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爸妈的创伤、育儿与学习

2020-01-04张亦弛编辑甄知

科学生活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能起跑线小孩

文/张亦弛 编辑/甄知

读书、学习,包括学心理学的目的不是去死记硬背,不是强求自己去理解,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生长出自己的思考。死记硬背,过于刻苦学习是对不知、不确定感与创新的防御(因为无法很好地与暂时的不确定感共存而用吞噬知识的方式来填充)。自己的思考一定会和书本里知识有所偏差。死记硬背,强迫自己或孩子每天读8小时的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你只需要机械化自己并在脑海里执行“电脑程序”。放松,跟随自己的兴趣与直觉来读书并自发性地生长出趣思在我们当代应试教育的体制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不容易归不容易。但是,我想对父母说的一句真心话是:孩子天生的兴趣是非常神圣与可贵的生命力。与其操劳地给孩子制定人生配方,不如用点时间与精力,细心观察孩子的天性与天赋,并从物质与精神层面尽量支持孩子。天赋不是一个可以被培养出来的东西。孩子天赋的种子在他诞生那天其实已经被自动植入了。父母能做和需要做的只是去看见,并对孩子适当鼓励、保护与扶持。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管教传达的是对孩子和自己自发性“不相信”的感觉(心理学称之为投射)。逼迫一两岁的小孩去上早教班,四五岁的孩子去上学前班,这可能是爸爸妈妈把自己的“不自信”焦虑往孩子的心里塞;也可能是无法承受照料自己孩子的焦虑,因此把孩子送出去,以此来隔离和孩子的情感互动。

大部分父母认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为了孩子好”。我不这么认为。在我们的文化里,这句话是父母说服自己并对孩子施虐的工具;一个从别人那听来,无法对其进行自主思考的“执行命令”。这就是我对“洗脑”的定义:情感层面思考能力的缺乏或懒惰导致的无脑、无心、无趣的生搬硬套。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为了孩子好”是一个非常缺乏思考的虐待性话语。里面蕴藏的是一种分裂性的无意识情感过程(所谓分裂就是把无法承受的感觉从人格层面撕裂下来。分裂的目的是去暂时逃避无力解决的痛苦,但同时也造成了人格的不完整性。自己内心的痛苦是自我人格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分裂与躲避是在撕裂自己)。对这句话不假思索地执行是父母在向孩子传达自己的控制,不能承受的焦虑,与对孩子的期望(这种期望是父母对自己和他们的父母失望的变体)。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为了孩子好”背后是一个非常狭义与过于贫乏的人生观。说这句话的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的事业线,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与人格线。只强调事业的发展会导致孩子的情感与人格畸形,不输在事业起跑线上的孩子很可能会输在情感的起跑线上。

有些父母可能会反驳:“只要事业成功就行了。有钱万事通。情感的东西以后再说不迟。”我的回应是:这种想法扼杀了孩子原本可以独立、愉快的人生。试想,连自己想要的人生与愉悦感、幸福感都没有了,要事业与钱权还有什么用?如果孩子活都活不下去了,要自虐自杀了,要钱权、事业还有什么用?有的孩子三十几岁还蹲在家里和父母住,和游戏里的虚拟人物谈恋爱等,这些都是“有钱万事通”掠夺的情感债呀!

孩子的人生不是简单的事业成功、赚很多钱;孩子不是弥补父母对自己失望的机器。父母自己内心的焦虑或难以承受的情感是需要自己解决的。如果父母感觉自己一时无法解决自己的过度焦虑不安、抑郁、躁狂,那么应该赶快考虑的是去看心理医生,而不是把这些强烈的愤怒变向转化成对孩子的控制与施虐。

真正的负责不是去逼迫孩子、强迫孩子与磨灭孩子本身的人性来实现父母心中的梦想,而是父母要想办法去治疗自己当前还无法承受的、需要以施暴施控(向自己或家人施暴)来发泄的强烈情绪。真正的负责是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慢慢探索、理解并最终自己承受一些自己以前只能通过发泄而得到暂时满足的心理痛苦。无限制地寻找快感、填充、吞噬、发泄是无法解决内心的痛苦的。寻找快速而无痛的办法(吃药,希望找到几个月就能见效的神奇治疗方案)是徒劳的,因为寻找这些办法的背后心理动机是去躲避自己内心的痛苦,而不是去看见、思考并照料它。只要是能感觉到的痛苦(或有时隐隐约约感觉得到)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不去看、逃避其实就是在隔离与抛弃你心中那个遍体鳞伤的小孩(你自己)——这样做的背后是一个非常痛苦但需要被看见的精神现实:小时候在情感层面被虐、被抛弃;长大后抛弃、虐待自己、伴侣和自己的小孩。

还有一种痛苦是自己一时感觉不到的痛苦。这种痛苦被比昂(著名精神分析学者)称为“无名之痛”。这种痛苦的起源是婴儿期没有被照料者成功消化与反馈的强烈情绪。这种痛苦在有些成年人的心里一时不能被感知,但会以“无名之痛”“隐隐作痛”“就是难受,但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天气不好,我才抑郁”这些话语所表达出来。

真正的负责不是去控制孩子学习、去出人头地,而是在探索自己情感创伤的道路上,不再或少一些地把这些代际的施虐被虐性创伤传递给孩子。

“内省力”是这类施虐父母可能暂时缺乏的心理能力。所谓“内省”不是去自我检讨、批判与惩罚。如果这么做,你只不过是在自我攻击罢了。真正的“内省”是在行动前,与行为发生之前的那个念头的链接与思考。不能被感知、思考的冲动会进一步演变成暴力的行动与行为。

缺乏内省力的人的一个特点是拥有一种充满全能感的自恋情结。这样的父母觉得自己的育儿秘方非常好、非常完美,觉得自己的孩子只要努力就能征服世界。

绝对的全能自恋在成年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东西。全能自恋本身是每个婴儿都经历过的情感。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并不是一种疾病。婴儿的这种情感在人格相对健全的父母陪伴下,会自然地被婴儿思考(情感层面的体会),并与其达成相对的共识:从想怎么控制、攻击妈妈的乳房就怎么攻击、控制成长到意识到自己的控制有时不管用,有时控制与攻击会伤害到自己深爱的妈妈。感觉到自己的攻击会伤害到妈妈并对自己的攻击性感到焦虑是婴儿人格成长的表现之一。如果这种攻击焦虑没有相对好地在与照料者(一般是妈妈)的互动中被消化、理解、容纳并被反馈,那么孩子长大很有可能会缺乏处理自己攻击性的能力。

“全能自恋”的表象是想把自己表现得非常“大”,以此来逃避、防御内心的那个不能被正视的“小”的感觉。婴儿期没有处理好的强烈情绪不会从人格层面消失。父母可能不记得他们自己儿时的创伤,但创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人格以及与他人(包括孩子)的情感互动。家长因自己的创伤所导致的对孩子的施虐施暴(打骂孩子)、情感隔离(把小孩托付给别人养,把小孩长时间放在寄宿学校)都是在向孩子传递没有被容纳的代际创伤。如果父母真的负责,一定要去看心理医师(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创伤不是一天两天所导致的,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就被治好)。但是要知道的是:如果多一天拒绝探索自己的创伤,就会多一天虐自己与自己爱的人。

猜你喜欢

全能起跑线小孩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云小孩(上)
懒小孩
宁征:“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