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妈妈也能生出健康宝宝

2020-01-03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冯江

家庭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冯江

“医生,我怀孕了,但是乙肝阳性,这会影响我的宝宝吗?”

“医生,有什么办法能不让我的宝宝感染乙肝病毒吗?”

“医生,我吃抗病毒药会影响肚子里宝宝的健康吗?”

……

怀孕应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然而,对于患有乙肝的孕妈妈来说,她们却会担惊受怕——万一传染了宝宝怎么办?下面就为大家简要解答一下您关心的这些问题。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方式有3种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体内有乙肝病毒的母亲会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喂养等方式不知不觉把病毒传播给了孩子。在临床中发现,10个乙肝病人中,大约有6个都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患病的。具体包括3种途径——

产前传播:包括种系传播及宫内传播,前者指经卵子或精子传播;后者指胎儿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感染乙肝病毒(HBV)。

产时传播:指在围分娩期新生儿感染HBV,是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发生HBV感染最重要的方式,发生率可达95%。胎儿在通过产道时,产道中的血液、羊水、分泌物中含有乙肝病毒,极其容易通过胎儿口、鼻、眼等黏膜进入孩子体内。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新生儿皮肤、黏膜有损伤,更容易传染上乙肝病毒。

产后传播:产后传播是指HBsAg阳性孕妇分娩结束后,婴幼儿通过水平传播感染HBV,比如通过破损的乳头喂养婴儿时传播。

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可阻断

目前,HBV母婴阻断最重要的方法为免疫治疗(主动和被动免疫)和抗病毒治疗。

阻断HBV宫内感染,首先须对病毒载量高的孕妇采用高效、安全的抗HBV治疗,抑制HBV复制,有效地降低孕妇血清HBV-DNA水平。因此,对血HBV-DNA浓度高、传染性强的妇女,建议妊娠前使用高效抗病毒药物,显著降低体内HBVDNA水平后再妊娠。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最好在出生12小时内,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者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10μg重组酵母疫苗,或者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乙肝疫苗。

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以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用10μg重组酵母疫苗,或者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乙肝疫苗进行免疫即可。

研究实践证明,接受阻断治疗的孕妇所生的婴儿中,未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占到91.24%,说明该研究对防治乙肝病毒的传播十分有效;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在宫内获得被动免疫的新生儿,即使偶有宫内感染,也可在出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除。这对那些因感染乙肝病毒而不敢生儿育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妊娠期应用抗病毒药物较安全

对于育龄期慢性乙肝女性的抗病毒用药,医生从一开始就会选择有效且妊娠安全性证据充分的药物,可兼顾抗病毒治疗与宝宝健康出生和生长的需求,避免妊娠带来的用药安全性风险。

目前,对于HBV阳性的孕妇,临床应用较多的抗病毒药物为拉米夫定,它属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类的C类药物(这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并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所以,只要按医嘱用药,并注意定期检查,就不会影响宝宝和孕妇自身的健康。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