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社区视角下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探析
——以南京市雨花新村三个节点设计方案为例
2020-01-03陈晨朱云孙新旺
陈晨 朱云 孙新旺*
1. 场地一现状
2. 睦邻花园平面图
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居需求的不断演变,给居住区功能带来了极大挑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对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具有很大影响[1]。在大众普遍关心居住环境的今天,约占城市住宅面积一半的老旧社区面临着公共空间景观品质不高、特色不明显、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服务设施亟须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大拆大建对社区环境进行改造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而利用局部介入式设计来激发社区活力的“微更新”逐渐得到人们青睐。宜居就是适合人类居住,对宜居社区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对理想居住环境的向往。将此次研究对象设定为南京雨花新村,探讨在宜居社区视角下老旧社区景观更新的方法。
1 宜居社区视角下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概述
1.1 宜居社区与景观微更新
基于吴良镛先生对“人居环境”的论述[2],宜居社区可定义为以自然环境为前提,能够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适合人们生活的社区。“景观微更新”则是基于当前城市空间存量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是以公众参与为基础,以社区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渐进式更新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城市活力、增加社区凝聚力、优化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共治[3]。景观微更新一方面强调了设计介入的“轻”,以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不破坏原有城市肌理和风貌为更新前提;另一方面以社区营造为基础,关注不同利益相关方在具体情境下的不同需求,尤其是老城区域,建成密度高,人口密集,具有较大的多元性,对公共空间的利益需求较为复杂[4]。
1.2 老旧小区所面临的问题
老旧小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新建居住小区有一天同样会成为老旧小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老旧小区具有时段性、相对性的特征[5]。老旧小区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使用需求不能满足:早期设计水平有限,且对场地考虑不周全,导致在居民使用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小区原有景观空间和设施被淘汰,使用需求得不到满足;
(2)景观资源利用不当:老旧小区原有景观资源紧张,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许多问题,对空间不恰当的利用、局部空间的浪费加剧了这一矛盾;
(3)地域文化缺失:在历史的变迁中,小区会形成带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但现在许多老旧小区千篇一律,丢失或遗忘了自身的特质,逐渐沦为平庸。
1.3 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策略
1.3.1 整合设计边缘空间
老旧小区内存在很多碎片空间及附属空间,面对这些边缘化的空间,通过规划设计和相关管理进行整合利用,使之成为居民可以享用的游憩资源。在整合设计的同时,保证居住区与活动空间的紧密联系,利用景观来改变住区各组成要素相互之间联系不合理、住区与周边环境融合性差的问题。
1.3.2 运用局部介入的设计方式
住区居民在长期生活中已经产生了对场地的认知,同理,小区在长年发展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貌。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应强调“轻”的介入,在设计过程中尊重居民的心理诉求,保护场地原有景观、生活风貌。
1.3.3 营造功能多元的景观空间
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重点在于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通过调查公共活动空间使用者的活动,根据使用者行为、心理指向等对公共活动空间进行组织规划,使其满足人们各种活动需要,实现公共活动空间的“人性化”“生活化”甚至“混杂化”[6]。
1.3.4 保护和挖掘历史文脉,增加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采取重组、补充等方式改造设计对社区具有重要意义、特色显著的景观布局或元素。深入挖掘社区文化,使老旧社区历史文化、生态发展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融入了地域历史文化的社区使人们思想可以在此处交流,具有感染力的环境让居民的心灵得以慰藉。
2 实践案例:雨花新村三个景观节点设计
2.1 场地一——睦邻花园
2.1.1 场地现状
场地一位于雨花新村三栋居民楼之间,目前是闲置状态,空间呈内聚型,整体氛围较为安静。场地现状较为平整,水杉、广玉兰、香樟等乔木分布其中。东侧临近社区主要道路,并与道路存在2 m高差(图1)。小区内景观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该场地进行改造有利于为居民增加游憩机会。
2.1.2 设计定位
该场地周边几栋居民楼缺乏活动场地,居民对室外休闲交流的意愿强烈,且尽可能照顾老年人与儿童的活动需求,因此功能定位为小型社区游园。同时考虑临近居民楼,活动设置以静为主,取名“睦邻花园”(图2)。
2.1.3 设计策略
(1)融游憩于日常生活:作为三栋居民楼之间的闲置区域,考虑对其进行整合设计以便居民使用。将居民楼通道与花园道路相连接,增强居住区和活动区的紧密联系,居民出门便可进入小游园,改善生活空间和游憩空间分离的情况。住户平日在家中可俯瞰园中景色,足不出户便能欣赏美景。
(2)创造多样的使用功能:保留乔木搭配宿根花卉环绕园路,开合有致的植物空间让人在散步时有贴近自然的体验(图3)。中心节点内设置春晖亭(图4),亭子顶部以玻璃搭配木格栅,局部镂空,虚实变化的设计让娱乐休闲的氛围更浓郁。利用场地原本高差,在临近道路一侧设计优美的花境,路上行人经过此处将欣赏园内景色。园内还设有鹅卵石步道,便于居民在此处健足。
(3)置入红色文化元素:雨花新村临近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和共青团路,红色文化为当地特色。在设计过程中提取红色文化元素,运用色彩、材料等形式使文化内涵展现出来。睦邻花园中的春晖亭顶上刻有五颗五角星,当阳光洒落在春晖亭上,五角星被投射到地面,形成独特的阴影效果。
2.2 场地二——春风廊
2.2.1 场地现状
场地二紧邻社区主要道路和居委会围墙,与周边环境缺乏联系,是一处碎片化的空间(图5)。小区管理者考虑到居民使用需要在场地内放置了石质桌椅,平日里周边居民聚集在此休闲娱乐。场地西侧设有治安管理亭,东侧保留高压电线杆,广玉兰、女贞等乔木零星种植在内。作为居民日常使用较多的场地,由于缺少了遮阳挡雨的设施,使得日常活动因天气原因而中止。
3. 睦邻花园鸟瞰图
4. 春晖亭
5. 场地二现状
6. 春风廊平面图
7. 春风廊立面详图
2.2.2 设计定位
该场地地处道路交叉口,日常有许多居民聚集在此活动,因此将其定位为社区休闲空间。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居民休闲活动因天气问题受到影响,故考虑设计一处景观构筑物,命名为“春风廊”(图6)。
2.2.3 设计策略
(1)“轻”介入的手法:为避免对原有社区风貌造成干扰,春风廊在不破坏现状桌椅和乔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将春风廊的设计风格和小区外立面改造后的风格统一起来,以直线条为主,利用金属骨架来突显整体设计的层次感和现代感。结构上用V字形的圆钢作为其支柱,支柱上部承载着横梁,横梁与纵梁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框架(图7)。融合了现状设施和植物的设计使得原有景观风貌得到了提升。
(2)保留有效功能的基础上提升景观:春风廊的设计保留了居民娱乐空间,喜爱聊天、打牌的居民依旧可在此处集会娱乐。沿围墙新增种植池,种植池内种植的蔷薇爬满围栏,用植物来软化围栏生硬的金属线条,每当蔷薇开放之际周边居民便可在这里休闲、赏花。廊下空间在清晨时也可供居民晨练,场地在一天之中都能焕发活力(图8)。
(3)添加社区文化元素:在春风廊下部放置一处景观小品,红色的“春风”二字搭配象征共青团的红星,强调了当地的红色文脉。“春风廊”取意白居易诗《春风》:“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仲春时节,廊后沿墙开满了蔷薇花,廊下对弈人员三五成组,其乐融融,幸福生活如沐春风。
2.3 场地三——春雨廊
2.3.1 场地现状
场地三地处两栋居民楼之间,是贯通东西两条道路的通道,为流动的线性空间。该场地临近中学和主要道路,车流量和人流量都较大。场地内部设置了树池座椅,利用率较低,现今场地沦为居民晾晒衣物、停放非机动车的场所(图9)。未充分考虑使用需求而简单设置活动设施的方式难以满足居民使用需要,因此场地面临荒废的处境。
2.3.2 设计定位
8. 春风廊效果图
9. 场地三现状
10. 春雨廊平面图
11. 春雨廊效果图
场地三是沟通东西道路的通道,且临近中学,家长和附近居民希望能够在此等候和休憩,因此将此处定位为社区停留空间。考虑使用人群短时间使用的需要,用设置景观构筑物的方式来弥补停留空间功能的缺失,并将其命名为“春雨廊”(图10)。
2.3.3 设计策略
(1)整合设计边缘空间:考虑到场地是两栋楼之间的附属空间,平日里会有少量居民在此聚集,此外还有交通空间功能,非机动车会从这里穿过,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进行整合设计,在满足通行功能的同时能让居民在此处停留、休憩。
(2)介入式设计:设计上将春雨廊和社区整体风格统一起来,以此保护现有景观风貌(图11)。廊架以钢木结构为主,钢结构作为其骨架,木格栅在满足一定承重功能的同时与座椅、桌子结合,强调了设计整体感。出入口东西朝向的设计顺应了空间本身的流动性。顶部大部分为玻璃材质,局部镂空,虚实结合的变化让使用者产生不同体验感。
(3)注入时代特征:春雨廊木质的墙板上书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在下方搭配其释义,以供居民日常学习交流。春雨廊有“润物细无声”之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将在居民心底静静生根发芽。
3 结语
雨花新村三处场地景观微更新立足于小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使用整合边缘空间、介入式设计、空间功能多元化、增加居民认同感的策略提升社区居住环境。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公共空间景观品质不高、特色不明显、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给当地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