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
2020-01-04吴梦莉
吴梦莉
1
忽然想聊一聊哪吒。
幼年时,看《哪吒闹海》,一身白衣的哪吒站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横剑自刎。俊美的少年自云端坠落,像一朵花陡然凋谢,花瓣撒落一地,呈现出一种无助的、倾颓的美感,令小孩子也能切身感受那股椎心之痛,好像有什么东西,“咔”地碎裂了。
再后来,哪吒以莲花之身复活,上天封神,可在我心中,他仍是一个以“失败”为主题的悲剧人物,是在父母的埋怨与龙王的威逼下进退维谷,最后愤而自杀的白衣少年。他是稚嫩的、刚烈的,他是最早的少年英雄。
“忧郁的孩子们别怕,守护着你们的是哪吒。”
青春期的我,性情孤僻,好独来独往,常常在不该出声时与人争吵,又在应当发言时沉默,极不讨喜。有一年,学校举办运动会,不知谁帮我报了长跑项目,直到广播里一遍又一遍地喊出我的名字,让我到跑道前做准备,我才知道自己“被安排”了。
夏末秋初,日光黏稠滚烫。我站在跑道前,在发令枪响起的一瞬间,跑了出去。汗珠顺着头发落下,胸腔里似有火焰跳跃,我被裹挟在选手之中,可以清晰地听见浑浊的喘息声,一下又一下,如同荒野上连绵不绝的、咸湿的风——艰苦卓绝,抑或是自讨苦吃,我都不在乎,我只想证明些什么。
在距离终点还有大约200米的时候,我忽然踉跄了一下,重重地摔倒在地。按照校园小说一般的情节,此时应当有人扶起我,而同学们则会在看台上,拼命地喊我的名字,为我加油鼓劲……然而在现实中,什么都没有,真的,什么都没发生。
天气太热,大部分同学早已趁老师不备,溜回教室乘凉。即便是留下的人,也在绵长蝉鸣中昏昏欲睡。我跪在地上,直到一个又一个选手超过自己,才艰难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向终点跑去,并安慰自己做事应当有始有終。
云走得很快,天色和云影都落在氤氲的汗水中。我独自站在终点线前,没有拥抱,没有奖杯,只有膝盖上猩红的伤口,像是一朵开至颓靡的海棠花。
2
闲来无事,听《三侠五义》的评书,听到白玉堂只身去冲霄楼盗官印,最终死在铜网阵之中时,忽然想起小时候的愤懑与不平。
年幼的我在第一次听到白玉堂之死时,总觉得石老先生冷酷无情,明明可以让白玉堂逃过一劫——比如白玉堂临行前改变主意,或者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有好友出手相救——为何非要让他受困于铜网阵中,死于机关之下?然而这一次,我却忽然明白了其中的未尽之意:一个人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是既定的,而真正的悲剧正在于此——我们没有选择。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即那样的人只能走向那样的结局。
自运动会摔伤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拄拐上学,膝盖上的白色绷带如同圣藤,掩盖住那些隐秘的压抑、阴暗与报复。我开始像父母所说的那样,试图收起性格中的棱角与尖刺,做一个温和的、柔软的人,如此一来,倒收获了几分友谊,有人愿意在我去洗手间的时候搭把手,也有人会往我的笔袋里放一颗糖。
可还是会感到难过。
夜深人静之时,一个人在电脑上重看《哪吒闹海》,白衣胜雪的少年剑指苍天,慨然赴死,鲜血落于地上,变成一汪滚烫的红泉。下面有评论说:“当哪吒倒在血泊里,他是自刎的,也就是说他活生生地举手向天,手被折断了。纵然莲花复生,那并不是哪吒。”
温和自然是好的,可那不是我。
人在年少时,总是喜好斗,与人斗,与己斗,如一尾鱼在深海中浮潜,凭借微弱的本能,去探索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受伤,结痂,然后痊愈,人在这样那样的磨难中,逐渐变得沉默、坚定,倾诉的欲望逐日消减,最后变成不说话的哑巴。
所谓的坚持初心,其实是保持自我凶猛的那种。
英雄已死,可死去的英雄,仍是英雄。
3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导演做了很有意思的改编。
电影中,哪吒对抗的不再是父权,不再是恶龙,而是看似软弱无害的普通人,去对抗人性中的偏见。“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本该属于孙悟空的台词,由他说出口,莫名有了两分稚气与希冀,如珠玉落盘,碎冰撞壁。
在我的青春期,身边没有太有个性的人,大家都穿着同样的校服,留着相似的发型,远远望去,只见一片黑白斑驳,宛如旧时代的默片。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学校举办公开课,有学生拿着二胡,在校门口坐地卖艺,最后被以“影响学校形象”的理由记了过。
然而,这份少年意气并未保持太久,后来他为了申请保送资格,主动去教导主任那里低头认错,附带交了一份数千字的检讨。
今何在在《悟空传》中写道:“哪吒拄枪站立云端,脚踏烈烈风火,绚丽霞光在他身后流过。他是天地间的美少年,却面如冷霜,只因他身体里已不再有热血流动。他不过是精美的人偶,再不能感知世间炎凉。”
现实生活里没有抗争成功的孩子,我们都是重生的那个哪吒,不是原来的那个。
是以,当我看到电影中,哪吒不再自刎,而是挣扎着生出三头六臂,与命运相对抗时,竟有了热泪盈眶之感:旧版哪吒是宁可毁灭自身,也绝不妥协的少年,而新版哪吒却不再需要自刎,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对命运低过头。因为,抗争是有可能成功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长大,愿我们每个人都是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