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与对策
2020-01-04廖鹏
廖鹏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710123)
在工程建设过程,岩土工程施工过程需要结合有效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岩土工程施工水平,从而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在具体分析过程,要提高对于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能力,要科学的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有针对的应用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法,从而才能不断提高施工效率。
1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
1.1 岩溶地区的桩基施工难点
在岩溶区域实施桩基工程具有明显的实施难度,具体表现为:一是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漏水和漏浆现象。通常岩溶区域的地质环境性质复杂,在此情况下,正式开展项目施工时,技术人员需认真深入实地进行条件勘测,获得更为准确的一手信息,从而为后续的施工环节提供依据。但在实际的施工环节,技术人员未做到细致的勘察,因此获取的数据也不具有理想的精确性,无法真实反映地下土质的情况,导致实施钻探时受到溶洞渗水的负面影响,水和泥沙大量涌入溶洞,对工程实施形成了较大的阻碍。二是在实施桩基项目施工时,还会频繁面临塌孔现象。导致塌孔发生的诱因较多,如成孔较早,便会使泥浆出现沉淀效果,形成上面清水、下面骨料的分层情况。经过水分长期的侵蚀,回填土会自然增加重量,从而形成塌孔现象。此外在完成岩土的工程项目时,如未对回填土进行压实处理,则会导致土壤较为松散,同样可导致坍塌的情况出现。实施桩基孔施工时,如果使用的钻孔尺寸超出标准,便会导致周围的土壤松动,塌孔和埋钻情况也会相应产生。三是钻机发生沉陷现象。在具体开展桩基施工时,如果对溶洞的情况未深入了解,也会导致钻孔的区域出现沉降,从而带动钻机也相应出现沉陷的问题。
1.2 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
该技术实施的难点在于对泥浆的制作和锁口管方面。在具体实施泥浆制作时,如果泥浆未达到标准的质量水平,同时技术人员也未对泥浆质量进行规范的检测,在实施沟槽的挖掘时,便会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槽壁的稳定性大幅降低。此外如果施工人员也未对沟槽泥浆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泥浆的整体防渗效果较差,则会对整个项目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锁口管主要会发生偏移等情况,在开展施工操作时,技术人员需对缩口管的两端进行有效的固定,将导木枕嵌入导墙与锁口管中间,此后将锁口管上方固定,同时开启吊机设备,将锁口管提升到目标高度后再放到规定的地点,此时将下端也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其稳定效果。如果任何一端未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便会出现倾斜的问题。槽壁一旦发生倾斜,也会连同锁口管一并产生偏移。因为槽壁的倾斜必然会导致锁口管无法准确锁定标准的位置,也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
2 应对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难点的措施
2.1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对策
在熔岩区域实施桩基施工,普遍会发生漏水、漏浆等情况,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实施进展,降低整体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会对参与施工的人员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产生不可挽回的经济及生命损失。因此在实施桩基施工环节时,需着重采取有效的方式妥善处理上述问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及人身安全。对于漏水及漏浆情况,施工人员可在具体的渗漏位置进行黏土或者碎石填充,从而减缓水和泥浆的渗漏速度。如果施工区域为软土地基,则需先行对土壤进行加固,并使用低锤频繁敲打孔壁,以此提升孔壁的硬度,从而提升岩土施工的安全系数。如果溶洞的高度偏低,则需先使用泥浆进行护壁处理,此后再使用回填土等原料进行加固,从而保证工程在理想的硬度条件下实施。此外施工人员还需结合具体的情况和项目要求开展工程建设工作,做好充分的实地勘察,为确保工程质量和稳定实施提供前提条件。在确定护筒埋深时,还需参考具体的勘察数据,锁定准确的位置实施。为了提升护筒外侧的密度,还可使用土来对外壁及空洞的缝隙进行填充。一旦发现护筒产生了塌陷问题,便需立即停止钻机的运行,将下落的护筒充分压实后,再彻底清理塌陷产生的泥浆等杂物。
2.2 地下连续墙施工对策
2.2.1 泥浆制作
首先在准备阶段,技术人员应对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控,充分研究具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实施设计准备。其次在具体制作时,要选择质量较高的膨润土和纯碱等原料,对岩土原料进行搅拌时,需严格按照标准的比例进行不同原料的混合,从而配置出成分合理的工程原料。此外在完成泥浆制作时,还需在不同阶段对泥浆实施检验,保证泥浆的配比符合工程的标准要求,依据连续墙的实际需求设置泥浆的配比。充分延长泥浆的发酵时间,运用功率较大的水泵注入清水,从而减少泥浆的实际搅拌用时。
2.2.2 成槽放样
如果能够妥善解决偏差问题,便会大幅提升岩土施工项目的进展,同时确保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纠正放样偏差时,可在槽段挖掘环节设置足够的宽度,保证挖掘时的宽度适中,便不会发生偏差的情况。成槽放样时,还需确保浇筑液达到放样的具体要求,需对液面实施全程监控,从而将液面维持在标准水位高度以上,同时达到导墙50cm 以外的距离。此外,在施工时还需加大水位液面与泥浆面的高度差异,从而杜绝地下水进入槽段,实现成槽放样的设施控制,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2.2.3 锁口管施工
针对锁口管的施工主要需提升其稳定性能,避免出现倾斜等问题。如果发生该类情况,则需对管口的上下两端进行有效的固定。如在运用吊车提升锁扣管高度时,需合理定位吊车的位置,确保吊车在运行时能够提供充分的力量,以此避免管口发生偏移。如果锁扣管位置未达到设计要求,便会对钢筋笼的具体位置和幅墙宽度形成较大的影响,也会导致变形情况的发生。对此,技术人员应侧重加强对锁扣管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管,认真按照规定的施工顺序和流程实施各环节,着力克服技术方面的难点,最终确保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
2.3 岩土工程支护技术
在实施开挖环节之前,技术人员应采用相应的手段对工程实施区域实施帷幕建设,并确保帷幕厚度达到要求,从而提升软土固结的速度。帷幕能够对软土提供较强的保护作用,从而促进软土施工的顺利开展。但需注意,完成开挖工序后,不能马上拆除帷幕,而需继续维持帷幕的厚度,在完成所有基础层面的施工后再行拆除,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达到满意的效果。此外,在实施岩体工程时,临时性或者永久性的支护都会出现在挖掘环节,其中应用较多的临时性的支护方式有导管注浆管棚、钢格栅等,永久性的支护方式主要为混凝土衬砌。
2.4 岩土体加固技术
对于不同的工程及岩土类型,需使用不同的加固方式进行处理,从而确保工程实施效果能够达到预期。当前,在实施岩土工程时,岩土体加固技术的应用频率较高,具体使用时,技术人员需对地基进行全面的检验,从而确保加固技术实施的效果。我国地域范围较广,各区域的岩土体类型也不同,其中不乏软基土和不良土等类型,如果在上述类型土壤中实施工程项目,便需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方式对地基进行科学处理和加固。通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地基处理方式为置换及拌入法、加筋法等。
结束语
总之,通过进一步分析,在研究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过程,要加强对于技术方法的分析与创新研究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建设质量,从而进一步为岩土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