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得清气满乾坤”:中国画独特的空间

2020-01-03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散点大观山水

□张 颖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对于西方采用焦点透视、写实的画法,清朝的邹一桂持有不认同的态度,他认为写实画法“笔法全无,虽工亦匠”,全失绘画艺术的本质,故“不入画品”。中国绘画有独特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法。沈阔的《梦溪笔谈》主张以大观小之法,他讥讽李成采用透视方法“仰画飞檐”,认为“以大观小,如观假山耳”。他认为画家画山水,不应似平常人一样,在一个固定视点看山水,而是要用心灵的眼睛,以大观小,将所想表达的全部事物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的画面,其中的节奏应随着画中全部的节奏和气息游走。“折高折远,自有妙理。”这不似科学的透视原理,单一的片面如何成画呢?

中国画家不是不懂透视之理,而是采用了“以大观小”的看法,根据全局的节奏进行布置安排。南朝谢赫提出的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就说明中国绘画的布局安排不是严格遵循透视法则,而是“折高折远,自有妙理”。中国画家受佛家的“空”和道家的“道法自然”影响,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自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绘画视角上,中国画家不受焦点透视的影响,眼睛四处游走,心随所至,眼随所至,笔随所至。宗炳在《画山水序》里说:“身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在盘桓的形形色色中,画家以流动的眼光绸缪着。眼睛看到的事物随身体心灵游走流动,所画带着音乐节奏与和谐的境界,体现了带有节奏的空间观念。

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是对空间的经典论述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三远法阐述了不同的视角在绘画中的不同运用,极具特色。比如,针对一片山,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我们的视线随着山的走势游走,是流动的,由高处到深处,由深处转近处,形成了带着节奏的行动。这样的空间是带着节奏的艺术空间,如同音乐渗透着节奏。唐代著名画家张萱所绘《捣练图》(见图1),以长卷的形式,描绘正在制练劳作的贵族妇女,捣练、扯布、熨平、缝制,单纯绘制人物动作,背影不设屋舍、环境等,但人物之间的联系自然生动。《捣练图》中人物刻画细微,人物动态徐缓,仪态娴静;背景采用单一设色,人物之间的高低起伏,画面衔接气息连贯;画面的空间布置仿佛一首舒缓的音乐,将女子们的日常劳作“唱”给众人。

散点透视下的构图是具有中国画节奏感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成功运用散点透视的经典杰作,在长卷构图中安插了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画中充分运用散点透视,将汴梁的人、物、事生动地表达出来。按照西方的焦点透视来说,街道上的人只可以看到桥的底面,看不到屋脊,更看不到屋内。张择端采用多中心的散点透视,根据客观事物不同视角的视觉规律,自由处理时空,面对大面积的建筑群,既有局部的近大远小,又能与整体和谐。正面侧面、远处近处各不相同,随着眼睛游走,观测点不断移动,画面的景色也在徐徐展开,房屋楼宇、街道商铺、来往百姓、货船等都历历在目,画面丰富,富有节奏又融洽和谐。整幅画节奏或急或缓,随着画面的展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化,空间中蕴含着节奏,节奏又体现着空间。

图1 (唐)张萱 《捣练图》 145.3cm×37cm

中国的空间意识是自然的涌现,空间的体现犹如鸟之拍翅,鱼之卧水,是自然而然的,本能地表现出来,如音乐舞蹈般在一开一阖的节奏中完成。因此,中国绘画的布局是以节奏表现的。

中国画空间的处理是删繁就简,隐现藏露,以虚衬实,虚实相生。这样能够营造出具有节奏的画面。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竹林高挂的酒旗,以显示卖酒家,山路有一僧挑水,以显示古寺。这就是隐藏次要的,表达重要的。空间的表达就是在虚实对比中产生的。欲画一龙腾云驾雾,首尾鳞鬣,一一俱全,这并不足以表达。只着重于一鳞一爪,忽略了全,那也是不可取的,要体现出一鳞一爪的象征力,使一鳞一爪体现出龙的整体,不削弱整体内容,而是将其概括到这一鳞一爪中。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不是自然主义,也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在虚与实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王冕的梅花,一枝斜插在素白纸张上,不画天空高墙,不画瓶罐桌椅,却能使人如同亲眼所见一般,感受到梅花的傲寒,体出现梅花以凌空之势绽放,这就是所谓的“留得清气满乾坤”。

猜你喜欢

散点大观山水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山水间》
福建南靖塔下民居·写生
爱在一湖山水间
浅析中国画“散点透视”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人定胜天
冲击波散点和定点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观察
外过城市雕塑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