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项目游戏中中班幼儿谦让品质的养成研究

2020-01-03王苗苗

江苏教育 2020年88期
关键词:控制情绪同伴游戏

王苗苗

一、问题提出

在幼儿社会性发展领域,谦让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范畴。葛云针对幼儿谦让行为发展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日常的教育影响下,幼儿的谦让行为水平一般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中班幼儿在语言、独立行动等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自我表现的需求及希望得到成人赞扬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亲社会行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对中班幼儿谦让行为的研究符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培养需要。

国内外大量的理论及案例研究早已证实:游戏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手段。STEM 项目游戏是一种整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 程(Engineer)和 数 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围绕真实问题,以小组探究为方式的游戏形式。本文旨在对STEM 项目游戏中中班幼儿谦让品质的养成进行探究,让幼儿在STEM 项目游戏中逐渐明确处理谦让行为问题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健康的情绪、情感,了解并遵从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而发展并完善其社会性。

二、STEM 项目游戏中中班幼儿谦让品质养成的多维支持

1.STEM项目游戏的空间与心理支持。

不压抑、充满激励、温馨舒适又安全的游戏氛围是幼儿关注并融入游戏的前提。幼儿园应创设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STEM 项目游戏专属区,如“娃娃家”区的STEM 聚会坊、生活馆区的STEM 点心坊。温馨、生活化的STEM 游戏环境为幼儿的探索行为创造了条件,为谦让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空间和心理上的支持。

2.STEM项目游戏的材料支持。

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兴趣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支持更能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游戏需要。各班可建立STEM 项目游戏材料资源库,通过网上购买、师幼制作、家长支持等方式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低结构材料、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平行班级之间可建立不同种类的STEM 项目游戏材料资源库,如中班6 个班级分别建立塑料、石头、植物、纸箱、绳子、贝壳资源库,班与班之间定期交换,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还有利于幼儿谦让行为的发生,培养其谦让品质。

3.STEM项目游戏的规则支持。

当STEM项目游戏无法正常进行时,幼儿便会寻求解决办法,如求助老师或同伴,此时,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协商的方式制定他们自己认为适宜的游戏规则。这是幼儿由内而外萌发的对规则的需求,如此情况下制定的规则,不需要教师过多提醒,他们也会自觉遵守。如在STEM木工坊游戏中,一名幼儿在锯木条,由于身体发育的局限,他无法仅凭自己的力量稳住木条,这时就需要求助他人,合作游戏的规则便产生了。在合作的过程中,如“让你先来锯”的谦让行为便会出现,久而久之,谦让品质便会养成。

4.教师引领的支持。

幼儿在STEM 项目游戏过程中乐于挑战自己的能力,愿意尝试新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能力之外、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上述的“锯木条”案例,此时,教师适时提供的指导至关重要。在指导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指令性语言,更多地运用开放性的指导策略,如“锯不下来该怎么办”“你觉得谁可以来帮助你”,保护幼儿自主探究的欲望,为同伴间谦让行为的发生创造条件。

5.家园协同的教育支持。

家园协同历来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持。幼儿园可以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谦让品质的重要性,介绍STEM 项目游戏,努力争取家长加入“STEM 项目游戏下幼儿谦让品质的养成”课题研究,达成家园合育的教育模式,全面一体地培养幼儿的谦让品质。

三、STEM 项目游戏中中班幼儿谦让品质养成的研究成果

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环境创设、家园协作等多维支持,在STEM 项目游戏中逐步培养幼儿的谦让品质。经过2年对87名中班幼儿的研究得出:幼儿的谦让品质和能力逐渐由“意愿型”转向“主动自愿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调控情绪。

在处理谦让事件时,59%的幼儿能基本控制自己的情绪;23%的幼儿不仅可以完全自主控制情绪,还能帮助身边的同伴调节情绪;10%的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提示下能努力控制情绪。这表明:通过STEM 项目游戏的开展,在处理谦让事件时,大部分幼儿能自主控制情绪,还有越来越多的幼儿不仅可以自主控制情绪,还能帮助身边的同伴调节情绪。

2.懂得谦让,乐于助人。

STEM项目游戏中,50%的幼儿能够与同伴正常交往,懂得谦让,乐于主动帮助别人,尊重别人;41%的幼儿能在旁人提示下在游戏中乐于谦让;9%的幼儿的谦让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这表明:绝大部分幼儿能够自主或在旁人的提示下与同伴正常交往,懂得自主谦让,谦让意识逐步提升。

3.自我约束,积极应对问题。

STEM项目游戏中,65%的幼儿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在遇到问题时积极自主地和同伴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35%的幼儿能在旁人的提示或者引导下尝试自我接纳、自我约束,遇到问题能与同伴合作解决,积极适应环境。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幼儿在遇到谦让问题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积极借助“能力互补”的方式,和同伴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研究反思

1.记录谦让行为事件的主观影响。

研究表明,教师或旁人在场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幼儿谦让行为的发生概率。我们在整理和记录幼儿谦让行为事件时,虽然已经在理念支撑下尽量进行客观描述,不带“成人眼光”,但有时幼儿在STEM 项目游戏中生成的谦让行为很微妙,记录时难免会带入主观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结果。

2.谦让的度量把握。

有时候,谦让也需要把握好一个度,“是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需要谦让”“谦让的前提是什么”“如何甄别真谦让和假谦让”“如何让谦让成为一种真正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下一步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幼儿谦让行为的一致性。

受“421”家庭结构的影响,幼儿的陪伴者无法固定,并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隔代溺爱会大大影响幼儿谦让品质的养成,故幼儿在园内与园外的谦让行为处于一个动态易变的状态,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控制情绪同伴游戏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控制情绪 心情如花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引导孩子自我调节与控制情绪
排毒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