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综改十年,太原蹚出了哪些新路
2020-01-05中共太原市委政研室
中共太原市委政研室
“一号工程” 山西长城智能制造基地建成,标志着太原市网信产业就此启航。
1616家、65%,7827家——这三个数据,分别代表的是山西省太原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全省所占有的比重,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从2017年至2019年,仅仅3年,太原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就增长了24倍,在中部省会城市位列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16家,则意味着实现了158%的增长。
放眼更长的时间段,从2010年至今,太原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经济总量从2010年1778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4028亿元,经济总量实现翻番,首位度提升到23.7%,GDP年均增长7.7%,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7258元增长到2019年的33563元;2019年太原城市存款排名全国第4,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阳曲、娄烦先后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8%,剩余贫困人口也已基本达到脱贫标准,将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今日太原,正稳步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让太原发生巨变的,是一条“金光大道”和一块“金字招牌”。
高位推动转型综改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授予山西的“金字招牌”。作为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经济工作和各项事业的纲,坚定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兴市、环境立市、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城市“双修”、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科学谋划部署,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使得转型综改导向鲜明,综改合力凝聚,在全社会形成了支持和参与转型综改的浓厚氛围。
自2010年国家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太原市委就成立了转型综改试验工作领导组,2019年机构改革推进实施后,成立太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与太原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委员会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高位推进全市转型综改工作,在历次太原市委全会、经济会等重大会议上都对转型综改工作进行部署,累计召开市委深改委(市综改委)会议46次,研究审议重大方案71个,出台相关配套文件277个。
太原市还编制印发了《太原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提出推进转型综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71项具体任务;制定了《太原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太原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6—2020年)》及年度行动计划,明晰了阶段目标和年度任务。
十年来,转型综改蹄疾步稳,既有“时间表”“任务书”,又有“路线图”“责任状”,始终保持着有序推进的状态。
围绕三大目标先行先试
2017年11月,山西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立了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战略目标,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聚焦“三大目标”集中发力,以综改新定位新内涵新要求带动全局,山西转型进入了新境界。
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太原市聚焦转型升级,强化综合配套,做好先行先试,不断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从六个方面入手,坚持试点先行,勇于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的引领之路。
一是积极推进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修订完善26项政策制度,推进一个大厅管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的“三个一工程”,形成“1+3+26”思想指引+政策制度体系2.0升级版。创新招商引资模式,采取“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关键配套企业”和“产业基金+项目”“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等新模式,近三年共签约新兴产业项目213个,计划总投资1468亿元,预计年产值4286亿元,生物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建设,综改示范区跻身“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的行列。
二是加快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太原市落实〈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实施方案》,确定46项具体任务,推动试点工作落细落实。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产学研协同基地,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建设进展顺利。坚持走煤炭产业“减、优、绿”之路,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共化解过剩产能905万吨,推动智能矿山建设,生产矿井大型设备在线检测率达65%。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装机62.94万千瓦,核准在建新能源项目18个,建设规模96.06万千瓦。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放开售电侧市场,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累计交易电量238.49亿千瓦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10.5亿元。推进能源消费体制变革,实施煤炭减量等量替代行動,稳妥推进城乡清洁取暖改造,完成“煤改气”“煤改电”22.65万户。大力实施“双控”行动,太钢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市8292辆出租车、1400台公共汽车更换为纯电动汽车。
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立太原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公司,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加快推进市级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实现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分层分类多模式推进市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企转换经营机制。稳步推进“僵尸企业”市场化出清,妥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四是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搭建常态化政企沟通协商平台。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政府设立的投资基金、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人才专项资金、科技创新资金等向民营企业倾斜。
五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市县两级财政收入共同增长机制,积极推进市县两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构建合理授权、依法规范、权责匹配、运转高效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体系,市县两级财政关系进一步理顺。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六是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扎实推进市县两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改革减少审批事项56个、审批环节423个、申报材料近2000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压减70%以上。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编码、类型、依据“四级四同”,市级九大类3075项行政职权全部上网公开,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比例达90%以上。持续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大力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便利化改革,实现“只进一扇门”“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
工业强市,以改促转
太原市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正确处理“老饭碗”和“新饭碗”的关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发挥基础优势、做强相对优势、打造全新优势,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在做大做强工业方面,太原市保持主攻方向的战略定力,制定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三个“指导意见”,着力破解工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明显,长城智能制造(山西)基地、百信自主安全计算机、中科曙光先进计算机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5G网络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开通基站4000余座,終端用户近30万,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立,“三化牵引”工业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900亿元,初步形成了特种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等特色集群,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和标志性项目。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煤机成套设备为主的产业体系,年产值120多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链成群进一步提速提档。
除了做大做强工业之外,太原市还持续推进服务业发展,坚持做优做精现代农业,突出项目建设,走出了一条以改促转的发展之路。围绕项目建设,太原市建立了项目包联帮扶、观摩评比等有效推进机制,每季度对全市转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观摩督导,实施重大项目专项管理机制,积极对接国内外领军企业,太钢冷轧取向硅钢、东山酿造小镇、中电科碳化硅等项目开工建设,京丰轨道交通电务装备制造基地、华夏文明主题公园、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市坚持把开发区作为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配置各类发展要素,全力支持做优做强,形成了以综改示范区为主战场,不锈钢产业园区、清徐经济开发区、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组团的开发区发展新格局。
创新为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从2018年开始,太原市连续三年每年拿出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以“后补助”方式累计支持5700余家企业,带动企业研发投入68亿元,涌现出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重载水泥混凝土铺面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等12个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奖,“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等422个科技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以“笔尖钢”“手撕钢”、碳纤维、石墨烯为代表的90余项重大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这些都是太原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成果。
与此同时,太原市积极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和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成立科技支行,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实施《太原市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条例》,整合科技资源,建成产学研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平台298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以政策环境、技术服务、人才支撑、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五大体系为支撑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显示出鲜明的太原特色。
此外,太原市还加快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出40余项举措实、含金量高、吸引力强的配套政策;推进科技交流合作。大力推动与中科院等国家级智库和著名高校对接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北大学签署四方共建协议,2020年1月7日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奠基开工,成为太原市深化院地合作的一项标志工程。
资源型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美起来了!如今的太原,曾经的黑山、污水、脏空气已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青山绿水环绕、蓝天白云常驻,新兴产业正在替代传统产业,一个老工业城市迎来了新生。
2015年,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此后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陆续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等文件。2018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太原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此后,太原市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主题,编制《太原可持续发展标准总纲》,明确太原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体系建设目标和推进要求,不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没有层峦叠嶂的西山,就没有历史上的锦绣太原城。作为吕梁山脉向汾河谷地延伸的山峦,人们熟知的太原西山,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煤铁资源,有响当当的西山煤矿和尖山铁矿,还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如何才能让西山生态可持续发展?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理念,太原市实施开发和绿化“二八政策”,在西山地区破坏比较严重的约200平方公里的前山区域内,建成城郊森林公园17个,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造林绿化8万余亩,治理破坏面550万平方米,清理煤堆、垃圾、煤矸石约700万吨,区域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淌在历史悠长的三晋大地上,滋养了千千万万的三晋儿女。为攻坚汾河流域污染治理,太原市探索出了水环境整治的“源头治理、蓄水调洪,雨污分流、河水复清,快速交通、绿色长廊,连片改造、全面提升”系统施治模式,出台《太原市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攻坚方案》,组织实施老城区截污纳管与雨污分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扩容改造、全面提升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等72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2020年6月底,汾河流域太原段国考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而今,“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河环绕”的水韵龙城格局正在变成美好现实。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太原市还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和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上下足了功夫。如今,太原市年减少燃煤180万吨,市区实现散煤清零历史性突破,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蓝天白云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常态。
转型综改是践行“两个维护”、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的生动实践。归根结底,是太原市转型发展蹚新路的真实写照,是一条坚持试点先行,勇于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引领之路;是一条坚持工业强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改促转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坚持创新为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引领的赶超之路;是一条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满满的幸福之路;是一条坚持正确方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信之路。446万并州儿女正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大力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努力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劲态势,奋力谱写高质量转型新篇章。
(链接)
太原转型综改“路径图”
一、坚持试点先行,勇于攻坚克难,走出一条敢为人先的引领之路
1.积极推进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
2.加快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4.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5.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6.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二、坚持工业强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以改促转的发展之路
1.做大做强工业
2.推进服务业发展
3.做优做精现代农业
4.突出项目建设
三、坚持创新为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走出一条以创新引领的赶超之路
1.深入推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2.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
3.加快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4.推进科技交流合作
四、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1.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2.推进西山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
3.攻坚汾河流域污染治理
4.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
5.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出一条群众获得感满满的幸福之路
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深入实施城市“双修”战略
3.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4.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
5.妥善处置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
6.推进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六、坚持正确方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出一条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信之路
1.坚持高举伟大旗帜
2.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成果
3.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4.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树立激励干事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