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视域下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互动研究

2020-01-04郄亚微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互动发展乡村景观相关性

郄亚微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彩色农业应运而生,其与乡村景观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兼具经济、生态及美学价值,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对环境保护视域下彩色农业与相关景观内涵的深入分析,探究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相关性,并提出了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互动发展策略,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环境保护;彩色农业;乡村景观;相关性;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 X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4-0245-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4.06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l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IE Yawei

(Guangan Vocatonal & Technical College, Guangan, Sichuan 638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l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emerge at the historic moment, which interact with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Col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landscape have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aesthetic value,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conomy in China. This study will b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cusing on the connotation of color agriculture and related landscape indepth analysis, explored the relevance of color agriculture to the rural lanscape and put forward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stategy of col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landscape. It provides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lor agriculture;Rural landscape;Correlation;Interactive development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与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类型,这些都为彩色农业发展及乡村景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彩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够为市场提供类型多样的彩色农产品;另一方面能够营造赏心悦目的农业景观,对于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2]。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人们在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城市化,破坏了乡村景观的乡土风貌和人文景观;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乡村景观品质下降。因此,在环境保护视域下,对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互动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1 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相关概述

1.1 彩色农业内涵

近年来,在先进农业技术的支持下,彩色玉米、彩色棉花、彩色花生等农产品在市场上出现,此类彩色农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色泽独特,而且富有天然风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也推动了彩色农业的崛起。作为一种创意农业,彩色农业又属于低碳农业,其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当以农业为核心词时,彩色农业主要指的是农业景观所呈现出的彩色形象与效果,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在不改变农作物生产条件及基因结构的基础上,丰富农作物色彩,营造乡村特色景观。另外,从低碳农业角度看,彩色农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强调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使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发展能够实现共赢。当前,我国的彩色农业发展还不夠成熟,在低碳农业理念下,彩色农业对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乡村景观内涵

乡村景观主要指的是乡村范围内不同单元组成的嵌块体,其容易受到人类经营活动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审美价值等。乡村景观涉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具有较强的自然属性。通常,在构建乡村景观时,应首先考虑自然风光与建设景观的融合。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主要是围绕农业生产展开,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占据首位,然而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乡村景观资源兼具美学价值与视觉审美价值[4],为乡村游憩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乡村旅游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

2 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相关性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一方面彩色农业促进了乡村景观营造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乡村景观的建设也为彩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动力。

2.1 彩色农业对乡村景观的营造

乡村景观的视觉审美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乡村田园景观的营造方面,其中,别具特色的田园景观是关系乡村旅游发展成效的关键因素。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彩色农业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观赏需求。在彩色农业的作用下,乡村景观观赏性及吸引力大大增强[5]。如彩色种植景观,主要是将不同的农作物如花、果、叶等进行组合种植,使其能够在不同季节呈现出多样的色彩变化,营造独特的乡村景观。一方面能够反映出当地的乡村景观特色与农业优势;另一方面能够丰富游客的审美体验,营造高品质乡村景观。再如彩色养殖业景观,主要是对畜牧产品进行改良,如在饲料中加入金属元素,丰富羊毛色彩,养殖能吐出彩色丝的蚕等,这些都为乡村养殖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2.2 乡村景观发展对彩色农业的促进

通常,人们对于乡村景观的美观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与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乡村景观所体现出的美学效应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形成的,当乡村景观超越了人们的心理期待或预期,便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充分利用乡村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时代动力。作为乡村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园景观、林业景观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为彩色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人们对彩色农业的认识与理解逐渐加深[6]。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成就,广大旅游者对乡村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色彩单调的农业景观、林业景观已经不能够构成乡村旅游的竞争优势,游客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得不到满足,为了在乡村旅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部分乡村强调发展彩色农业,为乡村景观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一方面增强了乡村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彩色农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彩色农业在乡村旅游中的影响力与作用大大加强。

2.3 彩色农业对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开发

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乡村景观,成为人与环境互动形成的生态综合体。乡村景观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农民决定。以挪威为例,其大多数农户外出打工,乡村景观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保护,导致乡村景观出现退化,政府部门不得不出台优惠政策、补贴政策,鼓励农户参与到乡村景观建设中,保护乡村景观。目前,我国的乡村地区也或多或少存在这种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闲置耕地增多,使乡村农业景观的保护与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彩色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景观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彩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拥有强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彩色农业发展一方面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能够营造独特的乡村农业景观。以彩色甘薯为例,其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价也高于其他甘薯品种。再如彩色椒,兼具观赏价值与食用价值,其市场价为30~50元/kg,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优良彩色农产品涉及范围广,栽培技术比较简单,能够实施大面积推广,彩色农业对乡村农业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作用更加凸显,不仅能够带动整个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且对乡村景观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4 乡村景观发展对彩色农业的依赖

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资产,乡村景观是由多种景观要求共同构成的。有学者认为乡村景观主要是指游客、乡村旅游开发商及村民三者之间的博弈。现代乡村旅游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游客们更愿意融入乡村,从中享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作为观光活动的载体,乡村景观是游客观赏的对象,人们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能够对景观进行最为直观的感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视觉追求及求新心理能够得到大大的满足。色彩丰富的农业景观能够刺激游客的视觉观感,丰富游客的情感体验,使游客得到精神的满足。而彩色农业作为一种农业生产活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农产品的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使人们能够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对彩色农产品形成客观认识,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目前,乡村景观在构建过程中开始注重对彩色农业景观资源的利用,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使彩色农业兼具娱乐、教育、审美等多方面功能,吸引了大批游客[7-8]。在农业技术的支持下,彩色田园、彩色林地及花卉基地逐步形成,丰富了游客的审美体验,直接推动了乡村旅游景观发展。

3 环境保护视域下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互动发展策略

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具有一定的共性,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两者的互动发展对于乡村经济建设及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彩色农业集生产性、观赏性、生态性为一体,对乡村景观的开发与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明确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相关性,实施有效的策略,实现两者的互动双赢。

3.1 增强人们的思想认识

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设了大棚蔬菜、彩色农业基地等,积极发展彩色农业,然而在具体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彩色农业体系尚不完善,其美学价值、生产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发展彩色农业时更多关注的是彩色农产品的销售情况,未能认识到彩色农业对于乡村景观构建的价值,彩色农产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9]。因此,必须加强对彩色农业相关知识的宣傳,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彩色农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互动研究,增强人们对彩色农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审美价值的认识,将其转变成为一种有形的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2 大力发展彩色农业旅游

我国农业旅游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其作为农村特色旅游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周连斌提出彩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农旅双链”发展模式,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互动发展的具体举措,彩色农业旅游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环保理念,对乡村景观起到保护性开发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彩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方向如图1所示。

3.3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基于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市场需求,必须积极推动彩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首先,必须充分借助优越的地方条件,对传统的农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乡村景观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使其能够满足当前乡

村旅游多元化发展需求。其次,要突出科技支撑作用,强化服务保障工作。开展科研与示范攻关,加强高产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引导与创新彩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联系相关领域作物栽培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当地气候与生产实际,制定主推彩色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案,推荐主栽品种,举办培训班,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10]。在现代农业网站、农业微信平台积极宣传彩色农业发展动态,推介所產出的农产品,促进市场化销售。采用入户发动和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向农民介绍彩色农业种植效益、发展前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对于计划种植的地块,为农民提供除草剂残留、土质情况分析,提供种植品种选择技术方案,确保彩色农业作物种植的风险降到最小,收益达到最大。

4 结语

新时期,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彩色农业、乡村景观兼具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对彩色农业作用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营造丰富的乡村景观,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动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于华江,唐俊.农民环境权保护视角下的乡村环境治理[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124-133.

[2] 王堞凡,王浩.美丽乡村背景下新型农业园规划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233-236.

[3] 王磊,陈战波.低碳视角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动力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16(9):32-33.

[4] 翁一峰,吕斌,鲁晓军.“产权关系”视角下的乡村空间发展探究:以无锡市阳山镇为例[J].城市规划,2014,38(10):51-58.

[5] 杨建云.乡村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20-25.

[6] 谷树忠,谢美娥.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农业资源与区划创新思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1):5-12.

[7] 牛伟,肖立新,李佳欣.复合生态系统视域下生态涵养区建设对策研究:以冀西北地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4):87-92.

[8] 刘畅,于双民,王峻,等.中国乡村社区资源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及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5):129-136.

[9] 吴灏,张建锋,陈光才,等.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8):345-348.

[10] 陈锦泉,郑金贵.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9):540-544.

猜你喜欢

互动发展乡村景观相关性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