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以广州高校为例
2020-01-05傅亚琪
王 燕 傅亚琪
(1.广东药科大学 发展规划与法规处,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31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和技术转移大大提升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显示,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其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为59.49,其中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3个一级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位[1]。数据表明,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和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成效正逐步呈现,为国家高质量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高校是优秀科研人才和技术结合的主体,同时又拥有高端的科研、人力、设备等资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和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仅能进一步推进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也为其它地区高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协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 协同创新内涵
创新理论是由约瑟夫·熊彼特最先提出,认为创新即是通过把各个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等,并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协同”概念则是由Ansoff在其著的《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最先提出[2],“协同”主要是指企业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之间产生共生互长的关系,并提出企业协同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创造出价值。20世纪70年代,赫尔曼.哈肯(Haken)系统性的提出了协同理论,并创立了协同学。协同学的理论认为:在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内,各个子系统通过协同行为产生出超越了各个子系统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从而使得整个系统产生了联合作用。即在一个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依靠协调和合作以及互补等协同作用,能够产生出稳定而有序的新结构,可以获得1+1>2的整体效应。
2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本质属性
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社会关系网络和组织交叉融合对于一流学科的形成和科研产出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协同创新的成果层出不穷,大多产生于高校边界交叉地带。不同高校、不同机构、不同领域的科研合作不仅提高了科学家的科研产出数量,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质量[3]。而且,高校协同创新有利于借助学术关系网络的扩大,而促进前沿知识的创新,增加创新的成果和应用。
“协同创新”是为了创造价值,高校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知识增值和效益增值,即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机构等创新主体创造知识价值和效益增值的过程。其中包括二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大学内部各个单位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如校园文化、大学理念和精神、大学制度、大学师生资源、环境设备等等要素之间的整合协同和创新;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即是指高校外部的协同创新,如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等等之间的协同创新。因此,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高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以及高校和不同的外部单位协同创新的统一;是在各个要素之间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结合体,产生出1+1>2的知识价值、效益增值和创新成果的过程。
协同创新是高校作为国家协同创新的主体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和重任,也是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抓住机遇寻求自身发展的契机。
3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要动因分析
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实现资源的交换、互补和共享,以互补自身欠缺的设备或资源条件;②促进高校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科研效率;③提高获得科研资助的可能性,利用校外协同创新的合力解决重大和复杂的科技攻关难题,或是以期获取声誉或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的提高和社会认同。
3.1 高校差异化发展和资源整合
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有自身的绩效评价机制,形成各自学校内部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比较优势或特色学科。但是,由于大学之间的相互竞争日趋激烈,学科制度和系科结构相互强化的原因,以及各高校在周期性绩效评价的压力下,高校和学科的边界意识越来越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制约了跨高校、跨机构、跨院系以及跨学科的学术合作、科学研究和资源流动。推进知识交叉融合,以及开展跨学科、整合性研究,是各高校实现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这样的融合和流动将能够成为原创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例如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其附属医院联合建立的布劳德研究所,即是将具有差异化的哈佛大学化学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和哈佛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学进行学术和应用的整合,加快了前沿知识领域的创新,推动了生物医学的突破性发展。
3.2 加快前沿知识领域突破性创新
现有各类知识汇聚、整合和重构是新知识体系产生的基础。厄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将学术分为发现的学术、教学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4种类型[5],并指出了四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跨学科、跨院校、跨机构的学术研究可以对4种学术类型进行交叉整合,这种重组将带来重大的学术发现。
广州各高校学科门类齐全,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学科,高校之间应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通过跨学校、跨机构、跨学科的学术合作将药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以期实现在相关领域的重大知识突破和创新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和特征。从多项数据分析来看,学科领域排名领先的都与学科交叉和跨校合作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密切相关。
3.3 高校院系组织机构转型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普遍和深入,现代网络技术更进一步增加了校际、学科知识、技术和应用的集成和学习的便利,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为跨校、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合作创造了条件。突破各院校之间的自我内部封闭式的学科研究,建立一种跨校际、跨院系、跨机构和跨学科的新型合作组织结构,共同组建跨学科创新平台,使多要素、多学科之间的的合作能够持久稳定地进行,推动科学研究方式的转型,增加学科融合和资源共享,实现新的发明创造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形成开放式的组织创新网络成为必然的趋势。
4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实践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的文件发布以来,广州高校应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加快推进和加强高校的协同创新合作,助力粤港澳三地创新要素加速流动。但不论高校具有哪一方面的优势,也都会有其不足之处,不可能在所有领域或所有学科成为一流或引领者,因此,高校协同创新就是必然要求。面对知识的更新和生产方式转变,以及近年来跨学科研究和整合性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广州高校的协同创新正逐步从学术生活的边缘走向学术的中心,正以协同创新的方式寻求解决新的学术问题和重大的科研难题。
4.1 政校合作协同创新
随着2012年两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的启动,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教育厅于2013年成立了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创新联盟首批62家成员单位中,既有在协同创新方面声名显赫的,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15家高校,也有新加盟的境外或国外高校,既有广汽集团等企业也有工信部电子5所等多家科研机构。这也是全国首创的大规模、高规格的地校协同创新联盟。联盟旨在抓住中央和国家开展“2011计划”的契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全面提高广东省高等教育质量,助推广州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广州创新型城市。这一举措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作用,把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联合在一起,加强交流合作,促进需求对接,给予政策和资源倾斜和硬件环境配套,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共克难题。到2017年,参与联盟建设的成员单位包括了全国127所高校、92个科研院所、省内外各类企业4 000多家,联盟的发展为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引领珠三角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在政府的支持下,广东药科大学牵头组建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汇聚了近千亿元产值的2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学校派驻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100多人次,进驻广东15个地市,技术服务覆盖全省1/3医药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0多项。广东药科大学与云浮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云浮校区,占地2 300亩,办学规模为本科生10 000人,研究生1 000人。这样的政校合作对补齐广东粤西地区医药高等教育“短板”, 促进粤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
4.2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
4.2.1 校企协同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广东有300余个创新平台,校企双方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全面提升双方的竞争实力、品牌优势和社会知名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为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广州高校协同创新合作广泛,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截至2017年,协同创新平台已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 300多项,累计攻克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近3 000项,申请专利近3万件,获得专利授权超过1万件,新增利税超过4 500亿元;为企业培养了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8 000多名。成果转化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达到615亿元[5],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为广州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中山大学的“港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平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4.2.2 校企协同培育创新型人才
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其中,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中心任务。当今,用教学质量和人才水平来衡量和评价高等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已是社会的普通共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来的一流人才进入社会,将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领导者、科学家,甚至是国际大奖的获得者,将为学校和社会带来重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高水平育人理念的体现,也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效果的体现。校企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放办学,特色办学,服务于企业的人才需求,服务于产业的人才需求,即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要提前布局,把人才培养与国家的需求对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比如广州很多高校通过校际之间或校企及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教学联盟,共建共享教学、实训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和学术资源;发挥各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师资力量。高校与企业共建教学团队,在师资建设上开启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打破条框束缚,引进优秀的企业家到高校讲课,辅导学生社会实践;或者高校与企业双向兼职;学生提前到企业参加训练,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综合能力得到全方面提高;校企的“定单式培养”;校企实习基地共建;开放实验资源共享;“3+1”教学方案等。校企协同培育人才,是真正将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转化成为优质人才,优质人才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是高校办学质量的直接体现。
4.3 校际合作协同创新
4.3.1 有利于学科融合,协同发展
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双一流”高校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高校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共生的学科体系”,提高科研的创新维度和效率。
4.3.2 有利于资源互补,效益最大化
校际之间的协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交换、互补和共享,以期弥补自身薄弱的学科、设备或资源条件,通过学科融合,以及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互补整合,可以提高获得科研资助的可能性,合力解决重大、复杂的科技攻关难题;可以优化教学模式,减低教学成本和缺陷,有利于各尽所能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自身优势和价值。校际间师资的互聘、研究人员的互助、专业课程的互选、联合招生培训、共办项目、学历衔接、学分互认互换等都是这一优势的体现。如广东药科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合作项目“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香港和广州相邻有着往来的便捷性,从学术层面来看,双方学术人员交往密切,又有着长期的合作研究基础,香港大学有人才、科技、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广东药科大学作为华南唯一一所、全国三所独立建制之一的药科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建成了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三大药完备、医药结合的平台体系,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共计44个。双方合作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相容性,必将在生物医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例如广州大学城校际之间实验室资源、实训资源条件、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互用、不同类型体育场馆的互借互用、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文化特色展馆的共享共用等都体现了校际之间互补相容的合作有利于合作各方的共赢发展,有利于高效率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5 高校协同创新完善优化
现阶段,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已成为广州地区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是解决制约高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的突破口,有助于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效果,促进了创新型城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方面:
(1)做好顶层设计。协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资金、人才、设备、固定资产、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等诸多方面,因此,高校要系统性构建协同创新模式战略,从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宏观统筹、抓住重点、兼顾一般,强调特色,鼓励创新主体探索与自身特色相一致的协同创新新模式。
(2)政府和高校都要创新体制机制。政府要做好“放、管、服”改革,从主导科技资源配置向注重市场监管、平台建设、政策普惠转变,完善引导创新的市场体系,突破制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为创新主体松绑解压,打破体制壁垒,使创新主体和个人都无后顾之忧,释放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
6 结语
高校开展协同创新,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实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突出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优化总体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持方式,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在实践中继续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