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设问,构建富有成效的师生对话

2020-01-03赖火秀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4期
关键词:梯度启发开放

赖火秀

摘  要:“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有效的课堂设问,必须是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让学生感兴趣的,从而让他们爱上思考;能凸显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大家都能吃饱;富有启发性,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兼顾开放性,让每个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探究,让他们的思维变得灵动而美丽。

关键词:趣味;梯度;启发;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4-0181-02

Effective questions and effective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LAI Huoxiu   (Songtao primary school branch school,Longya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A good question is a good teaching!" Effective classroom questioning must be interesting and artistic,so that students can love to think;can highlight the gradient,meet the thinking level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so that everyone can eat;full of inspiration,can cultivate students' initiative thinking;give consideration to openness,let each child in their own ability to explore to the maximum extent,let them Thinking becomes vivid and beautiful.

【Keywords】Interest;Gradient;Inspiration;Openness

西方學者德加默曾提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对不同层次思维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由问题的设计来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相关的研究中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1.设问要趣味别致,让学生爱上思考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基于这个认知,我们要遵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教学时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情绪变得高涨和激动,促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一位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用学生非常喜欢的熊大熊二分月饼的故事引入,先分别出示4个月饼、2个月饼分给熊大和熊二,让学生说出一人能分得几块月饼,接着出示一块月饼要分给两人,抛出问题:该怎么分?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不断演示各种分法:

这样分可以吗?

这样分行不行?

这样呢?

学生不断说出:不行,熊大有意见!不行,熊二不答应!

不行,这样分不公平!在学生不断的争辩和否定中,平均分的意义呼之欲出。这样的设问,富有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对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

又如,一位老师在上《位置》一课时,创设了一个班级开家长会家长们抢位置的情境,在同学们哈哈大笑中老师适时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会找同一个位置?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瞬间安静下来,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很好地调控了课堂氛围,学生思维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2.设问要凸显梯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梯度又称坡度,依照一定次序分出的层次。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存在不同,思维层次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一样,通过对不同层次思维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各自不同的思维阶层向上一个阶层跃升。教学时,要从学生认知矛盾出发,由浅入深精心设计一个个由易到难的,有层次,有节奏,有梯度的问题,诱导学生循序渐进,拾级而上。赞可夫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是不值得称道的”。一个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揭示二分之一时,是这样设问的:

师:把一个饼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平均分成几份?

生:平均分成2份。

师:这半块是2份中的几份?

生:1份。

师:我们用 二分之一表示

师:1表示什么?

生:两份中的1份

师:2表示什么?

生:平均分成2份

师:横线表示什么?

生:平均分。

……

上面课例的提问全部用微短句,打乒乓球式的一来一往,学生只需一问一答,脱口而出。没有把知识点贯穿起来,完整的表达什么叫分数,所以后面学生在描述分数时都是断断续续的,不是漏了平均分就是漏了取几份。所以发问之前一定要先思考:我们该从哪儿切入设问?为什么问,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设问的难易是否适度,设问的梯度是否体现?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效设问。

一位老师在《位置》教学完后是这样设问的:你的位置用数对怎么表示?(让学生用数对描述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然后出示练习:小西的位置怎么表示?(2,3),小南的位置怎么表示?(4,3)。继续提出问题:一是如果小北和小东的位置和小西、小南正好组成一个正方形,他们的位置在哪?你会用数对表示吗?二是如果调整小东的位置,使他们组成一个梯形,他们的位置又会在哪里呢?

问题逐步深入,先由基础的判断位置,再通过移动某个点的位置,引起四个位置所构成的图形的变化,在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问题中沟通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通过这样有梯度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學生的思维水平,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思维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深化。

3.设问要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思维始于问题,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紧紧围绕思维和能力这一核心发问,力求达到老师巧妙的稍稍点一点,学生豁然开朗的效果。一位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动手创造一个分数,课件出示要求:一是想一想:想一个你喜欢的分数;二是折一折:记得要平均分;三是涂一涂:用斜线画出其中一份表示它的几分之一;四是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几分之一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分数,有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等纸片涂出几分之一的,有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等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分数来的。当学生汇报用不同的材料都得到分数四分之一时,老师适时发问:这几个图形形状,大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热烈的讨论后,得出因为它们都是把所给材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学生真正从本质上掌握了分数的意义。

练习时,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两张纸条,分别露出它们的1/2和1/3,剩下部分被遮挡住了,抛出问题:你觉得这两张纸条谁长一些?为什么?学生陷入迷茫中,老师再适时发问:这里哪些部分是相等的?你能画图表示出这两张纸条吗?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找到了思考的方向,经过画图,交流,辩论后,明晰了道理。

4.设问富有开放性,让学生思维灵动而美丽

华罗庚曾指出: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初而不失重要性的地方,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诀窍。数学不能对答案急于求成,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退一步设问,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知识储备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进行探究。教学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分析,得到多样化的结论,开拓他们的思维。

一位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时,提供给学生一张纸,问:你能用这张纸折出什么样的分数?学生兴致勃勃,天马行空的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分数,开放性的问题满足了大家各自的想象,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图形:

抛出问题:在这幅图中,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学生思维大开,立即说出了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等等,对分数意义的本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拓展。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限制,他们的表现是灵动的,美丽的!

有效的设问,可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的发展,成为联系师生思维“同频共振”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猜你喜欢

梯度启发开放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内容、形式与表达——有梯度的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航磁梯度数据实测与计算对比研究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组合常见模型梯度设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