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治疗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症30例

2020-01-03郑小红何田田马书鸽

广州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雷火遗尿症候

郑小红 何田田 马书鸽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广州 510010)

遗尿又称为“遗溺”,是指发生在3岁以上的儿童睡梦中不能自主控制排尿,醒后方知自遗的一种病症。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在患病儿童中,男童是女童的2倍,并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1]。遗尿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建立排尿控制后发生遗尿及是否有6个月或以上的不尿床期,约75%~80%遗尿症患儿属于原发性遗尿[2]。2014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3]中,定义儿童遗尿需≥5岁,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并至少持续3个月。《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修订)》[4]则认为3~5岁小儿每周至少5次遗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亦可诊断,而且认为提早干预能得到更好更快的疗效。中国儿童夜遗尿专家协作组于2017年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所得,5岁儿童遗尿症患病率高达15.2%,虽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但仍有少数患儿遗尿会持续至18岁仍未缓解。本病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长期夜遗尿会给患儿及家长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及压力,严重影响患儿的自尊心,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西医认为遗尿的发病原因[5]有:ADH分泌不足,控制排尿能力延迟成熟,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尿道炎症,或因夜间患儿膀胱稳定性异常。

中医学对本病认识较全面,历代医学家认为小儿遗尿多有虚寒导致,而后也增加了肝经郁热的病机,《素问》曰:“膀胱不约为遗溺。”《诸病源候论》指出:“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为津液之府,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证治汇补》说:“遗尿……又有挟热者,因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禁而频来。”

历代医家采用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遗尿中取得良好的疗效,且各种中医外治法疗效得到肯定[6]。笔者运用雷火灸治疗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临床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遗尿患儿为对象,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年龄在5~12岁,病程最短95天,最长1年。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1岁,病程最短102天,最长20月;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12岁,病程最短110天,最长23月。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3]制定标准。患儿年龄≥5岁,每周发病至少2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尿常规,泌尿系B超、X光未见异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7]临床主要症状:夜间遗尿,睡眠深沉、不易唤醒;次要症状:小便清长,面色苍白,怕冷,神疲乏力;舌脉象:舌质淡、舌苔薄白或者白滑,脉象沉细或沉弱。具备全部主要症状及符合至少2项次要症状,舌脉象相符即可诊断。

1.3 排除标准

排除内分泌紊乱、泌尿系统发育异常、泌尿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寄生虫病导致的遗尿患儿;局部皮肤有皮疹或者皮损患儿;生命体征不平稳、无法表达自己感受、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

1.4 研究方法

1.4.1 基础治疗 临床医师应对患儿家长进行科普宣教,详细讲解儿童夜遗尿的相关信息。让家长明白夜遗尿并非患儿的过错,切不可因患儿遗尿而对其不满,甚至打骂。且遗尿症有自限性,且治疗方法较多,让家长乐观的对待遗尿症。小儿夜遗尿治疗的基础并非药物,而是需要指导患儿积极正面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一些遗尿症患儿经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心理的疏导后遗尿症慢慢改善,甚至消失。故不可轻视基础治疗,建议贯穿整个遗尿症治疗的过程始终。

1.4.1.1 调整作息和饮食习惯 调整家庭作息时间,患儿白天正常饮水,确保每日摄入水量。白天适当户外运动,但不可过于疲倦或者兴奋。治疗期间不可进食冷食冷饮,注意腰腹部的保暖,不可受寒。晚餐时间宜早,营养均衡,少油盐。晚餐及之后的时间段禁止进食茶、咖啡、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等[8]。睡前2小时禁止饮水或者摄入水分较多的食物。

1.4.1.2 奖励机制 有文献[9]研究显示遗尿症患儿是因为遗尿而产生负面的情绪,如自卑、羞愧等。故临床医师应在治疗过程中帮助家长树立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多一些鼓励,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不可在患儿面前表现出焦虑或者烦躁的情绪,当患儿病情好转后可根据年龄奖励小红花贴纸或者小玩具,促进患儿积极参与到促进疾病痊愈的生活护理中。

1.4.1.3 膀胱功能训练指导[10]鼓励患儿白天多喝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长,以增加膀胱储存量,但憋尿时长不可超过30 min,每天训练1~2次。在患儿排尿时中断数秒后再继续排尿,可锻炼膀胱括约肌的功能。年龄较多的患儿指导锻炼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可以建议患儿多做提肛运动。

1.4.1.4 反射训练 养成睡前排尿的好习惯,家长需耐心掌握患儿夜间排尿规律,根据规律在患儿膀胱即将充盈时或者患儿表现躁动、翻身明显时及时唤醒患儿,使其清醒,并站立位排尿。

1.4.1.5 治疗组 60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雷火灸温灸下腹部及相关穴位:点燃雷火灸条,装入1孔灸盒内,距离皮肤约4~5 cm,置于下腹部处进行温灸,持续10 min;灸关元、三阴交、气海、命门、肾俞,用小旋转法,距离皮肤约3 cm,每旋转6次为1壮,每个穴位各灸6壮。每天灸1次,5天为1疗程,隔2天再进行下1疗程,共3个疗程21天,灸疗时需防烫伤。

1.4.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每周遗尿天数、每天遗尿次数、每天的睡眠深度(是否可唤醒)及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的评定[11]:将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划分,主要症状对应计分0、2、4、6分,次要症状对应计分0、1、2、3分,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评价一次并进行对比。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短期疗效及随访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

1.5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结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的标准(2006 年)[12]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3],因研究时间有限,主要观察遗尿症患儿的短期疗效及治疗后半年内的复发率。短期治愈指患儿之后夜间无遗尿或遗尿次数<1次/月,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指遗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10%或以下,中医症候积分减少≥65%;有效指遗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10%~50%,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指遗尿次数无明显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火灸针对下元虚寒型小儿遗尿症疗效比对照组更显著,能更有效地减低遗尿次数。见表1。

2.3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遗尿、熟睡不易唤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等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儿夜间遗尿、熟睡不易唤醒、神疲乏力等症状均有所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30,n(%)]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n=30,分,

2.4 复发率对比

随访两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0.34%,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遗尿症总有效患儿复发率对比 [n=30,n(%)]

3 讨 论

遗尿最早见于《素问》“膀胱不约为遗溺。” 因肾为先天之本,主二便,故认为遗尿病位在膀胱与肾,且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功能未趋完善,肾常不足,肾阳不足难以温煦下焦,导致膀胱虚寒,气化失司,故而遗尿。因此,遗尿基本治则为温肾阳、固涩止遗。吴富甫等[14]认为小儿遗尿症治疗上应非常重视顾护阳气,采用扶助阳气的中药汤剂结合耳穴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笔者认为现代环境生活水平提高,空调的使用普遍,且冷食冷饮普遍存在日常中,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所致的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引起的遗尿占较大比例。

艾灸运用燃烧物质所产生的远近红外线及温热效应,产生的刺激性物质对肌体有强烈刺激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雷火灸作为艾灸的一种,药效更峻、渗透力更强,从而能起到更好的疗效。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热辐射力很强,能组成一个大的红外线网,比普通艾条要强2倍以上。雷火灸的药物配方攻补兼施,采用不同的手法、运用到不同的穴位能起到不一样的疗效。用温灸器温灸小腹部膀胱部位,能促进小腹及膀胱气血运行,经脉充盈,养益膀胱复舒正气,摄纳尿液有度。温灸关元、命门、肾俞能壮阳益气止遗,三阴交、脾俞、足三里,则可健脾益胃,以资先天之本,灸气海,能增强膀胱气化水液的能力,使膀胱约束功能增强[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夜间遗尿、熟睡不易唤醒、神疲乏力等症状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0.34%,对照组复发率为45.45%,两组差异显著(P<0.05)。

本文通过雷火灸治疗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的疗效观察,可以得出在下元虚寒型遗尿患儿中雷火灸治疗效果显著,且雷火灸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在临床上也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为今后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思路。因小儿遗尿症疗程较长,也容易反复发作,且与患儿的心理息息相关,疗程结束后还需家长指导患儿生活行为训练,增加与患儿的沟通,正面引导患儿情绪,有助于患儿遗尿症的长期缓解。

猜你喜欢

雷火遗尿症候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