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策略
2020-01-03乐小莉
乐小莉
摘 要:历史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每个历史事件都由一个真实故事组成,无疑为应用故事化教学提供良好条件。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故事化教学能促使学生站在整体角度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最重要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潜在探究历史知识欲望,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4-0116-02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history story in junior high school
LE Xiaoli (Wengong branch of Fujian Youxi No.1 Middle School,china)
【Abstract】History is a subject with strong humanity.Every historical event is composed of a real story,which undoubtedly provides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 teaching.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the application of story teaching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Chinese and even world history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form a systematic knowledge system,and most importantly,it can activate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stimulate students' potential desire to explore historical knowledge,so as to have a deep impression on the knowledge learned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istory learn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Story;Teaching strategy
历史作为初中教育重要组成,涉及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生动化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故事化教学符合该学科特征,再加上大部分初中生都十分喜欢听故事,无疑为历史学科注入新鲜源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并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教师在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生动的历史故事,以此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探究历史,实现深度理解知识。
1.做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关注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顺利地切入课堂探究,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课堂前几分钟的导入,因为它关系着整堂课的效果。一般导入有多种方式,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高效教学做好铺垫。教师在导入时要抓住初中生的特点,巧妙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课堂,借助故事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产生对教材内容的探究兴趣,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教材,研究历史。在导入中,如果教师能够设置一些冲突性的悬念故事,就能够激活初中生的探究心理,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以此助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为例,历史教师为学生讲述中西方著名的“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故事,之后提出问题:“大家认为哪种故事说法最具有真实性?那么大家认为最可信的说法是哪个?”学生纷纷表示两个故事都有一定的虚构性,故而都不可信。隨即教师继续提问:“既然两种故事说法都不具备真实性,那么大家认为最为可信的方法为哪些?”学生在故事的导入下内心迫切想要得知答案,此时教师再引入新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以故事为课堂导入,借助问题为学生的思考提供载体,有助于学生产生探究兴趣,并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教材内容,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引入新鲜故事,激活探究思维
在历史学习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堂呈现。由于有些故事是学生第一次听到的,他们就会产生兴趣,此时,教师再将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与学生展开对话。在故事的驱动下,学生会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须深入教材,甚至要走出教材,从互联网或历史书籍中寻找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教材,主动学习,实现历史思维的灵性发展。新鲜故事的引入,要求教师以创新性的眼光去搜集故事题材,并与教材的学习无痕整合起来,借助故事去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课堂能够变成学生探究的乐园,以此实现故事教学的增值。
以《秦统一中国》教学为例,教师运用学生在生活中鲜少听到的“桂林米粉来源”故事导入,趣味性极强的故事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让学生感悟到秦朝统一中国付出的努力。新鲜故事能够冲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原来历史是这么有趣,他们自然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在《北宋的政治》一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述“黄袍加身”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北宋建立与秦朝、汉朝、唐朝等朝代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存在的不同之处能为北宋政治带来哪些独特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有一定难度,如果想要得知答案,就要深入教材学习。同时,有些学生还会对当时的历史事件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顺势引导走出教材,主动搜集材料,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理选择故事,突破难点知识
如果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故事化教学想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那么就要全面优化历史故事,换言之紧贴初中生认知、心理等认真选择故事。因为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该时期思想较为敏感,极易叛逆,更没有完全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习态度也存在消极现象,普遍不喜欢枯燥单一的文史类知识,然而初中生则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可快速消化部分新知,正因上述情况为引入故事化教学提供良好条件。对于教师而言,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顺利突破重难点,关系到教学质量,更考察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在初次接触新知时不可避免会产生认知和理解困难,如果教师依旧为学生灌输概念知识,那么学生只能学习相对有限的知识。此时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式,引入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历史知识在某个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形成事件原因等,有效突破重难点知识和克服理解障碍。
以《罗斯福新政》教学为例,对于该章节而言,其重难点为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影响。初中生在理解该知识点时存在一定困难,此时教师则为学生讲述当时环境下美国小故事和部分事例,例如,国民收入变化、公司利润变化以及工厂生产情况等,通过多个故事和事例将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影响形象化和具体化,自然突破重难点知识障碍。如果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为学生选取合适的故事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一定程度还能帮助学生快速且高效地获取信息。
4.创设故事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其特有的震撼力、感染力、洞察力与观察力等,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知识。相关学习理论指出,学习属于主动构建知识意义过程,并非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教师只有构建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模式,才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并在课后主动再次学习。如何创设故事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故事与情境之间的关联度,借助情境呈现故事,并在引入故事的过程中提出合理问题,以帮助学生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在故事情境中,教师巧妙“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认知受到冲突,教师以故事为载体,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当时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产生探究历史的欲望,并在思考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以《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之商鞅变法教学为例,教师先为学生讲述“五马分尸”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商鞅最后面临五马分尸的酷刑,那他的改革属于成功还是失败?”初中生在解决矛盾冲突性较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也开始质疑自身已有的知识經验,此时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多种思维在讨论中得到碰撞,并在交流与合作中形成正确思维认知。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之贞观之治一课教学中,教师讲述完“玄武门之变”故事后让学生思考“为何唐太宗在获取政权时运用的特殊手段却得到正面评价?”学生在思考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疑惑,教师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探讨时间,并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促使学生学会站在辩证角度看待问题。
总之,虽然历史学科有着较强的人文性特征,但该学科也有显著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困难。引入故事化教学能拉近学生与知识距离,尤其历史故事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深化对所学历史知识理解,并在过程中形成系统化学习体系,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姜丽达,肖新军.浅谈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8(15):61-62
[2]叶丽萍.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