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普及摄影艺术

2020-01-03闫斌

人物画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艺术摄影艺术群众文化

闫斌

摘 要: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摄影艺术在多年的发展中渐渐形成了特有的艺术体系和欣赏框架。摄影艺术在转瞬之间记录人世间的美好,有着超越文化、民族、时代的艺术性特征。在数码产品广泛普及的今天,摄影艺术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数码相机渐渐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重要物品。本文将以审美角度出发,立足摄影工具、生活记录办法探索群众文化中的摄影艺术普及方式,为群众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提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艺术;摄影艺术

前言: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人们在新时期背景下表现出对精神文化极高的追求。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和爱好形势,摄影和人们的生活关联非常密切。在科技不断进步,摄影设备全面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群众均掌握了拍照摄影技术,自拍或者給他人拍照,带给人们全新的生活体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基于这一角度来看,人们生活中的摄影艺术普及具有现实意义。

一、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情况

(一)审美方面

过去摄影艺术对于照片的看法是辅助性工具,认为照片属于身份象征,能够用在必要性活动,比如证件照。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照片有了更多元化的使用渠道,反映了时代的思想和追求。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内在情感与思想逻辑。照片中的人物与事物反映了特有的艺术境界。此外使用摄影艺术的时候, 照片属于很特殊的信息载体,能够引导人民群众欣赏和想象照片内容。该过程中人们可以自由的评价照片内在价值,改变审美具体形式和规定。人民群众不再认为摄影艺术脱离实际,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摄影大军[1]。利用影片资料记录自己生活的美好瞬间,陶冶心灵,最大化展现照片价值和作用。

(二)摄影工具

摄影是一门十分专业,技术十分特殊的技巧。为了保障摄影艺术质量和效果,合理使用摄影工具非常重要[2]。摄影工具独有的拍摄功能可以展现摄影艺术价值。通常情况下,摄影艺术选择使用拥有物镜成像功能的摄影工具拍摄图片。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今数码成像技术渐渐取代了过去的技术,赋予了摄影工具高质量、简单性、便捷性特征。依靠数码成象这一技术的支持,摄影工具得到简化,人们不需要使用复杂笨重的工具就能制作照片、录制生活的点点滴滴。摄影工具从此真正走进群众生活,满足了群众生活需要[2]。

(三)记录生活

众所周知,人们之所以喜欢摄影,主要是因为摄影艺术可以抓拍与记录生活的幸福,反映人们对生活的记忆。摄影是一种很特殊的艺术形式,除了能够记录人们的生活成就与喜悦,同时也能反映出群众生活的挫折与悲伤。使用摄影艺术的时候,展现人们生活的真实情况,记录了人们的生活变化。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生活轨迹,了解了生活真实情况,增加了人们的生活领悟。

二、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思路

(一)创新技术指导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摄影艺术有自己特有的技巧和规律,摄影艺术对于拍摄者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摄影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才能呈现出独有的艺术制作效果[3]。群众文化宣传部门有必要利用摄影艺术特点做好用人制度改革和优化,提高摄影人员素质能力。通过科学且合理的考核机制、监督机制约束摄影人员行为,保障工作合理性与规范性。运用高水平摄影技巧完成摄影艺术普及。此外群众文化部门可以聘请能力突出的摄影人员,尤其是在本地拥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摄影师成立培训班,开展群众摄影比赛,让群众能够参与到摄影比赛活动,提高摄影艺术宣传水平。当前群众文化摄影艺术的培训主要以官方形式开展,没有以群众的需求角度创新培训方法,所以没有保障培训效果以及群众学习质量,需多加注意。

(二)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兼顾实践活动

在群众文化高度重视摄影艺术并全面普及的今天,需要使用科学技术与方法提高群众摄影艺术关注度与重视度,让群众能够了解和获知摄影艺术特点与重要性。由专业摄影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全面普及和推广摄影艺术,让众多群众有机会和条件参加摄影艺术,构建大规模群众活动。另外教学人员需要同时掌握传统和现代的摄影知识与技术,了解各种类型的摄影设备使用方式,从而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设备情况为其提供指导,提升群众的摄影能力。想要获得更好的摄影艺术普及,让所有的群众都能认可摄影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让群众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归属感、自信心。教学的时候需要摄影技术教学人员根据学习者的自身情况从不同角度开展理论教学活动,比如PPT、文字简报、微课都是非常好的方式。通过实例展示和情境模拟的方法,让每一名学习者都能掌握摄影技术的理论知识,收获知识以后能够让群众更信赖教学者。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摄影技术与工具的地位与影响力渐渐消失。传统摄影艺术教学的时候需要做好教学实践的控制与管理,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融合教育,让所有摄影学习者都能逐渐适应数码摄影技术,掌握先进的摄影知识,了解图像处理方式,达成理论与实践同步教育的目的,提高摄影教育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摄影艺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手机产品得到全方位普及与更新,摄影设备得到简化,像素却在不断提高。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拍摄。在摄影教学中使用手机这一工具,配合天天P图、IN、美图秀秀等工具能够让图片更加美观,符合群众审美需求。

(三)信息化教育

教学前搭建专业的数字暗房、摄影棚、数码设备与基础设施。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果,需要配合使用信息技术,使用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构建完整教育网络。运用网络平台教学,满足群众实际需要,提升摄影人员摄影素质与能力,让摄影艺术得到更好的普及。摄影教学的时候需要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转变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资源,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结束语:摄影能够记录生活中的美好,陶冶艺术修养和情操。现如今摄影工具渐渐成了人们生活必需品,是很重要的生活娱乐工具。摄影艺术有效的普及,能够带给群众更丰富的业余生活,提升群众文化内涵与审美素养,具有公益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建伟.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创新途径探析[J].艺术科技,2019,32(06):189+222.

[2]蓝建民.群众摄影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J].国际公关,2019(03):158.

[3]李童.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01):14.

猜你喜欢

文化艺术摄影艺术群众文化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
浅谈二人转的摄影技术
艺术档案工作重要性研究
潇贺古道古建筑文化艺术特色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