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是新冠肺炎有效诊断工具

2020-01-03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张利锋

家庭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核酸状况肺部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张利锋

2019年年底突发的新冠病毒疫情迅速蔓延全世界,造成严重的危害。在疫苗上市前,如何准确检测感染人群,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核酸检测和CT影像检测都是重要的检测方法,后者可作为前者的重要补充,在新冠病毒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在诊断新冠肺炎时,CT检查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CT检查是反映新冠患者感染状况的主要方法,在病症分级与针对性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①CT检查虽然征象不具特异性,但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比如早期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再加上高分辨CT影像能将患者肺部细微病变状况排查出来,更有助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展开针对性治疗;②对于部分经核酸检测出的假阴患者,能够通过CT影像检测对其肺部病变状况加以明确,以及时检测出感染患者,避免病情延误和传染他人。有统计显示,60%~93%的病例在初始核酸检测阳性之前(或同时)具有与新冠肺炎一致的初始CT阳性表现。③CT检查还能对患者感染病症的反应状况及具体进展加以评估,比如对比之前的CT影像,发现变化过大,在24~48h以内即出现50%以上的病变进展,说明患者病情已开始转向重症乃至于危重症程度,这时需尽快对患者展开紧急救治;④CT检查也可作为新冠治疗疗效的辅助评估手段,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变化状况的检测,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也能为判断患者预后提供重要参考。有统计显示,42%的病例在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之前,其胸部CT扫描已经显示病灶吸收。

2.新冠患者的CT影像有什么特点?

不同分期的新冠患者,其在CT影像检测中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性:①早期主要呈现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炎症阴影以肺外带为主,可以继续发展为双肺磨玻璃样阴影以及浸润影,病变部位集中在肺部的胸膜区域,其中磨玻璃性最初比较微小淡薄,表现不够明显,随病情发展出现较大面积和深度的增粗肺血管影,并与空气潴留并存出现较大面积的影像模糊状。②进展期,双肺部出现比较明显的磨玻璃影,或者出现支气管气像,病变部位周边出现突出的“晕征”表现,病灶中可清楚发现密集细血管网格影,并会出现少量的胸腔积液,随病症加重也会逐渐出现如肺不张、纤维化等问题。③重症期和危重期会出现肺实变影问题,并可检测出双肺弥漫性病变,甚至出现“白肺”状况,且病灶范围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增加,肺部纤维化病变严重。

3.新冠CT影像检测需要多少时间?

一般不会很短,因为在检测中不仅要完成单纯扫描操作,还需由医生对患者进行体位的调整和扫描预操作,甚至对于部分状态不佳的患者还需进行呼吸指导;尤其是新冠检测中还要注意消毒操作,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所以检测时长一般也相应较长。

4.对人体的辐射量有多大?

因为检测中使用到X射线,所以难免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其实检测中所出现的辐射量很小,一次胸部CT扫描也仅会带来5~8mSv的辐射,对人体致癌率上并无明显提升,尚不如吸二手烟的致癌率提升高,所以可以放心进行检测,对于一些需要多次检测的新冠患者,可通过增加一些防护措施来减少辐射影响。

5.CT检查比核酸检测更有效吗?

实际上,属于影像学诊断方法的CT影像和属于病原学证据的核酸检测是从两个不同维度去观察一个事物,两者各有优缺点,不可相互替代,只能相互补充。CT无法区分患者感染了哪种病毒,而核酸检测可以批量甄别出来,病原学证据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重,才更有利于诊断,更有利于疫情的防控。

猜你喜欢

核酸状况肺部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核酸检测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