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020-01-03陈达
陈达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随之对物质及品质的追求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地基建设是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的最主要方式,但是地基建设受到地质条件影响较大,若是不能合理地基处理,将对建筑整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就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分析。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地基基础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为防止地基结构出现各种隐患问题,必须对施工进行优化处理。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防严重质量问题的出现。本文先简单介绍了软土地基特性,接着对其处理要求及所需运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1软土地基特点概述
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处理中,软土地基的危害性较为突出,如果软土地基不经处理直接应用,很容易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稳定性不足,容易在后续出现较为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等事故问题。结合这类软土地基进行分析,其表现出了较为典型的特点,比如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一般都比较高,并且还存在较差的透水性,难以较好形成理想的排水效果,而这种含水量较高的特点必然也就容易导致整个软土地基的应用性能不佳,最终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形变隐患;其次,从软土地基的内部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其往往还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高压缩性特点,在受力状态下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内部孔隙缩小问题,进而也就容易在作用力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威胁后续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施工;软土地基还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触变性特点,当该类地基结构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容易由原有的固态转变为流动性结构,进而也就明显威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效果;另外,软土地基在应用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性特点,其各个区域的土质一般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此也就容易在作用力下出现不均匀沉降,给上部建筑物的稳定性带来威胁,在沉降速度以及沉降度方面存在差异。
2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
2.1强夯置换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软土地基,采取的直接处理方式在于强夯置换处理方式,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结合软土地基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处理,降低原有不良土质结构带来的影响。强夯施工方式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软土地基情况进行处理,让对应区域可以在夯击作用下达到理想夯实效果,减少土壤空隙。根据强夯施工处理技术要求,选择对应夯击设备,保证重锤和起吊设备搭配合理,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击。对于重锤重量选择,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保证夯击效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夯击处理方式应用应根据置换操作要求进行,针对含水量比较大的地基,不适合采取夯击方式,而是通过土壤置换,让工程结构满足夯实要求,防止出现不良夯实效果。在置换材料选择上,应该保证材料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选择本地材料。要想提高夯实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应采用分层填筑方式,防止由于一次性置换,影响建筑地基结构稳定性。
2.2排水固结技术
由于软土中水分含量较高,采用排水固结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处理软体地基中的水分。软土固结技术,能够将人工技术融入到软土地之中,通过在软土中安置排水管管道,减少软土中水分。真空排水预压方式、沙井堆载顶压方式和降水预压方式均属于排水固结技术。通过对软土地中的涂层进行加固处理后,垫放砂层进行干预,采用真空泵行抽气干预后,对软土地发挥固结顶压效用的方法被称之为真空排水预压法;通过在软土层中关注沙土,以制作沙井,提升软土自身的排水性的方式被称为沙井堆载顶层方法;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低下水位原水位,间接降低软土中的水分的方法被称之为降水预压方法。上述三种方式均能够对软土中的水分进行处理,有利于稳定软土性质,提升软土地基的问固定。
2.3胶结处理技术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遇到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可以采取胶结处理方式,这种胶结处理方式主要就是借助于恰当的胶结材料,促使其能够在软土地基中形成较为理想的反应效果,如此达到较为理想的软土地基改善效果。当前比较常用的胶结处理材料为水泥,针对水泥材料进行合理添加和应用也就显得极为必要,需要确保其可以形成充分反应机制。结合水泥等胶结材料的应用而言,当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水泥土搅拌法以及灌浆法等。水泥土搅拌法主要就是针对一些含水量相对比较大的土壤结构,促使其能够在应用后形成理想的抗剪性效果,需要围绕着水泥材料的应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因为应用量不足,影响到后续反应效果,需要确保反应机制更为充分,相关搅拌处理也应该较为均匀适宜,优化水泥作用效果。灌浆法在当前同样也得到了有效应用,该方法的应用主要就是将水泥等胶结材料进行有效灌入,促使其能够在土体内形成较强固结作用,进而也就可以改变土壤性能,当然,灌入的材料一般需要进行实现配置,促使泥漿可以较好在土壤结构中发挥应有作用。
2.4桩基础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桩基础结构应用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这种桩基础处理技术也就是在软土地基中通过设置桩结构,通过桩结构提高地基稳定性。根据桩基础处理技术应用要求,应做好桩结构布局工作,保证桩体结构尺寸和间距合理,防止由于桩结构分配不合理,影响最终施工效果。现阶段,桩基础构建包含两种形式,一个是预制桩,另一个是灌注桩。其中,预制桩依托在工厂中完成,在施工现场中直接打入,让其形成比较理想的桩基础;灌注桩则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利用钻孔施工方式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之后灌入混凝土,让其形成稳定桩结构,实现软土地基改良。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且其将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危害。由于存在软土地基,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很难保证其稳定性,而且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对此,必须有效处理软土地基,从建筑工程目前的状况出发,加大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力度,按照软土地基的不同类型选用合适的处理技术方式,改善软土地基成果,提高建筑项目总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齐双双,周芳.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5-166.
[2]顾培刚.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19(9):116-118,255.
[3]李珍清.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居舍,2020(24):166-167.
(作者单位: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