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坟头
2020-01-03盛忠民
盛忠民
那一圈长着野草、竹子、柴草的荒地,叫百花坟头。张先生跟我说。
东前村周围的山坡,柴草、树木、竹子、茅草,还有许多植物,低矮的、高大的、阔叶的、细叶的……密密麻麻纠缠在一起。春天,山上有许多野果子,甜的、酸的、涩的都有。冬天,有各种下山来觅食的野兽,野猪偶尔也会出来。村庄里的人习惯了,也就不足为奇。百花坟头在后头山,四周长满了高大的竹子,春
天,从地里钻出许多笋,一天疯似一天地向天空直直生长。一些野茶树依附在竹子脚跟,也凑着热闹,悄悄长出新芽。覆盆子眼看着由青转黄,有几粒已经微微发红。各式野花,有的正开得热闹,有的含着苞,有的已经凋谢。东前村历史上的春天,大部分都在百花盛开的繁华和热闹中度过。正是这些山花烂漫年复一年的美好季节,最终一点一点地汇集成一种经久不衰的传承。或者传说,或者遗存,或者神往,让人对这个村庄充满了不舍和希冀。
许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一支威武之师驻扎在山脚旷野里,埋锅做饭,操练阵仗。他们的首领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人称“百花公主”。他们挖井,用着很原始的工具,一气儿挖了三十多口,井水甘甜清凉。他们允许村民来军营中的水井取水,不收取费用。许多事情让村民感动。
这支部队从不侵犯百姓,他们甚至自己开荒种粮,待秋后除军营里自己备用外,还送些给附近村民。村民们觉得他们跟朝廷的军队不一样,跟他们亲近了起来,尤其对部队的女首领,村民们崇拜至极。
茶余饭后,村民们绘声绘色地演绎着部队女首领的各种英雄事迹。他们知道了女首领的名字叫方百花,是大破杭城的睦州方腊的妹妹,被称为“百花公主”。
老人们喝着茶,吐着并不清晰的语言,偶尔从嘴里溅出些许飞沫。
孩子们坐在老人脚跟,手托着腮,仰着头。“长大了我也要当这样的将军。”一个孩子说。
“我要像百花公主一样统领一支这样好的队伍。”另一个孩子也说道。
“等我们长大了不知还有没有不平和苦难了。”还有一个孩子低着头这样想。
终究一个都没有实现。直到千年以后,那个低着头冥思的孩子,他的想法却已经成了现实,但不晓得已经是这个孩子的第几代孙子辈了。
“看将去!看将去!百花公主点将了!”
村民們从各自的低矮房子里钻了出来。他们喊着跑着,到村庄外面的旷野里。队伍整齐,战士威风,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在很大一块开阔地边的山岭土墩上,一个白袍女将军,骑着白马,挎着佩剑,威风凛凛地站立着。村民们从来没见过如此豪壮的场面,更加难以见到如此威风的将军,还是个英姿飒爽的女中豪杰。他们站在队伍外围,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名威风的军人。这件事情一直传了下来,在许多年以后,那条百花公主站立的山岭,被叫作“看将岭”,那个土墩,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点将台”。
部队出发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或许去进行了更大的征战,又或许去了别的地方,但有一点必须肯定,没多久方腊起义失败了。方腊被朝廷派来的另一支队伍剿灭,那支队伍从山东梁山泊而来,是一支被朝廷招安了的起义部队。
从一些外地传来的消息中,村民们知道那个在他们村里驻扎过的队伍首领,那个让人非常怀念的百花公主,也已经不幸阵亡。人们唏嘘,多好的一支队伍,多好的一位将军,多好的一位女英雄。村庄里低沉了许多,甚至连狗都不叫一声。有些村民悄悄地溜到别处,打探有关百花公主的消息。还有的村民,整天跑到先前队伍操练的地方,跑到看将岭下,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又有的人特意站到看将岭的土墩上,感受一番百花公主点将时的情形。但风清月静,人去物非,走了,都已经走了,村庄以及周围只剩下空寂和风声。
花开了又谢,风去了又来。那一年秋日的一个晌午,看将岭上的树叶随风飘落,天阴着脸。两个道姑打扮的女士,背着包裹,来到东前村的后头山。她们在看将岭的土墩旁,站立许久,然后沿着看将岭后的山坡,慢慢往上爬了几百米。她们在一个有着几棵高大乔木和茂盛竹子的缓坡停了下来,转过身朝远方看看,又左右张望了一会儿。两人在边上抬了一个石块,摆在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
她们来到村里,找到几个年长的人说,要在她们看中的地方造个墓。村民们起先不同意,莫名其妙地怎么可以让外人来葬坟呢?经过几天的游说,村里的长辈们居然同意了,还吩咐村里的年轻人,必须上山帮忙,一切都悄悄地进行。几天以后,一座新坟在东前村的后头山立了起来。四周砌了高高的石坎,种上树木花草。两个道姑在坟墓建好以后,悄然不见,而维护坟墓的事,村里的老人们主动承担了下来,似乎让人不可思议。每一年的春天,坟头周围都会开出许多不知名的、品种不一的野花。
村民老了一辈又一辈,一个传说悄悄地在村里流传着。说,那个坟头葬的原来是百花公主。因为在当时,方腊失败,百花公主牺牲,她的下属偷偷地把她下葬在这里。直到过了许多年,时势平缓了一些,她的下属,也就是那两个道姑,才觉得要给公主造个坟头,于是出现了那一幕事情。
这座坟也就是后来人们一直传说的百花坟头。
百花公主的坟墓,许多地方都有一种说法,甚至都可以找到一些依据和传说来佐证。究其缘由,或许百花公主这个人物,本身让民间许多地方的百姓所敬仰。从江南大部,尤其是浙西地区的民间传说来看,百花公主是一位值得人们称颂的人物。说真的,在我们附近区域的历史上,还真没有哪一位民间造反的起义首领像百花公主一样被人们代代传颂。
在东前村,百花公主下葬之处被人们习惯地称为“百花坟头”,千年以来一直这样被叫着。从一些老人口中,“百花坟头”四个字吐出来,仿佛让人可以体会到一种别样的滋味,有自豪,有神往,有怀念,还有些许不容人质疑的相信。相信百花公主在他们村里存在过,驻扎过,也相信百花坟头确实是百花公主的坟墓。
我自然相信,相信那些远去的故事。在东前村的任何地方,或者村庄附近,许多地方都依稀存在过的痕迹。从紫霄宫遗址到金子坊村落,再从井田畈、看将岭到点将台,然后百花公园,似乎整个村落及附近都与百花公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像我们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在东前村的历史迷宫里,虽然我们毫无头绪,但总有百花公主这个线索,帮助我们理清脉络,走出那些传承的困境。
我喜欢在东前村这个村庄里静静地走,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哪怕走着走着剩下我一个人。在这个村庄静走总会有许多让人惊喜的发现,发现一棵树,发现一块石头,发现一株草似乎都会让人产生一些联想。我在张先生家门口,发现了一株蒲公英,它结了籽,在太阳底下一团白色的籽球,一阵清风过去,几片种絮飘远而去,飘的方向正是后头山的百花坟头。我的思绪随着飘荡起来,我想起了那两个为百花公主造坟的道姑,或许她们是百花公主的手下或随从,她们感念公主生前对她们的恩德,不忍公主的声名被时间湮没,于是来到这里,在公主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起坟立碑,好让后人永远记得。
我一直觉得荒芜在看将岭上后头山的百花坟头,是这个村庄的源头。
责任编辑:蒋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