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采样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020-01-05邢军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3期
关键词:污染源仪器设备废气

邢军

(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11602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污染防治设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也为了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一系列环境保护排放标准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都在大幅度不断降低。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从现场采样和实验室两方面进行质量控制。而在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中,相比与实验室质量控制,现场采样过程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更大,甚至可以说现场采样过程的规范程度对监测数据准确起到决定作用。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采样质量控制可以从人员、设备、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采样现场环境、现场记录等方面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

1 监测人员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以下简称检验检测通用要求)(RB/T214-2017),检测机构应对抽样、仪器设备操作等的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力确认。因此,所有参与现场监测的人员均应经过培训,并进行能力确认。能力确认的方式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现场操作的考核等。人员能力是监测数据的基础和保证,现场监测人员除要熟练掌握固定污染废气采样相关的各类监测规范、采样方法、测试方法,也应熟悉国家、地方、行业固定污染源废气各类排放标准、法规、条例等。

2 仪器设备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1 仪器设备核查、检定与校准

根据检验检测通用要求的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满足检验检测要求的设备和设施,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核查、检定、校准,并确保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2.1.1 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现场采样仪器(包括辅助设备),应制定检定、校准计划,并按计划送至有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校准。经检定、校准后的采样仪器在投入使用前,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确认内容主要包括:(1)检定结果是否合格,检定项目是否满足监测方法要求;(2)校准获得的准确度是否满足监测项目、参数的要求,是否有修正信息,校准范围是否满足监测方法及日常仪器监测的要求;(3)检定、校准后的仪器设备应粘贴唯一性标签。

2.1.2 属于国家非强制检定现场采样仪器(包括自动烟尘器配套温度计、压差计、流量计等辅助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校准或核查程序,按采样规范要求自行或送至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或自行期间核查。

2.1.2.1 根据《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157-1996)要求,热电偶、流量计、压力计、皮托管、采样嘴等至少半年校正一次,校正方法按采样方法中第12 章执行;2.1.2.2 自动烟气测试仪定点位电解法测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烟气,应根据使用频率,至少每三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校准。2.1.2.3 测氧量仪器应至少每三个月校准一次;2.1.2.4 现场采样前应检查自动烟尘气测试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氧气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使用寿命一般为1~2 年,到期后应及时更换,更换传感器后应重新校准后方可使用。

2.2 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

2.2.1 仪器设备使用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时使用仪器设备应注意:(1)监测环境应符合仪器的工作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仪器正常运行;(2)监测人员应对仪器外观、型号、设备标识、检定状态等进行确认,并按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的要求,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核查,以确认设备状态能够满足监测工作要求;(3)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时,监测前后应按监测方法要求,通入标气,计算示值误差和系统误差;(4)部分监测仪器须在现场充分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5)仪器现场使用完后应进行清点,避免散失,必应做好维护;(6)设备使用前后应做好记录,对于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详细记录并及时维护维修。

2.2.2 仪器设备维护

固定污染源排放的废气中通常组分复杂,干扰较多,烟气中含湿量较大,不同固定源废气烟气温度差异也很大,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在正常使用仪器的同时,必须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1)仪器使用完毕后,应注意仪器的保洁与配件的齐全;(2)当设备中干燥器内的硅胶有2/3 以上变色时,应及时更换硅胶,正常硅胶颜色为深蓝色;(3)抽气泵的维护可采用医用酒精清洗,将酒精5mL 倒入抽气泵进气嘴,然后启动抽气泵几分钟。

3 现场采样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1 监测前准备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 630-2011)要求,现场监测前应对监测任务制定监测方案,监测方案主要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频次、评价标准及分析方法、监测时间等内容。为保证方案的准确和完整,监测人员应在正式监测前进行现场踏勘及调查工作,除要充分了解生产工艺、特征污染物、污染防治措施、排气筒高度、排放规律等内容外,也应同时确定污染源采样点位是否合理,监测平台是否安全,现场监测环境是否符合监测仪器的工作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等内容。

3.2 采样位置与采样点位

对于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来说,采样位置的合理性是对监测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经常发生被测污染源没有符合监测条件的监测位置,使得监测结果不具备代表性。很多废气排放企业主动或者被动增加脱硫、脱硝工艺或者更换除尘效率更高的除尘器,但又受场地限制,使得监测位置不能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要求,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 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保证数据准确性。

除按技术规范和采样方法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位置外,现场可增加照片、影像等质量控制手段,保障监测点位的可溯源性,增加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3.3 现场采样质量保证

3.3.1 烟气参数

为保证烟气参数数据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样开始前,打开采样口清理采样口附近积灰。(2)测试前,应仔细检查皮托管口,确保皮托管管口没有变形,不会对数据产生影响;(3)烟气温度、含湿量等项目的采样位置位于烟道中央,采样时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测量值;(4)采样过程中需将采样口用抹布等物品封严,防止气体流动,产生正负压,影响烟气参数的测量;(5)测含湿量时,采样枪应具备加热功能,当烟道截面积较大时,应尽可能深的将烟枪插入,防止采样管中产生冷凝水,使测量结果偏低;(6)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应将气压表随仪器设备一同带至监测现场,现场读数;

3.3.2 颗粒物

颗粒物采样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样前,将采样嘴背对气流方向插入,防止废气中颗粒物直接进入滤筒;采样过程中,采样嘴必须正对气流方向,偏差不能超过10℃;采样结束后,应将采样嘴背对气流方向,防止气体倒吸;(2)为取得代表性样品,颗粒物采样时应尽可能采用等速采样法;(3)采样结束后,应小心用镊子将滤筒取出,放入专用滤筒盒中,样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滤筒剧烈晃动、倒置;(4)当输出数据打印在热敏纸或光敏纸等保存时间较短的介质上时,应同时保存记录的复印件或扫描件。

3.3.3 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采样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样前了解烟道基本情况,当正压下测试高温或有毒气体时,打开采样口时应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废气喷射,产生危险;(2)气态污染物采样尽量位于烟道中央,采样时将采样口封严,防止环境空气进入烟道,使测量数据偏低;(3)采样前检查气路气密性,仪器自检完成后,进行测试;(4)当烟温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时,应使用加热管,防止采样管中冷凝水吸附烟气中可溶于水的污染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过程中有很多方面对最终数据都有影响,监测人员需要严格执行《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增强责任心,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排除各类型干扰,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猜你喜欢

污染源仪器设备废气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陆良县档案局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验收指导工作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试论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刍议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