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中美对比分析
2020-01-03舒亚琦
舒亚琦
内容提要:人工智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力。中美两国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力争抢夺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人工智能政策框架和产业发展情况,指出中美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劣势,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人工智能开启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数字经济主要由中国和美国共同领导,中美占据全球70 个最大数字平台市值的90%。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具有庞大的市场基础,能否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这就需要对比分析中美相关政策框架,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
一、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数字经济是GDP 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有英国、美国和德国三个国家数字经济占GDP 的比重超过60%;韩国、日本和中国等八个国家占比介于30%-50%之间;丹麦、加拿大和巴西等25 个国家占比为15%-30%。其中,美国数字经济占GDP 的比重为60.2%,而中国占比为34.8%。在数字经济中,人工智能发展最引人瞩目,本文就中美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政策和一些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美人工智能领域的差异。
(一)中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政策比较
人工智能发展既有市场驱动的因素,也有政府政策的作用。美国作为全球比较早介入人工智能研究与产业化的国家,其政策体系对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主要就两国的人工智能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美国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相继出台《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经济》《人工智能未来法案》项重要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涉及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人工智能评估标准等领域,表明美国意在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者。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同样高度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从2015 年以来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 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 号)、《2017、2018、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多项政策文件,这些文件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深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等不同角度做出了总体规划或具体部署,无疑将会加快中国人工智能发展。
(二)中美人工智能企业应用领域分布
截至2019 年2 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18 个应用领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以及智能机器人,分别达到15.7%、10.5%和9.8%(如图1 所示)。
图1 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应用领域分布
相比之下,2017 年美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9 个应用领域,排名 前三的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应用和计算机视觉及图像,分别达到23%、22%和17%。
(三)中美人工智能科研水平
2009-2018 年全球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逐年递增,中国近十年发表9 万余篇,占全球发表总量的22.7%;美国占比20.4%。2018 年,中国是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最多的国家,占比27.4%。从被引论文量来看,美国是全球高被引论文总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2018 年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占全球总量的45%。
2018 年,中国是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占比为37%;美国紧接其后,占比为25%。从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数量看,中国多于美国。
(四)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产业规模变化趋势
大量的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基础。中国网民规模居于全球第一位,2018 年底为8.29 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6%,达到8.17 亿人。2017 年全球互联网市场网民人数排在前三的是中国、印度和美国,分别是7.72 亿人、4.62 亿人和3.12 亿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产业规模逐年上升。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15.5 亿元。2015 年至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复合平均增长率为54.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约36%)。
二、中美人工智能产业优劣势对比
中国和美国均是人工智能科技强国,但各自发展模式和特色有所不同,对比分析两国人工智能发展,我们总结有以下特点:
(一)中国国家政策自上而下推行力度大,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美国是一个强市场、弱政府的国家。美国历次技术革命更多的是由科技企业或机构主导,而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历来有限。对中国而言,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自上而下引导的转型更容易实现。政府加强全社会协作与资源共享,有可能全面占据信息科技的制高点,成为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引领者。
(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庞大,手机网民数量多,具有较强的数据优势和较好的创业环境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网民人数全球第一,远远超过美国。海量的互联网用户,带来了无法比拟的数据优势和庞大的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为各类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数字基础。同时,人工智能公司的各项技术投向市场得到的商业价值会比小市场要高得多。
(三)中国人工智能理论和应用研究不足,高端人才储备与美国相距较大
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前沿科研上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专利存在“多而不强”的现象,突破性科研贡献的数量和质量无法与美国相比,缺少顶级大师式的人物。根据2018 年10 月的统计数据,美国人工智能领域语音交互、深度学习、文本处理、计算机视觉四项技术相关的高级专业人才超过1.3 万人;而中国高级专业人才不足0.5 万人,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
(四)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与美国差距较大,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处于起步阶段
据2018 年6 月的统计数据,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4925 家,其中美国以2028 家人工智能企业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人工智能企业总数为1011 家,居全球第二。在人工智能领先企业方面,美国共有26 家,占总数的53%,中国拥有12 家。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核心的底层硬件——芯片,一直是人工智能竞赛中的重要一环。硅谷在过去30 年一直保持芯片开发的领先地位;中国数十年来也在努力研发国产高性能芯片,但由于对专业度要求极高,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三、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如何激发现有的庞大国内市场优势,如何实现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等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政府需要给予应有的各类政策引导,下面我们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做好顶层规划,完善法律体系框架
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好顶层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规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模式。一是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人工智能专利的保护力度,严惩侵犯科技成果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出台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明确数据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归属,构建数据收集和使用的法律规范。三是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现行法律,为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奠定制度基础。四是明确智能机器人的法律主体资格和民事法律责任问题,应从主体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形式等方面明确界定。
(二)优化财税优惠政策,激发创业投资活力
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浪潮。一是国家财政加大对人工智能项目的经费投入,并实施严格的预算绩效管理,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投贷联动”模式,以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本性资金早期介入,对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三是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专项扶持政策落地,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并对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实行更大幅度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三)多措并举以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一是上调失业补助金标准,加大职业技能政府补贴力度,鼓励员工在职进修学习或参与企业开展的培训项目,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技能劳动力的要求。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并推动更多高校或职业学校开展人工智能学科的建设工作,自主培养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三是引进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就业。
(四)充分运用政府引导基金,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运营风险高,融资难度较大,应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构建财政引导、市场主导的资金支持体制,丰富高科技公司的创业融资模式。一是中央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地方政府设立相应的政府引导基金,来引导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二是继续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推动更多民间资本投入高科技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并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三是若投资成功,降低政府引导基金对收益的分成比例;若投资失败,给予民营创投资本少量的补助以弥补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