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音乐创作工作
2020-01-03王涛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多种文化形式并存,音乐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流行音乐、传统戏曲、民族音乐等多元化发展,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雅俗共赏,既给了群众音乐发展的机遇,也为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群众音乐创作,以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口味”、多次层需求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探讨新形势下群众音乐创作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群众音乐创作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音乐 创作
一、群众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音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比如一些人对传统戏剧如数家珍,一些人对经典老歌偏爱有加,有些人又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群众音乐的多元化推动了群众音乐的发展,同时,也给群众音乐创作带来了难度,群众音乐创作工作上也出现了“众口难调”的现象。
(二)群众音乐创作向两个极端发展
由于专业化音乐创作与业余音乐创作沟通较少,造成创作出的群众音乐作品在基层的适应性不高,而业余音乐创作又存在水平不高的问题。
(三)地方相关部门对群众音乐创作工作重视不够
群众音乐创作当前大多数只能作为民间或个人爱好行为,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安排,上级部门也没有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得群众音乐创作始终处在一个薄弱的环节。
(四)基层创作的群众音乐作品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缺乏专业的辅导及培训,创作出的作品基本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甚至有一些流俗的作品充斥其间,大大降低了群众音乐作品的层次和水平。
二、群众音乐创作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首先,群众音乐是反映群众心声的一种音乐形式,一方面有群众特色的基层性质,另一方面有大众化的普遍性。所以,群众音乐创作者首先要以反映群众心声、贴近生活为主题,深入生活去体验群众的疾苦、欢乐,以切身的感受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其次,群众音乐创作要以反映时代大背景为前提。群眾音乐要生活化、细节化,还要加以地方文化、民族特色等元素展现出来。这就要求群众音乐创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国的历史文化,学会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群众音乐的创作者,更要深挖和熟悉当地历史文化,通过音乐与历史文化的融会贯通来提升音乐作品的主题。
再次,群众音乐创作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当下,音乐创作要具备一定教育功能。这是任何一种文化本身具备的功能属性,群众音乐也不例外,要让群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以及向善的亲和力,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最后,群众音乐要有一定的娱乐性。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文化。所以,群众音乐的创作者要从群众音乐的普遍性、娱乐性上找到很好的平衡,让群众在音乐欣赏之余放松身心。
三、群众音乐创作的提升策略
(一)要不断提高群众音乐创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群众音乐创作的辅导,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创作,要加大整合力度,组织和吸收民间业余音乐创作者,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对民间业余音乐作者进行集中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业余群众音乐创作者的素质。
(二)要有良好的政策保障
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对群众音乐创作给予一定的重视,要加大对群众音乐创作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从经费上给予保障。另外,还要从社会层面积极营造群众音乐创作的环境和氛围,来切实推动群众音乐的创作工作。
(三)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不定期开展原创音乐的征集和比赛活动,调动音乐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大媒体对原创音乐的宣传力度,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脱颖而出。
(四)要加大音乐人才培养力度
对一些基层、民间较为突出的音乐人才要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外出培训和一对一辅导,使这些民间业余音乐创作者迅速成长起来,再通过他们以点带面,发展起一支音乐创作队伍。
(五)要加大对社区文化的开发
针对一些擅长跳广场舞的群众以及一些唱民歌或民间小调的群众,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加入群众音乐的创作的队伍中,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让群众音乐创作与广场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一批适合广场文化的音乐作品,使广场、社区成为群众音乐传播的最好媒介。
四、结语
新形势下,群众音乐创作者要以反映时代、反映群众心声为前提。相关部门要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力争创作出一批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好作品。此外,要不断加大群众音乐的创新力度,使创作出的音乐作品能受群众欢迎。同时,上级部门也要有好的政策保障,才能真正促进群众音乐创作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切实推动群众音乐繁荣发展。
(作者简介:王涛,男,本科,甘肃省高台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声乐)(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