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炉 一段历史
2020-01-03王怡
王怡
在全国各地的红色纪念馆内,几乎每件文物都映照着我们党的初心。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文物”系列报道,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及人文精神,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践行使命担当。
铜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辞海》中解释为:“冬天暖手的小炉,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多为铜制”。据专家考证,手炉是从火盆使用中演变过来的。到了唐代,人们开始用铜制成手炉,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手炉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灸火”。随着时代的变迁,手炉已退出生活的舞台,逐渐被人遗忘。
宁夏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珍贵革命文物——毛泽民使用过的铜手炉,见证了发生在革命老区盐池的一段历史故事。
盐池县是宁夏唯一经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个时期的革命老区,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936年红军西征在宁夏建立的6个红色县级政权中唯一坚持到全国解放的一个县。盐池县的战略地位重要,又盛产食盐、甘草、裘皮、煤炭、石膏、砂、硝等,是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支柱,曾为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1936年6月21日,西征红军第十五军团七十八师解放了盐池,刚解放的盐池,由于战争和国民党的反动宣传,百姓一时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许多工匠、商贩停工停商,商铺关门,城里的商品卖不出去,外面的东西进不来,经济十分萧条。加之,抗日战争中期,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和财政发生了极大困难,百废待兴,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急需帮助和指导。
1936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驻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带领工矿科长高登榜、会计科长钱希均(毛泽民夫人)等人,赶到了刚解放的盐池,帮助恢复和发展生产,指导开展经济工作。一连几个月,他每天骑着马到各区、乡考察指导工作,不能按时吃饭。看到他这样辛苦,盐池县委的同志专门送给他一只铜手炉,里面装着一点就着的碴子煤,这样可以随时喝到热水。握着铜手炉,毛泽民感慨地说:“在南方很少见到这种东西,如果在红军长征翻越雪山时,有这样的铜手炉就可以挽救许多红军战士的生命。”
当时,毛泽民帮助盐池县城区革命委员会将打土豪没收的部分物资集中起来,并吸收群众入股190多元(以大洋计算),办起了城区消费合作社,这也是宁夏历史上第一个合作社。随后应运而生了许多合作社——消费合作社、运输合作社、羊只保健合作社等,有力地支持了边区经济建设和抗战。
毛泽民在盐池期间,还抓了整建税务工作。1936年10月,成立了盐池税务局,各区设立了税务所,并且确定了公平合理的应征税目和各项税率,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与好评,进一步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繁荣。
毛泽民还深入群众中,和他们谈心,了解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及时纠正在打土豪过程中发生的偏差,保护了工商业者的利益。百姓家的炕头、工商业者的店铺、街头小贩的地摊,常能看到毛泽民的身影,一身布衣、一个铜手炉,拉近了群众的距离,盐池城里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毛青天”。
毛泽民在这里工作了近半年之久,帮助盐池县建立消费合作社,组织当地土特产品向外地换回军民急需物品,为缓解盐池的经济压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毛泽民认为:“合作社是群众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只要我们有了好的方法去领导,是容易组织起来的。”同时,他还组织建立了三边贸易局、盐池县税务局等经贸机构,着手恢复当地经济,为盐池当地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1936年12月,毛泽民、钱希钧夫妇离开盐池回到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时,将铜手炉送还给盐池县委。毛泽民在盐池活动时间虽短,但对老区盐池商业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组织人民互助合作,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打破敌人封锁、保卫红色政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宁夏博物馆成立后,原回汉支队政委梁大均将这件珍貴的铜手炉捐赠给了宁夏博物馆。2000年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革命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会评定为一级红色文物。细观此炉,光泽度极好,红铜制造,长方形,长16厘米、宽12.5厘米、高9厘米,自两侧搭接有一个桥形提手,盖子中间有一“寿”字形镂空花格图案。
看着铜手炉,就想到毛泽民组织盐池人民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情景,他带领盐池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他用自己卓越的经济才能,使盐池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大后方。在他的指导下,盐池人民对陕甘宁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力地支援了中国革命事业和边区的经济建设。
(图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