1.2 应用系统性能指标
基于系统性能结构模型的构建,将性能指标具体分化为以下6种,以下指标对系统性能进行衡量评估[1]。
1)资源利用率:通常以资源之际使用量与资源可用量之间的比值进行衡量;例如CPU利用率、网络利用率及内存利用率,主要由性能计算器进行统计。
2)响应时间:从端口发出请求为起点,以服务器端口返回响应为终点,这一流程中所需时间长短为响应时间;在性能检测过程中,以压力发起端到返回处理器终点的时间为计量。
3)并发用户数:并发用户数所表示的是同一时刻内开始系统业务操作的用户数。长连接系统的接人能力以最大并发用户数表示,而短连接系统的最大数值则与接人能力不相等。
4)系统处理能力:通过利用硬件与软件平台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通常以HPS与TPS来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主要评价依据来自系统内每一秒钟所处理的真实交易数量。
5)网络吞吐量: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网络的通过数据,网络吞吐量能够衡量网络设备与链路传输的需求;在数据指标接近最大值时,则应该对网络设备进行升级。
6)并发接人能力:表示的是同一时段内能够接人的最大连接用户量,该指标能够体现多任务连接情况下访问控制与状态跟踪的能力,该指标的数值大小间接性决定了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多信息点。
1.3 系统性能主要影响因素
应用系统项目主要受3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受环境因素影响,在针对CPU数量不一致的系统性能测试获取的相关数据指标也发生改变,因此,系统配置的差异对系统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受业务因素影响,由于时段与并发用户数的不同,所产生的交易类型与性能特征也随之变化,当安装配置相同时,系统性能同样受到各类数据量级别的影响;受到用户因素影响,系统内部的功能交互与处理流程都不尽相同,因此对服务器形成的负载压力也不相同[2-3]。
2 新建信息系统项目性能测试流程
2.1 调研阶段
调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创建性能测试实施团队,对用户需求展開调研及分析,通过明确测试目标对测试任务进行规划与制定[4]。
1)性能测试实施团队:创建不同测试任务,对相关人员进行选拔,完成团队的组建。
2)用户需求调研及分析:对业务状况、系统结构、功能作用、用户信息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被测系统的设备部署、市场背景、网络拓扑等信息。
3)测试计划制定:对各项测试活动的流程进行规划,针对性能测试任务做出时长估算。
2.2 准备阶段
1)测试目标及范围:关于测试目标的制定,应做到精准化描述性能测试中的相应指标;关于测试范围,需要将系统性能与耦合度高的关联系统进行描述,详细阐明待测试系统的特性。
2)测试结构模型设计:对于已经完成上线的系统,应将生产系统的业务量进行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表明交易工作的具体名称与占比;如果涉及到多系统测试,要交代清楚其交易路径。
3)测试策略:测试策略需要标明的内容是压力的发起方式、增加方式及测试任务。对于测试任务中类别、方法的表述应完整清楚。
4)测试环境要求:对于系统测试环境要求的描述,侧重点放在网络拓扑图、测试设施配置表及相关软件系统上面[5]。
2.3 执行阶段
处于测试执行阶段时,可以利用测试工具展开场景测试,并且在监控工具的辅助下获得系统性能指标,完成测试数据的收集;执行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回归测试与优化;执行阶段中的监控测试与场景测试的执行相一致,在开始时,运行监控程序,执行阶段后再结束监控数据的收集[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