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3

航海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结构化研讨课堂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研讨、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1]然而,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统一性突出多样性不足、灌输性突出启发性不足、主导性突出主体性不足等问题[2],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来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3]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是依据立体思维的理念,针对明确的目标,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运用适当的研讨工具,有引导的团队研究和讨论活动。[4]在我国,该研讨模式多应用于公务员培训、企业培训中,将其引入高校课堂与实践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2][5-8]尚不多见。本文探讨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课程教学的具体流程设计,通过效果分析来论证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价值。

一、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的适用性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是欧美国家普遍应用的一种研讨式教学模式,来源于心理学家约翰和哈里提出的窗口理论、奥斯本的“头脑风暴”理论和教育家大卫·库伯的“学习圈理论”。[9]结构化研讨式课堂教学,坚持学员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谐性原则, 采用 “结构化”的方法, 把分层(问题层次化)研讨、分段研讨融入课堂,依据思维与认知的不同阶段,一般按照问题—原因—对策的整体思路来设计研讨流程(如图1)[10]。

图1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图

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具有程序性、规则性和参与性。在传统教学研讨中经常会出现话题不感兴趣、冷场、思路散乱、浅层交流、个别人一言堂、泛谈跑题等现象。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避免了这些现象的发生,放慢思维步伐,理清问题要素,聚焦优选方案,按照“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及程序步骤进行课堂研讨学习,聚焦教师授课内容的难点与重点问题,严格执行研讨的规则,使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其中,研讨的参与性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跃。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从教学形式上看,传统教学方式大都是教师主讲,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完整性;而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则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以“导”为主,以研讨为主基调,强调教学与研究的契合,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的结合,研讨成果向应用实践领域的转化,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参与意识,调动教师融入研讨课程、掌控研讨流程的主动性,从而达成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实现“双进双融”的教学目标。从教学角色上看,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角色的科学转换,教师由理论的说教者转换为理论方法的提供者、问题的引导者与能力塑造者,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形成了灵活、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目的上,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了团队意识、民主意识、客观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与塑造,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和途径。

90后大学生兼具自信与自我、张扬与独立的特点。他们在思想与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渴望表达和展现自己,被他人认可和肯定。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动态,化特点为优势,从而有效促进高校课堂的质量和效果。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采用“结构化”的方法,保证学生间的平等,用“建设性”的强制规定保证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研讨,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学生的表达权与被评价的机会,在研讨中避免了学生的片面主观武断,使他们学会倾听与沟通,懂得说服与包容,培养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健全人格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从实践经验上看,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最适合于实验课、专业课、研究生专业课、中小班型课堂或思想性较强、引导性比较突出的思政课。若是大班型的公共课,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依据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的要求开展教学,进一步地拓展高校教育的传统模式。

二、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的教学流程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应用于教学中大体分为前期准备、小组研讨、全班交流、总结四个阶段(如图2),其具体应用方法如图3。

图2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实践流程图

1.前期准备阶段

在前期准备阶段,参与结构化小组研讨的教师与学生主要是做好知识培训、角色分工、研讨所需的相关条件的准备以及研讨议题的确定。

(1)知识培训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陌生的,在开始研讨之前要向学生详细讲述结构化小组研讨的具体流程与细节,并且要强调结构化小组研讨的规则、研讨步骤和研讨方法,如用头脑风暴法查找问题、用团体列名法聚焦问题、用鱼骨图法分析原因、用SMART原则细化对策形成实施方案、用“四副眼镜”法审视对策等。

(2)角色分工

按照学号顺序每6~8人为一组,每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计时员、发言人和组员5种角色。为达到预期的研讨效果,催化师的角色由授课教师担任。

图3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实践应用方法

(3)创设结构化小组研讨的实施环境

结构化小组研讨的地点选在微格教室,方便小组成员能够进行充分的研讨与观点碰撞。

(4)议题的选择

结构化小组研讨应选取学生兴趣浓厚、熟悉度较高的议题展开研讨。本文选取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作为本次结构化小组研讨的议题。

2.小组研讨阶段

这个阶段是结构化小组研讨的核心内容。催化师引导小组成员按照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将所研讨的议题“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进行分解,逐步深入研讨。

(1)查找问题

首先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在研讨中,催化师引导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进行个人头脑风暴,群策群力,并运用团队列名法对小组成员所有观点进行聚焦、优化。为确保研讨的质量,催化师的引导和节奏控制要贯穿于整个依次发言的全过程,记录员要按照发言人的顺序最大限度地收集组内成员提出的各种观点,记录并整理。观点整理要求把不恰当的观点及时删除,多条观点可以合并或梳理细化,也可以补充完善新的观点。取排行榜前5名的观点作为本组研讨的最终答案,并在小组汇报中进行交流探讨。

(2)分析原因

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其次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本环节催化师继续引导成员按照鱼骨图法的总体原则,采取四步法进行原因分析:第一步,研讨“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第二步,归纳整理原因,明确其从属关系;第三步,用鱼骨头法将主要原因填写在鱼骨图的大骨上,次要原因写在中骨、小骨上;第四步,形成书面报告。在绘制鱼骨图时催化师要提醒记录员用特殊符号标识出重要的因素,同时填写的原因一定要言简意赅;计时员要提醒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讨与绘图。

(3)提出对策

依照SMART原则提出对策。“怎样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按照查找问题的步骤进行个人头脑风暴、依次发言、研讨整理、提出对策建议,并筛选出优先实施的建议,记录员为汇报交流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阶段

全班交流阶段即各小组之间的展示与互评。每组的发言人汇报交流后,催化师采用四副眼镜法进行点评。示例:A组发言人发言结束后,其他小组代表可从A组研讨成果的完整性、前瞻性、可实施性、不足之处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必要时其他小组要提供相应的修改意见供A组参考。

4.总结阶段

授课教师就小组研讨的整体情况、各小组研讨汇报的亮点进行点评总结,并发布下一次研讨的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善本次研讨的书面报告、课堂反馈表。

三、结构化小组研讨的课程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1.课堂互动比较

课堂是师生的双向互动,为了突出结构化教学的预期效果,打破仅“形似”而远未“神似”的课堂互动僵局,笔者将同一门课程对所教授的两个班级采用了传统教学与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两种教学方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吸音墙与回音壁:针对课堂同一议题的讨论,采用传统教学的班级出现了“零互动”的现象,教师不得不采取随机点名提问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授课的热情,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的班级,在课堂上教师抛出该议题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所回应,提问的声音同样被完全吸收但却得到了回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提高了课堂互动研讨效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独角戏”与“满堂彩”:在传统教学的课堂研讨中大多数学生都扮演着课堂的“观众和听众”,只有少数学生与老师频繁互动交流,这就导致教师容易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减弱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以点带面的课堂互动效果。而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各司其职,避免了“独角戏”现象。在研讨过程中,催化师不断引导每个成员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课堂研讨,真正实现课堂互动交流的“满堂彩”。

乱互动与实互动:传统教学班级的研讨中,常常出现学生无组织无章法的私下议论、盲目从众、研讨跑题的现象,且授课教师还需要花时间去维护课堂秩序,严重降低了课堂互动的效果;而在结构化小组研讨的互动中,学生按照结构化研讨的方式在催化师的引导下将研讨议题拆开分步骤有序地开展研讨,课堂井然有序,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2.学生反馈分析

每年教学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时得到学生对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效果的反馈,并加以认真总结。截至目前,累计发出问卷280份(2015年52人,2016年56人,2017年60人,2018年55人,2019年57人),收回有效问卷280份,回收率100%。由图4可见,在近5年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且认同感逐年递增,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不认可该教学模式的比例大幅下降且渐趋于零。

图4 应用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的学习效果

3.成绩对比分析

近5年采用传统教学与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两种教学方式呈现的学生成绩见表1。由表1可见,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近5年平均成绩低于采用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的学生,二者相差8~10分。从卷面成绩来看,学生的分数主要在开卷的主观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上拉开差距。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在回答该类题目时答案趋同性较高,多数学生都按照书本中学过的知识以及老师课堂总结的笔记答题,答案千篇一律。而采用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其答案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个人独到的见解。

表1 传统教学与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的学生成绩对比

4.实习单位反馈效果对比

在每年的实习结束后,向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发放问卷及时回访,从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5年来共发放问卷157份(2015年32份,2016年33份,2017年28份,2018年30份,2019年34份),回收157份,回收率100%。由图5可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实习成绩优良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优秀成绩的学生比例5年中呈上升趋势;由图6可见,近5年采用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方法的学生实习成绩优良等级的占90%以上,其中成绩优秀的比例为75%以上。对比可见,采用结构化小组研讨教学方法的学生实习成绩优秀比例远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

四、结语

实践证明,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下一步将继续充实和完善结构化小组研讨模式所需的知识库、题库和案例库,凸显该模式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实用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猜你喜欢

结构化研讨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美在课堂花开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朗智无界 盛享未来——与朗盛聚合物添加剂业务部的深入研讨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