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

2020-01-04曹曼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课实效性高中生

曹曼琳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师要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不涉及考试和学分,但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对自身、他人、社会有所了解,并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发挥自己所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人。事实上,不少成绩优异或是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学生,在遇到一些困难时,仍会选择不恰当的解决方式,伤害自己或他人。所以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当教师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真正“以生为本”,才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

以生为本,确定课程主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也深受时代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今不少家长和老师常常会感慨现在孩子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与自己当年不同,所谓“代沟”的年龄差在逐渐缩短。鉴于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材编写、涉及的内容应该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必须与时俱进。同时,专兼职心理健康老师在确定授课内容前,必須先了解师生间、生生间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共性”,才能激发学生们的“个性”,鼓励老师们以现有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教学内容的再造。疫情期间,不少老师参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将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把学生们当下最需要获得的帮助与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这样既尊重了教材的专业性,同时也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满足学生所需。有不少高中生在上网课时常常在评论区讨论网络游戏的相关内容,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巧妙设计课程内容。例如开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时,可利用电竞退役选手简自豪的个人经历和他在节目中讲述自己如何走上电竞之路的故事,分析电竞行业的艰辛和残酷,让学生们明白网络游戏与电竞的区别,明白自己作为高中生的学习任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让学生通过兴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以生为本,设计课堂活动。有了正确的理念和合适的主题,还要学会设计贴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依托活动来进行,活动的范围很广,可以是游戏、讨论、角色扮演等。有的老师认为活动只是用来烘托课堂氛围,课堂越热闹越好,实则不然。活动应为课程的主题服务,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同,能吸引他们参与以及能调动他们思考的活动方式应有所区别。对于小学生而言,有身体参与的活动更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同时让他们有所感悟,所以,互动的游戏对他们来说较为适合,比如模拟“成长三部曲”来体验成长中的挫败。对于中学生而言,简单的身体游戏所带来的新鲜感往往转瞬即逝,他们更喜欢展示独特的自己,所以要给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笔者在给高中生分析恋爱心理时,设计了“三行情书”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匿名写下情书,并让学生自己随机抽取后在全班分享。学生兴奋地参与其中,他们的文字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对爱的向往,那是一种美好的表达。让学生把放在心里的话说给同学听,然后再适时引导学生对青春期的爱进行探讨。高中生的身心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对异性暗生情愫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此时“宜疏不宜堵”,大方探讨,仔细引导,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里、眼里有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定能逐步提升。

责任编辑/潘静娴

猜你喜欢

教育课实效性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一堂书法教育课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实习教学中如何上好第一次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