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的高职院校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04张智涌张元军杨中瑞
王 宾,张智涌,张元军,杨中瑞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崇州,61123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考察甘肃时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当前的职业教育,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积极态势。但是,职业教育要为国家锻造良才,只有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传承技术技能,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才能行行出状元。
1 条件与动因
1956年2月,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四川省灌县水利学校选址于扬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旁,详述到:“于此建校诚极理想”“依靠都江堰水利工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建校64年来,因水而起,依堰而兴,始终围绕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强调专业调整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特别重视实践条件的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理念与实践
2.1 中专时期的实践:产学结合、以产助学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校企合作的本质也是育人,是培养行业企业以及社会所需人才的一种手段或途径[1]。建校之初,学校主管部门就十分注重对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由水利厅(原水电厅)从直属的规划队、测量队、设计院和其它工程单位抽调技术骨干充任”。遵循“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大抓生产实践教学”,师生共建校舍,共建实习实训场所。1962年,学校提出“少而精,学到手”的原则,“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应有意识地在学校加强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1970年,学校在“校办工厂是学生的学工基地,校办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补充”、“出人才,出产品是校办工厂的办厂方针”的思想指导下,创建了水利机械实习工厂;1980年,学校提出:“深入工地,开展现场教学”;1983年,学校认识到在实习基地上拥有自主产权和管理权的可贵和重要性,为更好地将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成立了勘察设计室;1990年,决定修建双合教学科研电厂,明确指出“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向教师提供增加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场所”,1994年建成双合教学科研电厂,满足了学生在校内参与生产性实习实训的需求,也为打造双师素质队伍建立了可靠的平台;2000年,学校成立四川锦欣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此时,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为地质勘察、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实训基地建设较好地呼应了专业师资培养、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产学结合、以产助学”的种子开始萌芽生长。
2.2 高职初期的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2003年,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便开始积极谋划实训校区的建设。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一方面在校内于2006年完成水利机械实习工厂迁建工作,与双合教学科研电厂合在一起,建成了能满足水利类、建筑类、机电类、资源环境类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要求的双合实训校区;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校外的合作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形成内外互补的实训基地架构。2008年,学校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重创,1000余名学生在双合实训校区复学复课,使校区实训功能得到最大化呈现。这一过渡阶段,按照正常的教学模式运行管理,真正实现了“厂中校、校中厂”,使实训项目开发、实训管理等方面工作得到快速补充。
2.3 新时代的实践: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态,力图通过多方合作参与和对话的方式,帮助职业院校适应当今不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2]。一是依托国家骨干校、省级示范校建设,学院强有力地推进校企合作,先后建立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等产教融合平台,探索实践1030万亩都江堰灌区的“大校园”,校内建设教学实验实训室达到129个,新建、改扩建实验实训场387431m2,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161个;二是狠抓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建筑实训基地和水工工程实训基地;三是依托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四川省水利技术科研实训基地,四川省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建筑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水电站运行维护生产性实训基地,四川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虚拟现实变电站沉浸式仿真实训中心;四是学校与四川省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电力协会“校企协”三方共建国际电工学院,于2018年11月正式成立,是省内首家混合所有制行业国际用工培训二级学院,打造国内外电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中心,对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增强行业国际项目技术能力、使各方加深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五是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和“禹脉传承、厚德励志”校训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六是学校通过内设机构改革,成立产教融合处,统筹推进产教合作发展工作;七是积极开展院属企业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企业活力,更好服务教育教学功能。
3 运行与内涵
3.1 群链耦合的顶层设计
学校紧紧围绕水利水电产业链建设专业群,从顶层和布局上保证物理对接,打造全产业链的专业设置;其次紧扣实训基地建设支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符合度,建设实训基地。突出勘察设计院、监理公司、机械实训工厂、教学科研电厂生产型实训基地的骨架作用,对应产业链需求,在此基础上完善实训基地的“五脏六腑”,形成实训基地群支撑专业链、专业链耦合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3.2 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学校办学以来关于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和动因,就是要围绕“双师”锻炼、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经过60余年的实践,运行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勘查设计院具有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乙级资质,以及水保、行洪、水资源方案编制资格;监理公司拥有水利施工甲级监理资质,以及水土保持专项监理资质;机械实训工厂生产压力钢管、启闭机、闸门,远销海内外;教学科研电厂装机容量达到3×1250kW。学校“双师”素质教师达到70%以上,学生的爱校教育、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在这里完成,社会培训量年均超过一万人以上,通过非洲英语国家水利电力部门技术人员“小水电站技术培训班”及几内亚水电项目管理人员研修班、小水电技术咨询、项目服务等方式面向东南亚和非洲输出产品、输出智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3.3 现代治理的管理运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需要高水平专业、高水平师资、高水平实训基地,更需要高水平的现代治理。学校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企业管理与改革。建立了涵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机械制造、发输配、运行维护的实习手册,形成了完备的标准和制度。管理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推进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质量监控上,引进ISO9001质量认证,落实全员、全过程、全覆盖。初步形成了管理运维的现代治理。
4 反思与改进
4.1 理念上: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共享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聚焦创新驱动、实现开放共享,才能达到高水平目标。
4.2 模式上: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群链耦合、五位一体、现代治理
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支撑专业链、专业链耦合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做好实现好“五位一体”内涵,而推进现代治理恰恰就是保障条件。
4.3 技术上: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资源整合、训育结合、德技并修
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资源整合、内外融合,才能实现产教融合。育人与培训的一体化才能实现高技能,德技并修才能实现高素质和立德树人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