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后健康服务业发展机遇、模式与政策建议

2020-01-04

健康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服务业疫情服务

鲍 勇

(上海交通大学1.健康管理与服务创新中心;2.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 200030)

0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

2019年12月29日,武汉市某医院报告了一起不明原因聚集性肺炎病例事件。2020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并向全球分享了病毒基因信息。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0年4月19日,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累计确诊病例数达82 747例[1]。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社会与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国家高度重视此次防疫工作,体现了中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和大国担当。笔者曾在《经济要参》撰文,题为《重大疫情下对新医改的反思与卫生事业发展新思考》,强调重新“审视”新医改的若干制度设计问题,从健康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1 健康服务业

1.1 概念 健康服务业是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的产业,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2]。健康服务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思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倡自我和他人健康管理,是生命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理念。健康服务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全方位健康,健康服务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健康服务业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到全社会为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

1.2 健康服务业的“五全原则” 健康服务业的“五全”指的是全局、全社会、全程、全面、全方位。全局指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把健康服务业作为国家社会经济的重中之重;全社会指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关注健康服务业;全程指健康服务业要关心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问题和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法;全面指健康的“四个维度”,就是生物性健康、心理学健康、社会学健康、道德规范;全方位指社会、社区、家庭、个人都要关注健康服务业。本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下,健康服务的统一协调、联动部署充分体现了“五全”理念。

1.3 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意义 从个体层面上,大健康理念有助于提高民众健康素养,接受科学的健康指导和正确的健康消费。大健康就是紧紧围绕着人们期望的核心,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活得好、走得安”。从社会层面上,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亚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帮助民众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模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从人类共同体层面上,只有人人健康,健康中国才能够实现。目前,新冠肺炎国际大流行说明:疫情面前没有国界,人人健康才是硬道理。随着重大疫情趋缓,健康服务政策的变革、健康服务技术的演进、健康市场的繁荣、健康需求的井喷、健康丰富的场景展示,都在极大地推动着健康服务业的空前活跃。

2 疫情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 疫情对经济发展影响 受此次疫情影响,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下降,其余3个季度GDP增速将视疫情逐步回升,全年GDP增长将呈现出“V”型形态,如果实施有效措施保障经济恢复,同时财政、货币和金融政策等适度宽松,接下来三个季度可能实现略高于6%的同比增速,全年的GDP增速则可能达到5.7%~5.8%。

2.2 国家对健康服务业的高度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

2.3 国家层面就健康服务实施了“三通” “三通”就是通物资、通资金和通信心。通物资是充分了解企业复工的具体难点,从卫生物资准备、卫生管理、保障上下游供应链上为企业提供更多落地支持,避免将所有疫情防控负担转移至企业;通资金是避免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对经济增长和保障就业发挥关键作用的机构,因缺乏周转资金而产生大面积裁员甚至倒闭潮;通信心就是建设更为透明有效以及多中心的公共信息发布机制和预警机制,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疫情防控的信心,消费、投资信心和开工信心[3-7]。

2.4 疫情后带来社会发展的变革

2.4.1 技术层面 这次疫情考验了线上线下的接单、仓储、配送、客服能力,以及纯线上平台的运算、推送、匹配能力;今后线上线下的技术发展会更加迅速。

2.4.2 认知层面 此次疫情教育民众从“只要吃好喝好”的健康观逐渐转变为增强免疫力与“健康力”的健康观念。“健康力”是机体抵御生物、心理、社会有害因素,以及激发内在免疫力的物质形态和精神神经因素的能力。要具备“健康力”不仅有内在的免疫力的提升,还要有外在的物资的支持。

2.4.3 品牌层面 品牌变革指的是从超级传播者到“流量思维”与“留量思维”的传播变革。

2.4.4 习惯层面 如“宅家”的习惯变革也将带来生产关系的消费变革。

以上不同层面的变化,将会为在线服务、电子商务、远程办公、医疗卫生、保险等市场领域带来发展机遇。同时,这些变革也会刺激健康服务业、人工智能与智慧、电商及智能城市建设一揽子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3 疫情后健康服务发展“12345模式”和政策建议

3.1 发展大健康的概念 “12345模式”中,“1”是要发展健康服务业。早在2007年,我国就已提出“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和“健康中国2020”规划。2013年,我国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康服务业的概念,界定了健康服务业产业范围[8]。

3.2 健康服务业的2大基本原则 研究者认为,大健康的2大基本原则是“健康与自由”。特别是这次重大疫情更加明确提示:没有健康,就没有自由。健康是根本,是自由的前提;自由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健康的最高体现。

3.3 健康服务业3大方面 一是由线下到线上变革的网络建设。疫情后的健康服务业,一定是线上为主的产业,特别是在健康宣教方面尤为重要。二是从管理到使用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此次疫情后,人才培养将是刚性产业。从卫生健康高端人才的卓越培养,到社区健康营养心理的实用技能培养,都将会“井喷式”发展。三是包括消杀、康复以及保健品在内的健康产品可持续发展。健康产品不仅是疫情中的重大需求,也是疫情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健康力也要依靠健康产品才能有所提升。

3.4 健康服务业的4大方针[9-10]第一,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第一要务方针。健康是人权,健康既是国家要求,也是国际准则。在疫情期间,国家不惜一切代价救助病人就是维护健康权的体现。第二,健康融入全生命周期发展方针。既是“生得优、活得长、活得好、走得安”需要,也是“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的需要。此次疫情中的健康服务联动已对此进行了模式和流程的探索。第三,健康以预防为主方针。预防为主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也是健康国家、健康世界的需要。本次疫情从社区管控到交通路口的监测筛查,再到隔离、治疗和康复,无不显示预防为主的精神。第四,健康基于信息化方针。健康信息化既是个人需要,也是社会需要。健康信息化要形成“建档、评估、干预、评价”4个环节的完整体系。疫情期间“健康码”等应用不仅为个人提供出行便利,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智能智慧化防控疫情的优势。

3.5 健康服务业5大项基本内容 第一,医疗、生命健康服务业的政策完善和制定。包括研究、制定和完善健康服务业的新政策与健康产品标准化、流程化新制度。这也进一步为“基本卫生健康法”的完善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创新单一服务和产业向健康领域深层次服务和产业需求。要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链考虑。一般认为,从胚胎到死亡,人类具有八大生命周期,而每个周期均有对应的健康问题,所以每个周期应该“有健康的产品,更有健康的服务,以及健康的评价”。第三,设计健康力提升路径和内容,并进行开发和推广。健康力是基于重大疫情后提出的增强人类免疫力的重大概念。特别要高度重视国产化的健康力产业的研发、生产和推广。第四,重视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重视社区人员培养,发挥社区作用。本次疫情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良好效果,也充分体现了社区健康管理的有效性和生命力。第五,深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支持和交流。重大疫情显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互支持和大力帮助。疫情后,要将中国传统医学推向“一带一路”,用深厚的文化和科技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业疫情服务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