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析
2020-01-03王培亮
王培亮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技术难度大,要想全面实现稳定安全施工,则需要把握好技术要点,按照实际施工状况对建筑工程进行研究分析,对现场要做好调研,通过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做好现场的监测,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深基坑实际施工技术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注意事项
1.1 重视环保
建筑工程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时,要注意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建筑垃圾的堆放以及化学泥浆的排放等问题。
1.2 减少对既有设施和建筑的影响
在城市中,基坑周围常存在一些既有设施和建筑,如市政管道、地下工程结构、既有建筑的基础部分等。而在基坑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中,会对土体产生一定的扰动,改变土层的受力情况,从而影响既有设施和建筑的稳定性。因此,基坑开挖前,应先对周围的既有建筑进行详细的了解,搜集既有建筑或市政设施的施工资料,以确定基坑开挖和支护方案,减少对既有设施和建筑的影响。
2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深基坑施工方案不合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深基坑施工方案不合理。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进行了解后发现,要发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势,必须有合理的深基坑施工方案。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设计人员没有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工作,对施工地区的各项施工条件没有准确的认识。例如,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周围的既有建筑物的情况等,这样会导致深基坑施工方案不合理,并且影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造成较大影响。
2.2 边坡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边坡施工质量问题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设置边坡便于深基坑支护施工设备的通行或运输。但是,很多建筑工程经常会出现边坡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例如,边坡不平整或者边坡的某些位置出现凹凸、空洞、大块杂质等情况。若不解决边坡施工的质量问题,会导致深基坑支护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使一些支护设备出现无法安装或安装结构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高压旋喷桩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高压旋喷桩技术是重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适应于淤泥质土、可塑黏性土以及砂土、黄土等。施工技术的步骤为测量放线—孔位确定与钻机钻孔—下喷射管—搅拌制浆和给水供气—喷射注浆—成桩成墙—充填回灌等。在钻机钻孔阶段,钻孔口径需要大于喷射管外径20mm~50mm,以保证在喷射浆体时能够正常返浆、冒浆,同时为了确保钻孔垂直,每钻进5m的深度,需要用水平尺测量机身水平与立轴垂直一次,当钻孔深度小于30m时,孔斜率不得大于1%。在进行喷射注浆中若是因事故而出现喷射中断,对其进行恢复的时候有必要进行复喷,其中复喷搭接长度应控制在0.5m以下;若是孔内发生漏浆现象应该停止提升,一直到不漏浆才可以继续进行提升。高压喷射注浆完工之后应该对灌浆泵及输浆管路进行及时有效地清洗,以免喷嘴或管路出现堵塞现象。
3.2土层锚杆施工
开展土层锚杆施工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实施,合理确定锚杆位置,还要对锚杆机进行准确地使用,详细检查锚杆每一个环节,如针对锚杆标高、水平位等,还需要做好相对应的检查工作,确定其没有问题后再施工。然后在开展钻孔作业时要对钻孔深度进行准确地掌握,结合相关的规范开展工作,且使用锚杆之前要对其进行认真检查,确定其没有问题之后,尤其是对一些隐蔽工程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异常情况一定要马上停止钻孔施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面分析,制定出相对应的方法,使得其得以有效解决,进而有序地进行后续施工。
3.3排桩技术
排桩技术就是在深基坑原本钻眼施工的基础之上,对钢筋进行整体的铺设,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钻孔灌注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要将每一根浇筑好的灌注桩进行规则的排列,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两根灌注桩之间一定要保持相等的间隔距离,并且距离的大小要严格符合在施工之前所进行的设计规划要求,从而避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桩距大小不一的现象。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如果两根灌注桩的间隔距离过大,就会降低工程整体的支护效果,不能够实现支护技术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如果两根灌注桩的间隔过小,虽然能够保证支护技术的安全作用,但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降低建筑单位的利润。
3.4钢板桩支护技术
在进行钢板樁的预制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支护效果,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选用热轧型的钢板材料进行施工,值得注意的是,要尽可能的选择带有钳口的钢板材料,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按照规划的要求与需求来制定钢板桩。在完成钢板桩的制定之后,要尽可能快速的将钢板桩运送到施工的现场,以便于施工的选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钢板桩之间连接的情况进行确定,保证钢板桩能够在深基坑中形成钢板墙,从而达到有效的隔绝地下水以及承受地下土压力的目的,该种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但是该种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之下成本较高,并且对土壤的适应度较低,并不能够达到理想化的状态。
4结束语
通常来说,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确保其与地面建筑施工有效地协调,在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施工工作有序的进行。但是因为施工现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施工体系时常滞后,所以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和要求对自身的施工行为进行规范与节约,科学合理地部署技术内容,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需要保持好施工单位与其他施工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而科学合理地处理各道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以免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雷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门窗,2019(20):64.
[2]段文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2.
[3]刘先芹.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0):206-207.
[4]李建军.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0):172-173.
(作者单位:哈尔滨新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