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参考
2020-01-05
2020.12.17
《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2020)》即将发布
虽然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采选难度持续增加,但资源利用效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据即将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采选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地采铁矿平均采出品位、多数有色金属开采回采率及选矿回收率均有所提升,特别是有色金属选矿回收达到了较高水平。
“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布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的资源观,调整资源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办法,推动采选冶技术进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行为,并适时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价制度,鼓励矿山对共伴生矿、低品位矿和尾矿等固废的综合利用。矿山企业按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应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使矿山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采选技术水平提高明显,尾矿利用和再生金属利用量快速增长。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矿山数量继续保持下降态势,矿山数从2016年的77558个减少至2019 年的53589 个,同比下降30.9%,年均下降13.1%;同期,年产矿石量不减反增,从76.01 亿t 增加至92.94 亿t,同比增长22.3%,年均增长6.9%。先进技术及设备的推广应用把我国矿山开采水平提高到新高度。2011-2019年,大规模高强度开采使得铁矿采出品位下降明显,地采品位从36.2%下降至31.6%,露采品位下降了2.0个百分点,铁矿入选品位虽逐年下降,但选矿回收率仍维持在75%~85%的较高水平,尾矿品位在10%左右的水平。2018 年,铜矿地采回采率超过86%左右,露采回采率超过98%;铅锌、锡、锑、钨等地采回采率均接近或超过91%,有的超过94%,部分矿种露采回采率约95%。有色金属矿选矿水平稳步提升,选矿科技水平及装备稳步提升也使得多数矿种尾矿品位有所下降,选矿回收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尾矿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2018年,全国综合利用尾矿总量约为3.35 亿t,综合利用率约为27.7%,比2017 年提高5.6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十三五”期间,多数矿产品价格在低位徘徊,影响了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的积极性。2019 年,铜矿、锌矿和磷矿等大宗矿产的综合利用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回升明显。金矿的综合利用产值占比呈回收态势,虽与2011 年水平有一定差距,也远低于2009 年的峰值,但明显好于2015 年的水平。铁矿和铅矿综合利用产值占比较2015 年均有下降,也低于2009 年或2011 年的峰值。铝土矿的综合利用产值占比下降最明显,处历史低位,急需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从吨矿综合利用产值看,铅矿的最高,其次是锌矿、煤炭、钨矿等,处于低位的是铁矿和磷矿。“十三五”期间,钨矿和铜矿的平均吨矿综合利用产值明显高于“十二五”期间平均值,铅矿和煤炭的平均吨矿综合利用产值明显低于“十二五”期间平均值。
《报告》认为,我国重要矿种开发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其中,石油和天然气采收率高位平稳,气层气采收率逐年小幅下降;煤炭回采率总体达标,入选率超过70%,综合利用产值增长三成;铁矿回采率维持高位,全国铁矿平均选矿回收率降低到75.8%;主要有色金属矿种采选指标稳中有升,综合利用产值波动明显;金矿采选回收率均稳定90%以上,尾矿利用率回升至37%;非金属采选指标基本保持稳定,综合利用产值波动较大。其中,铁矿随着一大批采选关键技术的突破,选矿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尤其是贫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复杂难处理铁矿选矿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部分复杂难处理铁矿得到了有效利用;金矿随着采选工艺的提升,典型矿山开采回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选矿回收率和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选矿氰化、选矿氧化氰化两种联合工艺回收率高于全国平均选冶水平,选矿、选矿氰化、重选堆浸三类工艺更有利于实现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煤炭行业典型矿山煤矸石综合利用成效明显,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报告》建议,“十四五”时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适应新时代要求,以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开公示为基础,以矿产资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健全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管理制度,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指标体系和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力争用5 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构建形成“调查监测数字化、梯级利用标准化、技术推广常态化、监管服务信息化、配套政策系统化”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新格局,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为加快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要落实节约集约战略,推进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以资源综合效益为核心,整体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部门内外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激励约束政策合力;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推进政府执政效能建设,健全资源保护利用监督管理。
《报告》由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组织编写,并面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自2004 年至今已连续编写发行了7 期。《报告》面上重点研判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情况,梳理全国范围综合利用有关的政策法规、技术装备、标准规范等方面的重大行动和工作进展;点上主要是选取不同的矿种,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资源特点、供需格局、综合利用水平及制约因素等,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总结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大行动,形成政策合力,让全社会了解相关政策、标准规范、专项示范等最新进展,引导矿山企业节约与高效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低品质煤提质利用提上日程
“新建、改扩建煤矿应配套煤炭洗选设施,有效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强化洗选过程污染治理。”日前,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再次为煤炭清洁利用“加码”,强调洗选设施应是新建、改扩建煤矿的“标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将利好低品质煤提质利用,降低运煤过程中不必要的能耗和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源禀赋条件差,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高含灰、高含硫、高含水的低品质煤。在清洁高效的高要求、高标准下,低品质煤该如何寻求“出路”?
◆低品质煤占四成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桂夏辉表示,早在2011 年,刘炯天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低品质煤大规模提质利用的基础研究”国家973 计划项目团队便对低品质煤赋予了最早定义。低品质煤是指矿物、硫、水等杂质含量高的煤炭或煤炭分选产品,无论它是什么样的煤阶与煤种,都因其高含杂而难利用或无法应用。这种低品质煤的资源量,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近40%。低品质煤由于无法直接利用或得不到合理利用,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若达不到燃烧与转化的利用条件,又会造成燃烧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等后果。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低品质煤进行大规模提质利用,不仅对能源持续供给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是促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和向燃料、原料并举转变的重要途径。
据介绍,现阶段我国东中部地区煤炭产量基本维持稳定,西部地区产能持续增长。其中,东部许多炼焦煤产地煤炭呈高灰化;西部煤炭主要为低变质煤,开发利用难度大;西北地区以低变质烟煤为主;内蒙古自治区东中部、东北部分地区和云南以褐煤为主。“我国煤炭呈现西部煤炭低阶化、焦肥煤等中高阶煤炭高灰化的特点。”桂夏辉说。
另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年运输量超20亿t,平均运距在600km 以上,占到铁路运力一半以上。由于低品质煤的主要特点是水分、灰分等含量比较大,如果不经洗选加工和提质而直接运输,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无效能耗。
上述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人士表示,这部分比例有的甚至高达60%,增加运输成本的同时还造成环境污染。桂夏辉进一步指出,通过煤炭加工可至少排除20%杂质,节约运力20%以上。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逆向分布,有必要通过煤炭洗选加工实现有效运输。
◆难以大规模加工利用
洗选加工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据了解,每分选1亿t煤,可脱除黄铁矿硫150 万t,成本远低于烟气脱硫;同时可脱除20%~30%的矿物质,减少2000~3000 万t 运力,此外,燃用分选精煤还可节约煤炭10%~15%。桂夏辉介绍,目前提升煤炭品质实现洁净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分离加工,把高含灰、硫、水等杂质的煤炭变成洁净化的燃料或原料;另一种是通过配煤、成型、制浆等调质加工手段,改变煤炭产品的形态与性质。
“低品质煤热值低,有必要通过提质利用,提高煤炭单位质量的有效能源利用率。”上述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人士指出。针对低品质煤的加工和洁净,目前主要方式包括湿法选煤和干法选煤。具体的技术有多流态梯级强化浮选技术、高精度重介精选技术及装备、低品质煤浮选提质界面调控与流动强化技术、模块式高效干法分选技术、高性能大型振动筛分技术、TDS智能干选技术等。
桂夏辉认为,通过国家973计划项目“低品质煤大规模提质利用的基础研究”的研究,揭示了低品质煤中矿物、硫、水等杂质的赋存状态和体相结构,初步建立了低品质煤提质及综合利用的多相多尺度动力学机制与工程基础,为后续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工程示范奠定了理论基础,后续需要集中理论攻克低品质大规模提质利用的卡脖子问题。上述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人士指出,对低品质煤大规模加工利用,装备大型化、智能化等问题还处于攻关阶段,同时,油灰难分离、污水处理难度大等技术瓶颈也有待突破。
◆从单纯分离到综合利用
尽管应用受限较大,但在桂夏辉看来,对低品质煤炭大规模深度开发应尽快提上日程。“伴随学科间交叉融合发展,未来通过基础研究进一步揭示相关机理、不断开发核心关键技术,有望推进大规模的工业化技术转化。”
对此,上述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人士也指出,低品质煤资源量大,实现低品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对保障区域能源安全和化工原材料供应稳定影响深远。随着产煤重心西移,我国煤炭资源中低品质煤总量还在增加。在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低品质煤进行提质利用意义重大。
“对资源储量大、反应活性好、富油率高的低品质煤进行分质梯级利用,可以实现煤炭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上述人士还建议,一方面,粉煤热解、油灰分离等工程难题有待攻克;另一方面,应支持引导开展油、气、化、电多联产低品质煤分质利用工业化示范。
现阶段,选煤理念已发生变化,桂夏辉表示,未来煤加工与洁净化,应该从单纯分离分选提供高质量产品,向伴生与低品质资源综合利用转变。“绿色选煤技术体系建设将是未来发展方向。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不仅要把天然、二次、人工等多种类别的煤炭资源分离、提取、加工成原料、燃料、材料等有用产品,同时还要实现二次资源利用与环境友好。”
(来源:中国能源报)
重组整合快进“十四五”煤炭结构调整将加力
在日前召开的2021 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以下简称“交易会”)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勾勒出了“十四五”煤炭行业发展路线图:继续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产能结构、建设储备能力、完善交易体系、实现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和煤炭储备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等产煤大省煤炭国企改革提速,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已成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集团+小上市公司”的格局将为资产注入创造良机。
◆煤炭国企重组整合提速
经过短短两个月时间,基本完成重组工作任务的晋能控股集团首次参加交易会,在开幕式上,与8家客户签订了5 年期中长期合作协议,签约合同总量5.2亿t。
“整合重组将改变过去多、小、散的格局,使煤炭产业集中度、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都有所增强,供应更有保障,很多下游客户也愿意合作。”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刘敬表示。
据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介绍,该公司资产总额1.1 万亿元,职工47.3 万人,煤炭产能近4亿t,电力装机3814万kW,装备制造资产总额368亿元,是世界第三大煤炭企业。
刘敬透露,下一步这三大主业将按照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的模式去推动产业整合发展,同时将努力通过各项内部改革,实现人才、管理、队伍、文化等融合,发挥出1+1>2 的效果,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到“十四五”末,实现6亿t 的煤炭产量、6000 亿元的营业销售、600 亿元的利润目标。
这种重组整合在山西并不是个例。据介绍,山西大力推进省属煤矿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还组建了山西焦煤集团,同时,推动太钢集团和中国宝武联合重组,不锈钢产能提升至1000万t。
据了解,山东等地大型煤炭企业之间的新一轮兼并重组也在提速。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定位为山东省能源产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11月30日晚间旗下上市公司公告显示,两家的战略重组事宜已满足交割前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此前表示,下一步煤炭企业将进一步推动兼并重组和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将来可能还会有跨省区的整合,以及更高层次的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开源证券研报也认为,“十四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深化,以山西为主的煤炭国企改革加速,大型煤企“强强联合”已成趋势,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同时“大集团+小上市公司”格局或将为资产注入创造良机。
◆加快调整煤炭产能结构
煤炭国企重组整合提速是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的一个缩影。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上大压小、增优汰劣,持续巩固去产能的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产能结构调整。在坚持产能置换的前提下,保持特定的产能利用率,形成一定的供给力度,同时,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鲁俊岭强调,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利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同时,要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不能出现因为去产能而无煤可用的情况。
在加快调整产能结构的同时,下一步还要加快建设储备能力、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据透露,2020年国家发改委按照政府调度、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支持了3000多万t煤炭储备工程建设。2021年,将继续支持各地建设一批煤炭储备项目。
李云卿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煤炭消费占比整体上将呈持续下降趋势,逐步要形成煤、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维度协调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但是煤炭应作为基础性保供能源储备,因此,能源企业既要因势而动,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下更大力气,同时要加快一体化发展,在能源结构调整大背景下抢占先机。
智能化是重要方向之一。鲁俊岭表示,力争到“十四五”末,也就是2025 年底,全国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的矿井基本实现智能化。
◆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保供稳价
此次交易会开幕式现场,煤炭上下游企业已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7.4 亿t,预计签约总量将超10亿t。同时,中国煤炭市场网还发布了主产地(晋陕蒙)标志煤种价格指数。
李云卿还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加快煤炭交易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比如进一步完善陆路直达煤的价格机制,同时,要早签、多签、签实、签长煤炭中长期合同。此外,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机制,强化履约监管。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梁嘉琨也要求煤炭行业要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坚持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深化现代化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创新煤炭交易市场体制机制,推动煤炭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企业构建互利共赢、同心同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煤炭交易市场体系运行质量,促进煤炭高质量供给和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有关方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煤炭去产能,总体上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与此同时,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其中,中长期合同为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上下游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长期合同覆盖领域从建材扩大到了冶金、化工等行业,供需双方合同保持在20亿t以上,产需双方合同量逐年上升,今年已经超过了9亿t。履约行为越来越规范,全国履约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特别是在今年疫情对煤炭供需造成较大冲击的不利情况下,煤炭中长期合同执行率仍达到了95%以上。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的通知》明确,供需双方要进一步提高中长期合同签订比例,力争在2020年12 月底前基本完成合同签订工作。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2019 年以来核增产能煤矿核增部分签订比例应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电力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年度煤炭使用量的75%,使用进口煤的电厂,国内煤炭使用量的80%要签订中长期合同。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公转铁”转出物流运输新局面
近日,宁波舟山港传出消息,该港2020 年累计完成煤炭“公转铁”业务量达100.2 万t,首次突破100 万t,同比增长276.7%,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在调整货物运输结构上取得实效,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了海港力量。这是我国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调整运输结构,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近年来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件大事,也关系到我国实体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而“公转铁”成为了运输结构调整的先行者。
◆运输结构短板凸显
目前,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运输最为繁忙的国家,但在货运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结构不优的短板也正在凸显。
据统计,我国全社会货运周转量中,公路、铁路占比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公路占比约高出4 个百分点、铁路占比约低10 个百分点,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很大。
“公路运输具有便捷、快速、价格实惠等优势,在大多数国家都占据主流。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公路承担了过多煤炭、钢铁、粮食等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任务,而这类运输往往更适合运量大、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铁路和水路。”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所长徐洪磊道出了运输结构的关键短板。
过去10 多年来,高速公路在我国迅猛发展,也助力公路货运实现大幅增长。相形之下,铁路发展“重客轻货”,货运设施发展略显滞后,部分区域铁路运输能力仍然不足。
此外,由于过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规划协调不够,一些地方的港口、铁路与公路“连而不畅、邻而不接”,导致货物倒装次数过多、拉低了运输效率。不少货物在铁路上“走不通、走不顺”,只好转向公路。
公路货运量大还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国最大的矿石接卸港曹妃甸,每年都有超过1亿t进口铁矿石下船,以往港口附近都是车排长龙、尘土飞扬、废气弥漫的场景。
◆政策加持激发市场潜力
加快集疏港铁路、铁路专用线建设,全面提升干线铁路运输能力成为迫切需要。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 年将实现全国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
自2018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实施铁路运能提升、水运系统升级、公路货运治理、多式联运提速、信息资源整合、城市绿色配送六大行动。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中,要着力建设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在该地区率先实施铁路专用线建设、铁路货运服务提升、港口大宗物资“公转铁”、工矿企业大宗物资“公转铁”、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城市配送新能源车推广、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等9大工程。
2020 年7 月,在全国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电视电话会上,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充分发挥铁路和水路的比较优势,持续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水路运输组织,加快形成合理比价关系;深挖运输结构调整的市场潜能,继续深挖铁路货运增量潜能,全面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
◆集疏运货量不降反升
针对《行动计划》的要求,宁波舟山港第一时间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于2019年5月20日首发宁波舟山港煤炭“公转铁”专列。据了解,一列84标准箱敞顶集装箱班列可载煤炭逾2700t,相当60 余辆大型重载货车的运量,而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仅有重载汽车的七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行车安全隐患。
天津港近年来大力推进进港煤炭运输由公路改为铁路,同时组织出一套铁路敞顶集装箱煤炭集发运新模式,化解中小客户发运难题,天津港煤炭运输过程变得更加环保、高效。
对天津港煤炭集运方式变化感受颇深的河北宝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冬梅说,这两年随着天津港不断提升运力,尤其是新开通的铁路敞顶集装箱煤炭发运模式,从最初日均1.5 列提升至如今3.5列,不仅越来越便捷高效,而且回程配载矿石的重来重回“钟摆式”运输,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压力。
天津港推行煤炭运输“公转铁”后,腹地客户向天津港发运的煤炭量不但没有缩减,反而进一步提升。天津南环铁路公司运输分公司运输科曹利说,为助力天津港煤炭“公转铁”提质增效,天津南环铁路公司提前着手制定方案,通过设备提升改造、优化货运列车运行等手段,深入挖掘运输潜力,现已由原日开行26对列车提升至52对。
曹妃甸港每年外运的铁矿石有1亿t,每天光疏港汽车数量就达1.7 万辆次,给空气环境造成极大压力。实施“公转铁”后,据测算,可削减85%的能源消耗和92%的污染排放。
在唐山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货运部负责人李光清看来,疏港矿石“公转铁”的好处远不止减少空气污染,这种方式还可以方便运输组织。一天几千辆重载卡车进港,场内生产组织起来吃力。因为车辆分散在不同的作业点,港务公司每个作业点都需要派人去管理,保证安全作业。铁路运输则不同,进场频次低、作业场地固定,管理起来方便许多。
“公转铁”运输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公转铁”运输对保护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我国西煤东运的战略动脉大秦线为例,这条全长653km 的运煤干线,与同等运量的公路运输相比较,每年就可节省柴油1645 万t,减少碳排放量5974 万t。无论是从能耗还是从排放,铁路比公路在长距离运输、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更大的优势。
(来源:中国水运报)
未来我国能源需求预计持续增长 节能降耗刻不容缓
日前,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引领经济低碳高质量转型”会议在北京召开。多位与会专家指出,在未来我国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推动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降耗,同时大力提升低碳甚至零碳能源占比,将是未来能源发展重点。
◆全球碳排放现状不容乐观
“2020年以来,全球各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4月全球碳排放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17%左右,然而随着各国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到2020年6月全球碳排放水平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左右。”会上,世界资源研究执行副主席兼常务董事ManishBapna指出,“从目前碳排放的情况来看,全球各国仍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去碳化任务仍然艰巨。”
世界气象组织(WMO)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与2019年同期相比,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水平并未出现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微乎其微。
在此情况下,自2020年9月我国宣布“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峰,并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以来,“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高频词。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ErikSolheim表示,中国此时提出的“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十分鼓舞人心,对于全球来说,这正是一针“强心剂”。
◆节能、低碳是未来能源发展重点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对于我国而言,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挖掘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空间,推动低碳能源发展尤为重要。
“尽管设立了碳达峰目标,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国能源需求不再增长。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总量仍将持续增加。”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表示,“‘十四五’期间,节能降耗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都没有将高效节能放在首位,这些领域仍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周大地同时强调称,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需要大幅提高,新增能源装机需要尽可能用非化石能源来解决,新增部分应做到低碳甚至零碳,光伏、风电、水电以及核电等低碳能源不仅需要用于满足需求,更要逐步替代高碳能源。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徐华清指出:“我国的碳达峰是建立在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高品质生活需要以及零碳未来的基础之上,但要在未来十年内实现碳达峰,我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倒逼机制、目标导向尤为重要
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强调,碳排放达峰不应以2030 年作为设想规划的目标年,“力争2030 年前达峰”更意味着“提前”。
徐华清在会上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最核心的点就是两个‘前’。这是强烈的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也明确提出人类需要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周大地指出,碳排放达峰不应以2030年作为设想或规划的目标年。“如果仅能在2030年碳达峰,这一目标实现得越晚,风险也越大。要实现碳达峰,理应在达峰年前2、3 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大幅降低碳排放速度。”
对于未来规划,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则建议,对于碳减排工作来讲,政治意愿以及预期将起到全局性、战略性的作用,在“十四五”规划中应建立一个倒逼机制,具体措施可包括建立制定碳减排总量以及人均指标、将单位GDP 碳排放强度列入宏观经济经常性考核指标等。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能源与气候部主任杨晓亮则建议,应在“十四五”规划中全面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指标,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市场化减排机制,加强自下而上的地方行动,鼓励先进区域、省市率先达峰,加快疫后绿色经济重建。另外,各行业自发的积极推动,以及民间力量的参与,作用同样重大。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