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生态景观的营造
——以镇江市禹山北路景观改造工程为例
2020-01-03梁丽丽朱晓娟陈高艺
梁丽丽 朱晓娟 陈高艺
作为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镇江市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组织机制、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全面推动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本文介绍的禹山北路改造项目为江苏省镇江市海绵建设三年实施计划中的一个[1]。与其并行建设的诸多项目,在生态景观营造中,均因设施介质土特有的透水需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显得捉襟见肘。在打造常规优美景观的同时,满足海绵设施功能的需求,成为景观设计师新的命题。如何结合上位规划、整合周边资源、体现设计内涵、表达设计要点,是本文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1. 禹山北路设计范围
1 项目概况
镇江市禹山北路始建于2004年,是镇江市东部片区路网的交通主干道,周边居住、商业、公共设施等较为齐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道路现状功能已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的实际需求。道路缺少必要的生活元素,缺少与道路贴合的文化特色,同时传统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的生态理念。因此道路首先基于生态功能进行了海绵改造和景观提升等系列措施,最终致力于打造一条集交通、生态、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大道。
禹山北路地处自然山水景观丰富的丁卯分区,该分区以“生态镇江”为主题,以营造山、水、城相依的景观为特色。道路与禹山风景区(规划新建)相连。景区登高望江,与焦山隔江而立(图1),道路距长江最远处仅2 km。项目设计范围全长292 m,道路规划红线宽60 m。其中,两侧绿化带各宽10 m,机非分隔带各宽3.5 m,人行道各宽4.5 m,与虹桥港路、焦东路、清平路、汝山路、胜利港路等10条道路相交,与虹桥港、胜利港、大寨港和前进港4条水系相交(图2)。现状道路南侧多为公共设施,南侧中部毗邻禹山,约有0.5 m长的人行道与禹山山体相接,整个绿化带地形平缓,少量绿化区域被其他用地占用;现状道路北侧以居住为主,局部有智慧产业区,绿化带整体平缓,局部有微地形,少量绿化区域被居住用地占用。
2 改造思路
镇江滨水而灵动,近山而沉稳,因历史而厚重,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城市景观的创造提供了机遇[2]。保护山水一体的自然景观,发展“山、水、城、林”的城市空间景观,是本项目设计的主要指导方向。设计从镇江“山水文化”(禹山、海绵雨水处理)中汲取灵感,试图将生态自然环境与景观活动相结合。改造通过景观设计师及排水工程师的协同合作,以得山理水、人文新锐、海绵细胞、生态大道(得禹山、理雨水、以禹山文脉用之,则为人文新锐;讲生态、论科技、海绵细胞融入之,则为生态大道)为理念,塑造一条生态文明与文化资源兼容并蓄的景观大道。
(1)立足现状道路景观体系,保留现状道路绿化的整体布局,借用禹山自然山体的景观优势,延续城市景观整体风格——城市山林。同时结合现状调查,最大限度地保留现状植被。(2)充分挖掘禹山文化,有效提炼利用设计元素,合理表达能体现禹山的文化内涵,以赋予道路景观内涵。(3)补充上层规划缺乏的功能,结合道路设计时速进行景观单元尺度分析,以及车行、步行人员景观舒适度分析,借鉴临近城市主干道景观的成功案例,并结合现状居民和公共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合理增加使用功能,使改建景观以人为本、为民所用。基于以上三点,设计团队在现状可利用的绿化空间,增加五个节点,以体现禹山文化,同时完善服务功能。由于改造道路利用了大部分道路的绿化空间,对最终的景观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做好生态化排水景观是本项目的重点内容。
2. 禹山北路海绵设计横断面
3. 生态草沟效果
4. 自然台地节点效果图
生态化改造是为满足城市内涝防治、径流污染和雨水资源化的要求,通过排水量的计算,在设计范围内布置相应的海绵设施,利用海绵设施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满足上述需求[3]。本项目设置于隔离带和绿化带中的海绵设施主要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生态草沟(图3),在一些缺少绿化的区域,设置了生态树池。景观改造时,设计团队发现海绵设施的设置可利用原有绿化带中连续前景草坪所构成的开敞空间,可以减少对原生树木的影响。
3 节点设计
本项目设有五个节点:自然台地、山形演绎、山水广场、禹山文化和禹山印记。其中,自然台地、山形演绎和禹山印记是利用退化绿地改造而成;山形广场和禹山文化则是由现状硬化地面改造而成。
3.1 自然台地
自然台地区域原本为一个直立挡墙,高差约2 m。设计将原本平直的1级台地,改建为3级自然曲线台地,随着曲线的进退,配置春鹃、美人蕉、云南黄馨等植被,台地的西端点缀宣传生态内容的小品(图4)。
3.2 山形演绎
山形演绎区域原本为退化的空地,结合其背景建筑,以白色的建筑墙体为“纸”,形态各异的青石和颇具意境的植物栽植为“笔”,地面铺设的灰色砾石为“水”,勾勒出一幅别具镇江韵味的小型山水画(图5)。
3.3 山水广场
山水广场区域现状为混凝土面层的场地,局部有乔木栽植。本项目将地面材质更换为花岗岩,以浅灰为底,蒙古黑为线,勾勒写意的山体形态;镶嵌于铺装中的种植池及休憩廊架,“勾勒”出水的曲形,在满足周边居民停车及休憩等功能的基础上,呼应设计主题。水形曲面的休憩廊架与保留的现状大乔木相结合,廊架下设置异形且大小不一的休憩坐凳组合,以坐凳的朝向有效进行空间划分,以增加居民的观赏面。水形的种植池也结合现状保留大乔木布置,种植池抬高地面50 cm,抬高面设计为木质坐凳,供周边居民休憩(图6)。
3.4 禹山文化
禹山文化区域是结合现状的空地与建筑的白色墙体,增加黑瓦盖顶的镂空的文化景墙,将场地分隔为适宜休憩的小空间。铺地采用灰色透水混凝土,在白色墙体及文化景墙上融入禹山的诗句故事,构成文化底蕴和文化表达兼具的节点景观(图7)。
3.5 禹山印记
禹山印记区域是一个具有特色的雨水花园,下凹的雨水花园和现状的地形存在着20~60 cm的高差,将处理地形高差的小矮墙做成折线的山形,矮墙上印刻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作为附着于绿地的禹山印记,体现山水文化的设计内涵(图8)。
4 道路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设计的主旨为:整体简洁明快、局部精致点缀、明暗变换有序、高低错落有致。即横向上,根据场地合理处置密林、疏林、开敞空间之间的关系,重点处理增设的雨水花园、下凹绿地栽植风格与背景栽植的相互联系与协调,体现设计的生态性;纵向上,以原有绿化为基底,局部增加层次,注重优美天际线的塑造,各层次树种合理搭配,跌宕起伏,形成或灵动而不混乱,或纯净而不呆板的林冠线。基于以上要求,道路改造的主要树种确定为榉树,即行道树全部为榉树,隔离带的大乔木为榉树;小乔木为现状保留的桂花。海绵设施内的种植设计,因设施的不同功能需要单独配置。
项目设计之初,设计人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参考《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4],结合本项目中雨水花园种植所采用的介质土的特殊性(需要满足净水率及渗透率的双重要求,介质土的含砂量较高,以备雨季短时间淹水),在植物选择时考虑四个方面:(1)因栽植介质土的含砂量较大,难以保水,故选择耐旱性能较强的植物品种;(2)因雨期会有短时间淹水现象,故所选的耐旱植物应该具有短期耐涝的能力;(3)为避免因雨水的面源污染而引起土壤质量的下降,故选择根系发达、具有较强水质净化能力的植物;(4)尽量使用本土植物,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有效提高植物栽种的成活率[5]。项目组同时按照海绵设施淹没时间的长短,立足于景观的长期生态效益,对各海绵设施内的植物进行了详细配置。
5. 山形演绎节点效果图
6. 山水广场节点效果图
7. 禹山文化节点效果图
8. 禹山印记节点效果图
9. 绿化带雨水花园效果
10. 生态树池的常绿灌木效果
4.1 花境式雨水花园
绿化带内的雨水花园作为末端水质净化的海绵设施,需要植物的根、叶来过滤雨水中的面源污染,同时雨水花园的栽植土应为渗水性能较强的介质土,对植物品种的要求亦较为苛刻,要满足短期耐淹、长期耐旱的特点。项目中的雨水花园设为花境式,植物配置较为丰富,周围散置溪滩石(图9)。为将绿地景观与雨水花园景观融为一体,植物配置范围一般大于实际的雨水花园范围,主要配置了耐水湿灌木(连翘、云南黄馨、花叶杞柳)、耐水湿地被(黄菖蒲、千屈菜、德国鸢尾、美人蕉、金边金钱蒲)、观赏草(矮蒲苇、细叶芒、日本血草、玉带草、细茎针茅)以及宿根花卉(金鸡菊、深蓝鼠尾草、葱兰)等,营造了三季有花、极富野趣的自然生态化景观。
机非分隔带内雨水花园考虑到四季景观,尤其是冬季的景观效果,设计了30%的常绿灌木,作为雨水花园的骨架,运用部分落叶灌木来弱化溢流口雨水篦子对景观的影响。同时在低水位搭配耐水湿的植物,路牙开口区域设置卵石覆盖土壤,以缓冲雨期的冲刷。该雨水花园内选用的主要植物品种为:海桐、花叶杞柳、花叶络石、中华常春藤、卵石+常绿鸢尾,营建了较为简洁的隔离带道路绿化,形成隔离带中稳定的绿量。
4.2 生态树池
生态树池通常在汇水区域的源头净化雨水,降低进入城市排水管网内的径流污染负荷,保护水环境。本项目生态树池主要布置在人行道现状行道树之间,由蓄水层、换填层和碎石层构成,可有效去除道路雨水中的面源污染。设计考虑雨期的雨水量大且急,快速进入会对绿植造成一定的损伤及树池的冬季景观效果,选择抗性较好的常绿灌木,如海桐、金森女贞等绿植,为人行道空间增加绿量(图10)。
5 总结
海绵城市是一个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植物更是海绵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6]。本项目的生态景观营造仅为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缩影,在海绵改造中,由于不同的环境及外部因素影响,海绵设施中植物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冬季的景观效果,在隔离带及生态树池中运用了大量的常绿灌木,做法较为保守,实施后的效果也偏于常规。事实上,丰富的花境式搭配也可以应用在这些设施中,反而会给海绵设施的景观增加活力。今后,生态化景观向着更加成熟稳定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大量的项目作为实践,在设计之初,除了考虑建成后的效果,选取低维护的植物品种,形成一个自然更替,有序发展的长效景观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