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港口建设研究
2020-01-05张勇
文/张勇
1 绿色生态港口发展原则
1.1 整体原则
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需要从生态环保系统视角出发,以此达到港口综合性、整体性建设效果;同时还应树立整体建设思想,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加以整合,做好彼此之间的协调工作,为港口生态建设创造优良条件。港口投入运营后,应同当地水利建设、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等工程联系在一起,实现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1.2 可持续原则
开展绿色生态港口建设工作时,需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综合考量,以保证资源合理、有效使用,促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且在港口运行过程中,也需要坚持这一观念,减少资源浪费。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放在首位,并采取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的建设方法,对社会、环境、经济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考量,确保港口建设规划方案的生态性、环保性、可行性[1]。
1.3 区域性与多样性原则
港口建设需依托于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建设方案,体现出区域性原则。建设作业前,需落实社会调查工作,对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与掌握,将所得信息作为依据,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展开港口规划与建设作业。
多样性原则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建设期间不得破坏港口原有的生态系统,以保证系统结构稳定性,为多样化生物共存创造良好生存空间,实现生态安全运行与发展。
2 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与发展
2.1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
港口的建设与良好运作可大幅度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益,而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需港口企业与各岗位职员共同参与和实现。港口建设期间,需做好企业员工的环保教育工作,借助多种形式,帮助其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等环境友好型理念,并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新员工入职时,应组织其开展入职培训,并将港口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为其讲解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有利于对员工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并能够在短时间内便投入到港口建设实际工作中,为港口建设提供技术型、专业型人才[2]。
高效落实绿色环保工程建设措施,以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比如在建设期间,需避开海洋生物繁殖季节;同时工程建设前要做好编报开采规划工作,规避因过度开采引发水土流失问题。规划时,应对工程建设安排、各种给排水工程、防护工程施工工艺与具体实施等内容加以综合考量。此外还需重视生态补偿与生态修复,做好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为湿地重建、围垦促淤工程设立专项资金,达到生态补偿效果。
2.2 打造港城一体化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绿色生态港城的建设重点是污染源治理和节能减排。周边城市的生态发展才刚刚起步,要打造港城一体化发展模式,需在开展港口建设工作时,将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循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有效处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将港口与其经济腹地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港口绿色、环保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实际建设时,应重视城、港之间的对接,做好区域绿色物流发展工作,同时还需加大极具低碳性、环保性综合交通的建设力度,促使港口服务落实到城市发展进程中。此外,应同港口上、下游有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其拉入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行列中,合理确定港口建设期的覆盖与拓展范围,秉持以点带面发展原则,以保证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发展。建立起港港联合、港城联合、港企联合等多样化发展模式,积极研发新型低碳环保技术,并将其充分运用到港口建设工作中,实现经济循环、高效节能的良性发展目的。与此同时,重视港口绿色环保与整体监管的信息化建设,优化港区口岸环境,针对港口作业搭建有效的信息化监管系统,既实现与城市经济的联动发展,又能对建设作业实施全过程管理,促使港口建设效率进一步提升。
2.3 生态港工程环保建设与管理
首先需做好疏浚工程建设与管理。港口疏浚作业时产生的疏浚物可用于填海造地。对于不可造地的废方以及剩余土方,需运输至规划的抛泥区进行统一处理。当此项作业开展处于环境敏感和重点保护目标的水域时,需对挖泥船性能、保护目标、水文特征等进行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疏浚方式,以此避免疏浚悬浮泥沙大范围扩散造成港口水域污染。若城市生活用水的供水口位于港口上游,开展疏浚作业时,需将排泥口设置在下游合适位置,避免对水源造成污染[3]。
其次,加大水土保持与空气质量管控力度。按照港口设计要求,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方与废方运输至弃土场进行统一处理;在此过程中,需保证弃土堆层整齐且稳定,在排水方面良好,不会对周边排水设施构成影响。针对植被保护问题,需采取科学的方式开展建设作业,以此降低边坡坍塌、滑坡风险,达到对植被保护的目的,同时也需重视施工范围外植被的保护。此外,还需要对港口建设期间的空气质量进行管控,统一堆放水泥与砂石,并利用防尘布加以覆盖;对于起尘严重的施工场所需设置隔绝灰尘的设施,并落实场地定期洒水措施,以此减少粉尘扩散,规避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最后,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避免港口的水环境受到不良影响,严禁海上作业团队随意丢弃垃圾、排放污水,并对其进行统一存放并运输至专门区域加以集中处理,以此规避水环境的二次污染。开展挖泥船作业时,应实时监控作业水域中悬浮颗粒的浓度,以保证港口水域中水生物不受影响;并在每条挖泥船上设置污油水分离装置,做好定期检查与保养工作,确保油污水的正确处理与排放。若因船体裂缝使部分油污水泄漏到水域中,造成水域污染,则需使用浮油船进行回收。
2.4 加强对港口资源配置的优化
构建港口资源利用体系时,应当秉承人与自然、产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确保各类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并在绿色生态港口规划、建设、运作全过程作业中融入环境保护措施,以此增强港区发展与资源利用彼此关系的协调性;加大作业期间的监管力度,依托于现代化技术与专业人才,高效落实港口资源配置工作,以此避免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为港口各类资源的有效、充分使用提供保障。具体来说,通过对港口各类资源重新配置,实现港口运作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同时还能起到规划港口整体布局、强化服务质量的作用,资源的合理化运用能够规避浪费问题的发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低碳环保的建设与运行效果。此外,做好资源配置工作,实现港口能源结构的全面调整,并减少港口运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重视清洁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搭建生产废弃物循环使用体系,针对港口建设进度以及运作情况,成立可行且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港口经济循环、持续发展。
2.5 绿色生态港口建设的发展方向
生态港未来建设与发展方向应体现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环境保护问题整治等工作上,具体如下:
第一,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对当前港口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建设、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积极引入具备节能性、高效性的建设仪器和生产设施。针对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使用问题,做好相应驱动设备的完善工作。规划港口物流组织,重视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此强化港口物流组织智能化水平,并达到现代化要求。鼓励和支持靠港船舶应用岸电。
第二,合理构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港口事业的发展带动港口企业转型与升级,为保证转型后的企业能够适应现代化各领域关于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就需要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中,做好绿色生态空间格局顶层设计,实现港口低碳、零排放运行。此外,实际建设中,应明确绿色交通格局要求,对港口企业经营产业与企业功能进行全面调整与优化;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并将港口运输结构的调整也融入整体规划作业中,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头,达到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的效果。
第三,全面落实环境问题治理工作。对当前使用的环境管理体制加以完善,与此同时,针对污染问题构建防治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可行且有效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教育活动,将应急措施讲解给港口运行工作人员,并搭配演练活动,以保证应急知识的有效掌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此外,需执行冬季抑尘、含油污水处理等工作,对大气污染物的各项指标进行细致分析,以此为依据,实现对粉尘排放量的准确评估。
2.6 实现环境友好型理念全覆盖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各领域开展建设作业时需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理念为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实施生态港建设作业时,需对港口当前水域生态环境、港口海洋容量等内容进行综合考量,还需要预测港口建设作业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对港口的建设结构进行全方位调整与优化,以此打造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港口。
3 结语
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实际建设时,应始终坚持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并融合港口经营产业以及城市主导产业,以此创新出港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最终打造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的绿色生态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