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博物馆:点燃学生探究历史的火把
2020-01-05陆安
陆安
初中历史课不好上,是很多从业者共同的感受。从宏观上来看,这门学科在中考指挥棒的长期辖制之下不受重视,成为被边缘化的“小三门”弱势学科,这种功利驱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挥之不去;从微观上看,新时代的初中生接受历史资讯的渠道多元立体且无孔不入,他们对历史的爱好点与兴趣点各不相同,出于本能的探究欲望与考试阴影下学习精力受限产生巨大的冲突。如何适应他们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释放历史教育应有的魅力,在减负增效的前提下提升其基本的历史素养,便成为摆在历史教育人面前的一道不容回避的难题。历史课需要攻坚克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攻坚克难?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最近的一次蹲点听课,让我对此产生了些许新的想法,那就是,在让初中历史课走出困境的诸多考量之中,有价值、有实效的情景再现确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一、情景再现,符合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
历史不能假设,亦不可复现,但这不等于说历史的情景就没有了科学化、艺术化再现与复原的可能,否则,历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乃至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便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对于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限的初中生来说,历史由远及近的发展规律与个体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相悖,这是导致其认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才能在這个“坎儿”上攻坚克难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设法营造一种再现与复原历史情景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必要的历史熏陶。
清末民初,是一个渐行渐远、日益模糊的历史时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遥不可及,但是,有一位历史教师却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巧妙构设成一座可以进行学习与思考的“历史博物馆”,让孩子们穿越时空,拥有一个近距离感悟和体会遥远历史的机会。这就是不久前,作为教研员的我,在自己的“青岛名师工作室”基地学校沧口学校蹲点调研时,不经意间所听的一节没有刻意准备的常态课——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王小娜上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
自打“青岛名师工作室”获批以后,我就打定主意,在蹲点学校持续听课、观课、议课、研课,让教研工作更接地气,力避形式化、看点化、表演化,夯实教研的基础,让教研工作可持续、生态化,赋予其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基于课程改革深水期的新常态,教研工作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不打招呼的随机听课,便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这不,在那一整天的调研蹲点中,就遭遇了这样一堂没有往常刻意雕琢打磨痕迹的原生态课。“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西学东渐,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涌进了封闭已久的古老中华大地。今天,我们的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简易博物馆,请同学们随老师我一道,去领略那个处处变革、事事更新的特殊时代的风采。”寥寥数语,王老师就直入主题,揭开了这堂课的序幕。
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参观学习的第一站——“历史博物馆之交通通信馆”。一条饱经沧桑的铁道线,一座巍峨壮观的新火车站,图片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将孩子们引入一个奇异的与火车息息相关的情景之中。“同学们,你们当中,有没有坐火车去过济南的?请举手!”“谁能告诉我,这条铁道叫什么名字?这座火车站又是哪里?”在循循善诱引导出“胶济铁路”和“青岛火车北站”这两个身边信手拈来的乡土史概念之后,就船下篙,“铁路引进中国之前,你都知道中国哪些传统的交通工具呢?”“这些交通工具都有哪些缺点呢?”学生们兴致盎然,马车、牛车、驴车、轿子、黄包车、帆船、皮筏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至于这些交通工具的缺点,搜肠刮肚,孩子们不过想出了“慢”“累”“只能用于短途”等,王老师一看思维这个“坎儿”不好逾越,便不失时机地铺路搭桥,降低思维难度:“想想看,所有这些传统交通工具都靠哪些动力来维持呢?”孩子们茅塞顿开,畜力、人力、自然力等等,呼之欲出,水到渠成。“那么,我们再来看,西方世界通过工业革命,开始了交通运输上的伟大革命,开始尝试以什么作为动力呢?”英国的瓦特及其改良的蒸汽机渐渐浮出了水面。
“胶济铁路可不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那么,中国第一条铁路究竟是哪一条呢?请同学们看书,找出相关答案。”带着问题看书,是课改之中的课堂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王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淞沪铁路”和“唐胥铁路”的相关历史图片与视频,指出前者是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后者是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继而讲述“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建设于洋务运动期间”,火车与轮船这两种代表工业革命成果的崭新交通工具,就在这种问题导向的师生有效互动之中,烘托而出。
如果说上述这些都属于课堂之上较为低级的心智活动的话,那么,在一步步攻坚克难、突破学生学习与思维“坎儿”的同时,再行设置适宜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课堂之上攻坚克难的心智活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良性循环,更有必要性。
王老师抛出了一个思考性问题:“火车和轮船的传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这分明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牵引出的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相关经验积累,尽管没有确定无疑、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但让这堂情景再现的历史课更增添了一丝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情景再现,能够彰显历史课堂的魅力
“火车和铁路引进中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运量大、速度快,加快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一步的侵略。”王老师开始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出台埋伏笔了。“就好比一个强盗,去人家家里抢劫,万一去了,那人家一贫如洗怎么办,那不是白去了吗?得事先及时获取信息,得踩点吧,这就需要更为迅捷的通讯工具。”
“古代的中国人,究竟怎样传递信息呢?”又是一个切中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的问题,勾连出了烽火台、快马、飞鸽等等。“这些通讯工具有哪些缺点呢?”慢、危险、不保险等等答案,诱导而出。“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外国先进的通讯工具传到了中国。”多媒体再次显示出形象直观的神奇作用,有线电报、邮政、电话等,通过照片,跃入学生的眼帘。
“火车可以把人运到远方,通讯可以把文字和声音传到远方,可是,栩栩如生的图片和影片等又是如何诞生的呢?第一站我们算是逛完了,下面我们开始参观第二站——‘历史博物馆之文化生活馆。”
“这是什么?”多媒体上展示一架早期照相机的图片,“下面是不是有请我们班的物理课代表为大家讲讲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呢?大家鼓掌!”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历史课敞开了自己的大门,甚至向物理等学科开放,学科之间的藩篱由此被打破,倡导学科之间适度的交融,不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使命吗?效果无疑是显著的,物理课代表的解读,让照相机的科学原理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照相机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来欣赏这样三幅照片。”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慈禧太后、重庆谈判、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三幅典型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体悟和发现,课堂运行至此,更加具有了一番审美的情趣。
“照片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最大的缺点,就是静态。需要有更加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展现形式。电影,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定军山》《歌女红牡丹》和《渔光曲》,几部久远的早期电影片段,让学生们兴致盎然。“照相机和电影的引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略一沉吟,回答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教师接着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呢?”报刊、图书等接踵而至。
一张表格,承载着中国近代不同历史时期报刊与图书出版领域的翘楚,一目了然。教师据此分门别类进行了梳理,然后紧紧抓住两个重点——《申报》和商务印书馆,提问:“为什么它们都创办于上海呢?”听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个问题而击节赞叹。
初中历史课堂,稍不留神就会迷失在再认再现、死记硬背的窠臼之中,究其根源,盖缘于课堂上萌生的问题缺乏思维含量,品质过低,难以激发学生真正的探究欲与思维力。就这节课而言,教师的教龄不长,经验也不是很充分,教学艺术有待升华,教学语言也有待锤炼,但有一点难能可贵,那就是,在几乎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巧妙构思了具有一定品质的问题,让学生们投入地想一把。正是因为这样,这节课与那些平庸低质的课拉开了距离,形成了本质的区别。
学生答:“因为《南京条约》开辟的五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有上海。”教师进一步提示:“大家再考虑一下,上海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答:“长江入海口附近。”教师说:“上海既是第一波对外开放通商口岸的最前沿,又有中国最为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广阔的腹地,地缘优势影响甚大,这就决定了这块十里洋场成了冒险家的乐园,也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脉动的晴雨表,可以及时有效地传递社会文化领域的动态信息,上海就这样成了《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不约而同的大本营。”
三、情景再现,可以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展示学生参观学习的第三站——“历史博物馆之社会习俗馆”。王老师结合学校政教处关于学生行为规范中“刘海不过眉”之规定,引导学生体会清朝蓄发留辫风俗之缘起。地处白山黑水之间的八旗子弟,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跃马天下,纵横四方,头发过长会挡住视线,所以渐渐形成了留辫子的习俗。入关以后,以落后征服先进,以野蛮驾驭文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如同其文字狱等专制举措一样,对汉民族几近精神上的凌迟,让汉民族在长达260多年的残酷统治中陷入“头”与“头发”的单项选择之中,受尽了凌辱与压迫。当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旗帜鲜明地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之后,中华民族谋求解放、谋求民主共和的激情和热情前所未有地释放了出来,中国社会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历史从来都不是以单一面孔示人,它总是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丰富多彩展示出其个性化风韵。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有更加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与驾驭。惟其如此,才能基于教师个性化的理解、学校及所处区域文化传统的熏染、学生千差万别的学情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与有效设计。
作为最早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家级实验区之一,在长达19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一直在坚持进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初中历史教育模式——“内外迁移教学法”的实验与推广工作,倡导用足、用好心理学上的迁移理论,实现“內迁移”(历史学科内生性迁移)与“外迁移”(立足历史学科的外向性迁移)的相互交融,价值追求不过就是通过纵横比较、前后对比、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为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素养搭建一个立体、丰富的平台。
为了迁移的需要,在讲到相关教学部位时,有必要不失时机、恰当有效地激活以此为原点向四面八方发散的思维,为学生历史学习的可持续奠定坚实的基础。比方说,这节课,前面在“交通通信馆”部位上,无论是交通工具,还是通信手段,教师在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往前想,与古代传统社会相关工具与手段对应,以便一脉相承之际,没有忘却将视线投放到更为广阔的国外,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乃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就适时地纳入课堂之中,实现横向比较。这一纵一横,辉映的不恰恰就是在我们这座城市推行了19年之久的“内外迁移”吗?又如,通过一张表格展示中国近代的报刊与图书出版,成功实现了“内迁移”纵向有机联系的同时,不忘“外迁移”,以《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的大本营上海为原点,做一个横向的、发散的联系,以利于学生思维链接,这是这节课“内外迁移”的又一个成功范例。
在课堂接近尾声之时,这种“内外迁移”的教学意识依然有所流露。一条长久挂在中国男人脑后的辫子,上可与清朝入关之前的生活习俗联系,下可与辛亥革命对接,激活的是学生有品质的发散性思维。由剪辫子作为原点,放大视线,易服饰、废缠足、变礼仪、改称呼……一系列社会习俗的嬗变,就这样铺陈在多媒体所呈现出的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片面前,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交相辉映,一幅可感可触、有声有色的社会习俗画,徐徐展示在课堂之上。学生在这个“历史博物馆之社会习俗馆”之中,尽情地领略了那个陌生时代的百姓生活与社会习俗。以往单纯知识习得的枯燥乏味的过程,在这里,变成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兼善并美的成长过程与进步过程。
一堂课的别具一格、独具匠心,不仅仅表现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流程之中,还表现在有特色、高质量的课堂检测环节。课,基本上完了,教学目标实现得如何,这要看检测与练习的情况。王老师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除了引导学生做了几道常规的以选择题为基干的基础性练习题之外,难能可贵地还设计了两道发展性练习题。其一名曰“大家来找茬”:“1921年的元旦,我在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声音很大。突然有人进来说,从南京来电报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们快把辫子剪掉吧,于是,我很快去做了,还照了一张照片来留念。然后,我坐火车去了南京,见到了孙中山,他说:‘你见到了本总统还不下跪?”其二名曰“请你做编剧”:“1939年元旦,假如你要从青岛去烟台看望亲戚,请设计一场丰富多彩的远行。”这两道开放性的发展性练习题,因为时间有限,最后作为课后作业布置了下去。
课堂是什么?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是学生形成“星星之火”的地方。听完这堂课,我一个直觉就是,这节课的成功,就在于上完这堂课的孩子们有可能形成可持续的历史学习热情与能力,这或许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燎原之势”。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栏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