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视域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探究

2020-01-03张素芳

名城绘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智能电网

张素芳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电网覆盖面积越来越大,覆盖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应加强配电、运行和维护管理。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化,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和供电安全。因此,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为我国配电网的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并进行了以下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

引言

在智能电网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中,应严格遵循以下三个工作原则: 一是以安全工作为主要任务,在保证电网运行质量的同时满足用户用电需求; 二是积极引导运行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加快运维一体化创新步伐,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智能电网的配电、运行和维护一体化建设中,电力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对工作程序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以保证一体化运行维护模式的顺利开发和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1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含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供电企业的工作模式更加智能化、专业化、集成化。为了满足这一发展需求,供电企业需要实行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专业化管理。配电运行与维护一体化模式是电力系统维护与维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运行模式。目的是将现场配电运行与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结合起来,使电力企业能够节约部分资金和成本,提高配电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集成化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分销系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2智能配电网的发展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如果某一部分发生故障,智能配电网仍然可以为其供电。即使周围环境恶劣,也不会影响配电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配电网的运行安全,提高了配电网的配电效率。智能配电网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运行检查,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可以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发生停电时,可以对配电系统进行及时维修,从而减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智能配电网本身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够有效地连接配电终端与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配电网的有效交易和平稳运行。

3配电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运维人员工作压力大易出现失误

在配电运行维护管理中,运行维护人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配电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行维护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任务和职责,相应的工作强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体系下,每个运行维护人员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与实际工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

3.2检修与运行存在差异

在配电网目前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定期检修维护计划,这与配电网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配电网运行和维护的综合运行和维护的差异,导致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这个分销网络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以确保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够满足运行和维护一體化的实际要求。

3.3监督模式和工作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分布式、运行维护一体化模式正日益普及,这意味着传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将发生变化。虽然运维一体化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导致运维人员任务的增加,难以提高运维管理水平。要求操作、维护人员承担重要的设备维修、管理、检修工作以及设备的检修、验收工作。

4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

4.1改进评估机制

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辅助,电力企业应改进现有的配电系统评价机制。(1)要求运行维护组负责人每月报告安全状况,总结当前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分析现行综合管理的利弊、故障率、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系统运行质量等(2)动态责任分配。分销系统运行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负责实施过程的管理模式,需要经过长期的运行和摸索,通过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量化,制定定量的评价指标,再根据工作条件划分岗位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调动分销运行人员的积极性。

4.2开展配电自动化应用

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电力企业应完善现有的配电系统评价机制。(1)要求运行维护组负责人每月报告安全状况,总结当前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分析现行综合管理的利弊、故障率、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系统运行质量等; (2)动态责任分配。分销系统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负责实施的管理模式,需要经过长期摸索,通过量化员工的不同岗位,制定定量的评价指标,根据责任工作条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调动分销经营人员的积极性。

4.3加强危险点检修

配电网可以为城镇提供优质的电力资源,保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维护人民的正常生活。随着新技术在电力部门的不断应用,配电线路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但其他外部因素造成的危害并不能完全避免。因此,有必要加强配电网线路的维护,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应加强危险点的维护。由于配电线路施工面积不同,各级线路或维修技术可能不同形成线路高度过低,如复杂线束、事故部件危险点、构成电力故障部位的危险点等,对整个区域线路的运行维护,重点是维修线路运行状况的危险点线路。检修人员在对危险点进行检修前,应当对危险点区域进行详细调查,总结风险成因,及时报告,制定合理有效的维修计划。(二)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配电维修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电路维修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此外,维修工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线路故障不符合调查要求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检修计划,确保检修后配电线路能够恢复正常供电。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实现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专业化管理,对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提高配电、运行和维护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居民用电的安全,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运行维护工作,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广柄.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探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036(005):267-268.

[2]王付亭.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研究[J].文渊(小学版),2019,000(003):386.

(作者单位:国网成安县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智能电网
美国与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比较与分析
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与挑战
智能电网背景下的调度安全管理
浅谈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发展
高可靠的电网虚拟化云资源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