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袁林
2020-01-03白锡军
白锡军
袁世凯,一代枭雄。
河南项城人,通过小站练兵,成为掌管实际兵权的晚清重臣。海外学者齐锡生著有《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你看了就明白民国时期为何军阀混战,原因很简单,唯一能约束和让各路军阀臣服的头领——袁世凯不在了。这些军阀,都是当年其手下小站练兵起家的。
为什么孙中山只当了临时大总统,然后让权于袁世凯。因为中山先生没有本钱——兵权,来下这么大一盘棋,袁世凯可以。
大雾天气,我从湖州乘高铁穿越江苏、安徽进入河南郑州,然后换乘高铁到达河南最北端安阳市,说实话我是冲着“殷墟”这两个字去的。
除了世界文化遗址殷墟,安阳还有好多的惊喜。第一个就是西门豹祠,小学语文课文里的《西门豹》,初中课文里的文言文《西门豹治鄴》,可不,就在这里;曹操的高陵,项羽和各路诸侯相约于洹河之滨的殷墟,那条见证历史的洹河;还有,袁世凯墓——袁林,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视察河南,曾经到过袁林,就因他老人家一句“留作反面教材”,袁林得以保全,是真迹。
寻找袁林并不困难,安阳城市不算大,坐公交车,再步行,袁林很快就找到了。
袁世凯是个搅弄风云的大人物,以汉族武官身份居然能成为晚清重臣,兵权在握,是时势造英雄。看过一篇文章,说袁世凯和曹操类似,但不如曹操,其实这两者虽有相同之处,却因为所处时代不同,怎么可以做比较呢?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和日本已经占领或正在对中国虎视眈眈,西方的现代化武器,清朝的闭关锁国、贫穷落后,列强对瓜分中国势在必得,这和东汉末年天下群雄纷争,曹操也顺势起兵,都不是一个点上的。袁世凯的起家就是在天津小站这个地方武装训练新军。这一段历史,风起云涌,风云诡谲,哪里是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得了的。即便是史料,也未必都真实,未必反映出当年的中国全貌,那些真实的记载,也许是假话全不说,真话不说全,真是真的,却还有没说的,这样也是不全面的。他见不到今天以后的形式,难道我们就能?这个“今天以后”,也许是三五天,也许是三五年,也许是三五十年、三五百年。不能拿你今天所知道的事去反向推理人家袁世凯,这样不仅不公平,还会让人看笑话。
好大一个照壁!袁林,袁陵?分明是明清帝王陵墓的微缩版。袁世凯是家族中最厉害的人,却因为庶出而无法将生母与父亲合葬,并被身为嫡子的二哥欺负,以至于临终留下遗言:“叶落不归根,宁可葬于洹水之上。”
为何称“林”而不是“陵”,这是徐世昌的智慧。徐世昌是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他与袁世凯渊源深厚,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名不正而言不顺,最后四面楚歌,不到六十岁就去世。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历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万年吉地称为“袁陵”。但徐世昌却对之明确反对,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
偌大的袁林,南北绵延两公里,占地近139亩,1916-1918年,“中华民国”政府耗费72万银圆建造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视察河南有指示,留作反面教材而得以保全的袁林,后来虽然遭受破坏,终究保存较为完好。可是,我分明感觉到一种深深的落寞:不真不假的皇帝,不上不下的陵墓,不明不白地遭历史诟病。
袁世凯之所以留下骂名,最重要的就是逆时代潮流而行,民主、文明成为国民之追求的时候,他非要重新回到封建帝王时代,仓皇落幕是必然的。幸亏徐世昌为人通透,又是袁世凯终身好友,称“袁林”尚可遮一遮羞,不然真的称为“袁陵”,那就是一种笑话了。
责任编辑:孙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