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大陵村:现代化农业聚拢种养能手
2020-01-04
几年前大陵村是渠黎镇个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贫困村全村辖6个自然屯765户27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04人,耕地面积16780亩。如何摘掉贫困村帽子,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全体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是压在村两委班子每名成员心头的一块巨石。
渠黎镇大陵村围绕“做实基础、做活资源、做优特色、做大产业”的基本思路,大胆尝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分利用资源,整合资金让沉寂的资源变成发展的资产,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农民收入。
合作社发展经济作物
创新入股形式,实现农民变股东。改变始于“分股分红不分地”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地块小、分布散,砍一车甘蔗要跑十几个地方,人力成本高,甘蔗产量低,劳动力被栓在土地上,收入上不去。以村支书郭益山为首的村党总支部把目光投向现代农业,开展土地流转、成立渠芦现代农业合作社。郭益山动员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通过“小块并大块”实行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土地整合之后,大大推进了大陵村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同时郭益山以渠芦现代农业党群致富合作社为基础,将农机手、蔬菜种植能手、金花茶种植能手、竹鼠养殖能手等专业户整合起来,发展甘蔗套种西瓜、马铃薯、黑皮冬瓜等经济作物,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为合作社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陵村776户农户中,已经有619户加入合作社。更难能可贵的是,甘蔗“双高”基地已超过万亩,合作社已进行分红2期共1100多万元,每位社员可分到3万~6万元,实现了“入社分红、兜底脱贫”。同时合作社大力实施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实现甘蔗种植规模化、水利化、良种化、机械化,甘蔗生产效益大大提高,甘蔗单产由原来的4吨/亩提高到6.3吨/亩,甘蔗的人力成本比以前减少了30%。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脱贫
激活沉睡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清查集体资源,大陵村与广西广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学校办公楼房顶建设20kw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将村集体获得上级奖励的15万元入股渠芦合作社,通过农机入社、贷款、集资入股等方式,合作社逐步购置农机,成立了拥有各类型机械50多台(套)的机耕队,为合作社及周边其他村屯提供甘蔗农机生产服务,每年产值300多万元。通过企业带动农户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帮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对接经营主体,实现资金变股金。大陵村与10个村合作整合资金100万元,投资入股广西晶桂禽业有限公司。探索“龙头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通过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创新经营发展模式,有效破解了群众自身能力不足及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实现了企业和群众的双赢发展。
解决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村民加入合作社后,剩余劳动力如何增收成为“甜蜜”的烦恼。村党总支部定期发布用工招工信息,组织青年到园区企业参观、参加招聘会。同时实施乡村实用技能人才培育,组织开展电焊、叉车驾驶等技能培训,让群众富余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大陵村700多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每户家庭增加劳务收入3万多元。.顺利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