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
2020-01-04孟育耀
孟育耀
摘要:人工智能正日益渗透到日常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传播语境与媒介表达产生深刻影响。本文认为观照人文价值本真,遵循技术发展逻辑,才能实现人机协同发展与价值化生存。
关键词:智能技术 信息传播 技术发展 价值遵循
随着人工智能与媒体的深度融合,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的智能媒介化社会正在来临。在智能媒介化社会中,虚拟和现实交叉并存、专业和业余相互融合、时空和边界消融压缩、人工智能与人类冲突协同。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关注传媒业的技术发展与人文价值遵循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媒体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驱动下衍生出了“智媒”新形态。智能技术在为媒介信息生产增效提速的同时也带来传媒业的发展变化。
1.丰富素材来源与增强内容真实性。人工智能发展引领了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无人机等新兴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逐渐被广泛应用。首先,传感器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它能量化信息,准确收集统计数据,还可以进行重复再现,便于精确报道新闻事件,使新闻素材与调查手段更多元化。其次,无人机航拍可以选择任意俯瞰视角对景物进行立体空间展示,呈现客观场景全貌,近年来被各大媒体作为采集新闻素材的基础装备。无人机降低了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采集现场素材的风险,且能从任意视角将平面图文视角转换为全方位立体视角,带领用户见证颇具视觉冲击的新闻现场。
2.驱动新闻生产线程的提速与整合。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高清摄像机等音视频采集装置实现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线传输功能,利用传感器生成数据来支持新闻报道早已普遍。写稿机器人通过大数据技术在海量信息库中筛选素材并进行动态数据分析、套入程序化模板形成新闻稿件。新华社的“媒体大脑”以“大数据+智能算法”为核心,自动分析数据、生成可视化图文、融入语音合成、剪辑视频,完成全套智能化生产,功能涵盖了信息素材采集、加工、生产、发布、受众反馈检测等新闻业务的整个流程,大大提升了新闻的生产效率。
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得以迅速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资源挖掘与优化整合功能。智能算法、个性推荐、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在不断为智媒发展增添更多可能。2019年大热的“AI主播”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抓取、挖掘、统计、分析信息、整合信息资源,再进行智能化筛选从而达到结构性优化、整合并形成资源库。智能技术为当下信息资源碎片内容的整合、多媒体智能组合、网络新闻智能化专题聚合等提供重要作用。
3.满足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式参与。VR、AR技术带来立体的“沉浸式”体验,让受众在不同时空都能以“第一视角”走进新闻事件现场,打破传统新闻报道中受众“不在场”的局限性;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场景方位,引导不同用户感知现场细节;新闻聊天机器人与用户对话,为用户朗读新闻,带来阅读便利;H5新闻则以图文音频和手势操作结合的方式带领用户进行互动。在满足用户求知欲的同时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感、趣味感,沉浸传播的在场经历,激活了用户的参与动机与讨论热情。
二、智能技术驱动下新闻信息生产关系的变化
从信息生产关系来看,依靠智能技术做支撑,信息生成与分发机制、受众角色、话语权以及技术路径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1.信息供给与新闻呈现逐渐对等。智媒时代万物互联,更多以个体为中心的应用场景和终端持续涌现,形成以每一个受众为中心的新型“再中心化”。算法推薦根据用户特征、行为和社会关系,创造出一种近乎于虚构的量身定制的现实,初步解决了信息超载的问题;“媒体大脑”“AI合成主播”基于用户受众的视角考量,从提供内容向提供服务延伸,从独立发展向构建生态升级,通过建设自主掌控的信息平台入口,精准化生产,为用户提供价值信息。不同的信息主动找到对其感兴趣的主体,其价值不再由统一标准来衡量高度,而是基于不同主体得到价值的重估与发挥。一定意义上,智能化媒介其实是通过技术应用,在信息供给与用户新闻呈现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对“供需对等”的关联性。
2.不同主体权力关系发生变化。算法型的智能信息分发与个性化推荐促使传播模式由原先的“以信息生产者为中心”向“以用户价值为中心”转变,通过精准描绘用户画像,为其提供专门化信息服务。信息获取路径大大缩短,用户对这些量身定制的适需内容几乎触手可及。
从信息生产关系来看,以传者为中心,由信息生产者掌控内容分发通道的旧体系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由信源、信息生产者、内容分发者、用户所搭建的新型生产结构体系,同时也伴随着权力关系的变化。技术运营者的权力在上升,用户赋予其读取分析行为与隐私的权利;信源实现了短路径超快捷的传播,在内容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上升;用户对内容的流向与流量发挥更大作用,个性化、分众化的“千人千面”传播在新语境中成为可能。
3.内容分发体系发生变化。与过去信息的筛选和排列主要考虑大众整体性需求对比,智能算法型信息分发与推荐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更重视个性化需求。“用户画像”的勾勒是实现网络新闻精准化推送与分发的前提条件。许多新闻客户端或资讯类客户端在用户首次注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与算法推荐,结合平台特性提供分类推荐选项。围绕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浏览历史数据、社交关系、地理位置、关联内容等多重维度进行数据拟合,构建相应关键词和标签从而较为精确地进行用户建模、勾勒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内容。
三、智能技术视域下信息传播中的偏向
人工智能技术对传播语境与媒介表达产生深刻影响,当下信息传播在技术、社会与人本层面出现了偏向,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技术层面的偏向:工具理性盛行下的技术依赖。马克斯·韦伯将人的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即通过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去达到既定目标,基于成本小、收益大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行为本身的伦理、精神价值并不重要。价值理性是人根据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行为,它重视内在价值观以及尊严、美、训示、孝顺等信念。人工智能等科技,是符合媒体生产内容这一工具理性的载体,其手段的有效性可以精确、量化内容,获得收益最大化。但在此过程中,技术却成为部分平台商户目的至上、谋利谋权的工具,忽略了价值理性。今日头条中的侵权抄袭;Facebook上的数据泄露;算法偏见、算法黑箱等问题都与媒体平台工具理性相关,即只注重使用新技术达到快速生产与用户喜好匹配的新闻,却忽视了新闻内容中的价值本身以及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与人文关怀。
随着技术力量的扩张与工具理性的盛行,一些新闻从业者依赖智能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与分发,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现阶段的智能机器还不具备人类情感,无法深入采访新闻对象,最终呈现的作品过于模式化;写稿机器人生产的稿件虽然在时效性上领先,但消息来源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核实。无论是智能算法、VR全景还是机器写稿,都还需要不断进行功能的研发与完善。
2.社会层面的偏向:数据权利的蔓延与信息伦理的式微。技术赋能于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GPS定位系统、人脸识别、指纹录入、用户画像等能精准掌握到用户性别、职业、兴趣、爱好、位置等详细信息。在大数据深刻影响和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同时,出现了数据权力的蔓延。一方面,一些商业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滥用“大数据权力”,种种越界行为频繁发生。数据收集、处理经常涉及用户隐私,隐私信息面临被篡改和删除的风险,给不少用户带来“数据恐慌”,潜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另一方面,不少灾难、体育、经济类新闻因报道需要,运用到数据统计与分析,但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最后呈现的分析效果是否能代表客观事实都引发业界广泛讨论。
智能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以流量思维主导的数字化匹配与推荐,将个人与社会、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连接,但是技术公司遵循的多是商业与消费主义的资本逻辑,因而衍生了算法垄断甚至“算法权力”。主流媒体倡导的信息伦理与意识形态在此逻辑中渐渐弱化。
3.人本层面的偏向:人文观照的弱化与选择性信息偏食。智能机器人快速生成的新闻呈现了客观事实的外在环境,但由于不具备人类真情实感与敏捷思维,无法观照到报道对象的内心情感,更无法进行深度与多角度采访。此外,在灾难性新闻报道面前,媒体通过无人机搭载传感设备的信息采集技术,拍摄到的高清血腥场景、暴力场面、360度无死角的灾难现场也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受害者的面容与隐私偶有暴露,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有悖于人文关怀。
此外,许多信息平台或社交平台的自身形态设置和信息引导模式所采用的算法具有一定的固化作用。个性化信息推荐算法大都是以个体以往的阅读偏好来进行个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推荐同类信息或根据相似人群的兴趣来进行推荐,算法为个体的信息消费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路径,也导致了用户的路径依赖。从桑斯坦对“信息茧房”的最初定义来看,“信息茧房”实质上来源于人们的选择性心理。“信息偏食”衍生于“信息茧房”。这也是算法常常会与信息茧房联系起来的一个原因。算法过滤机制与社交关系过滤机制作用下,“算法盲区”筑起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阻隔用户接受多方面信息,导致用户信息接触视野受限,束缚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
四、智媒时代信息传播的引领
技术是承载一定价值的。新技术的引入,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增减,而是整体社会生态的变革。遵循技术逻辑,观照人文价值本真,实现人机协同发展,才是技术引入的应有之义。
1.探索优化技术发展,促进价值内容传播。当下智媒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一定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问题。这预示着技术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功能优化,以冲破当前的发展壁垒:如可以推动算法进一步预测甚至促成用户信息需求的扩展或迁移,提供习惯之外异质的信息源,以便冲破信息茧房的束缚;通过技术发展洞察公众的共性心理需求,为媒体内容生产提供更多依据,进而可以以公众的认知共性凝聚社会的情感共情;在内容分发方面,推动具有公共价值的内容传播至更广阔的人群,以内容呈现的优化,来促进个体信息环境的均衡发展。
2.强化媒介伦理教育,明晰数据权力的使用边界。数据共通与共享是智媒时代下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参与信息传播、社会治理、重构内容生态的同时,需要适时克制数据权力,把握好数据使用的边界。
在社会范围强化媒介伦理教育,克制数据权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学会利用合理合法途径获取数据,即数据主要来源应是政府、企业、学术研究、互联网、民意调查、模型转换、测评体验公开的数据;二是将数据更多用于舆论引导、创意传播、数据治理共建上;三是给予用户选择权,当平台获取用户数据时,在界面给用户一定提示,由用户自主选择;四是进一步提升“数据素养”,处理好“技能与知识”的关系,提升民众对数据的敏感性、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运用数据的能力,保持对脱离“知识”“技能”的批判性认知,才能真正理解由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导致的隐私泄露等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的根源与后果,进而时刻保持警醒与理性。
3.强化人文精神价值,促进人机互动协同发展。技术带来的巨大的实用效益,促使一些人为了达到目的,主观上忽视人性、人文、人伦,导致以价值理性为基础的关于人性、精神世界追求被不断削弱,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出现了断裂。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过度挤压的结果,是人文、价值的逐渐失语以及主体性的丧失。如果文本符号与新闻内容蕴含的情感与意境,被直观的强大信息流、界面旋转的炫丽所淹没,那么媒介就像是浅表性的符号认知和快餐式的信息传递,久而久之,用户就成了没有思考的接收者和不带情感的享乐者,思维方式单一、人文情怀缺失、趣味追求低级、道德意识淡薄。
保罗·莱文森在其“人性化趋势”理论中早已经强调“媒介技术的人性化偏向”,所以要理清技术发展变革与人文价值坚守的关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始终坚守人文价值理性逻辑与主线,坚守传媒伦理底线与传媒教育本真,引导传媒在遵循工具理性逻辑框架下发展。当然,坚守并不意味着原地不动,而是应传媒业态变化而变,在传媒形态发展的坐标体系上做适需的价值迁移,将人文关照放在首位,引导社会关注人生命本体的生存与发展,倡导以求善为目的,才能实现人机协同发展与价值化生存。
作者單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学科建设导向下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发展迁移与价值坚守”(项目编号:20347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3).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郭小平.智能传播的风险治理:技术创新观与人文价值观的平衡[J].青年记者,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