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back健康教育对鼻咽癌行放疗患者鼻腔冲洗依从性的影响▲
2020-01-02李淑民韦榕飒廖金莲卢佳美韦佩燕刘杰英
李淑民 韦榕飒 廖金莲 卢佳美 韦佩燕 刘杰英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709776558@qq.com)
放疗是利用电离辐射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治疗鼻咽癌的最佳选择。治疗时鼻咽部是主要的照射野,极易损伤鼻咽部组织,患者可出现鼻腔分泌物增多、鼻黏膜水肿粘连、鼻塞、局部感染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鼻腔冲洗是鼻咽癌患者行放疗后的基本护理措施,主要是将放疗后鼻腔中的分泌物清洗干净,减轻水肿等症状,进而促进损伤修复[1-2]。但部分患者对鼻腔冲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部分患者不掌握鼻腔冲洗的方法,导致鼻腔冲洗的治疗依从性不高。Teach-back,即回馈教学,是指护士给患者讲解相关医学知识后,再请患者用自己的语言将讲解过的内容复述一次,从而了解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患者不理解的内容再次进行讲解,确保患者能够正确掌握[3]。目前,国外已将Teach-back应用于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4]。本研究对鼻咽癌行放疗的患者采用Teach-back健康教育,观察其对患者鼻腔冲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接受放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活检确诊为鼻咽癌;(2)年龄≥18岁;(3)首次接受放疗;(4)具有良好认知能力;(5)预期生存期1年以上。排除标准:(1)出现转移者;(2)认知障碍者;(3)其他鼻部疾病者;(4)合并全身性严重疾病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0.3~75.4(50.6±11.5)岁;病理类型:中分化癌27例,低分化癌16例,未分化癌7例;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16例,Ⅲ期17例,Ⅳ期10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9.4~73.6(51.5±9.8)岁;病理类型:中分化癌28例,低分化癌15例,未分化癌7例;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14例,Ⅲ期19例,Ⅳ期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放疗期间,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即首次由护理人员为患者示范鼻腔冲洗方法,之后叮嘱患者按时进行冲洗。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Teach back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Teach-back小组。由放疗科护士长1名、高年资临床护士5名组成Teach-back小组,小组成员均经统一培训;采用“头脑风暴法”制定健康教育内容,明确鼻腔冲洗方法,编写便于患者理解的教育内容,并列出有针对性的Teach-back健康教育用语。教育内容包括鼻腔冲洗的意义、鼻腔冲洗的操作、鼻腔冲洗的注意事项。(2)Teach-back的实施。由1名经过系统学习并掌握Teach-back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者承担。采用信息传递-信息复述-信息评估-信息再复述的步骤开展Teach-back健康教育,每次教育1项内容,15~20 min/次。① 信息传递:研究者首先向患者讲解和演示鼻腔冲洗的方法,并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鼻腔冲洗的详细步骤及其作用和意义,尽量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冲洗方法;② 信息复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内容让患者复述,评估患者对内容的理解。如“为什么要进行鼻腔冲洗?”“鼻腔冲洗每天要做多少次才能达到效果?”“为确保您已经掌握了鼻腔冲洗的方法,您现在能做一遍给我看吗?”或“假设有新来的病友咨询您鼻腔冲洗有什么作用,您会怎样跟他们解说呢?”。③ 信息评估-信息再复述:基于患者复述信息的正确性对患者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评价,当患者准确复述健康教育内容时,则可停止该项内容的重复宣教;反之,则需要重新就患者个人情况给予特殊指导,直至完全掌握。如“我刚刚讲的可能不够清楚……(针对患者未正确理解的内容),这个操作应该……(采用适合患者的方式表达教育内容)”,之后评估患者是否正确理解。对于患者确实无法理解的内容,则替换教育方式,如将口述教育替换为视频教育。④ 开放式提问:采用开放性提问的方式对患者了解信息的程度再次评价,如“您还有不清楚的吗?”。
1.3 观察指标
1.3.1 鼻腔冲洗依从性[5]:出院后6个月,采用我科自制的鼻腔冲洗依从性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共分5个等级,即完全做不到、偶尔能做到、一半时候能做到,大部分时候能做到、完全做到。
1.3.2 鼻咽黏膜反应[6]:出院后6个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评估患者鼻咽黏膜反应。0度,正常黏膜;Ⅰ度,黏膜有轻度红斑;Ⅱ度,黏膜有明显红斑和水肿;Ⅲ度,黏膜有溃疡;Ⅳ度,黏膜有溃疡及坏死。
1.3.3 鼻腔分泌物[7]评价:出院后6个月,评价患者鼻腔分泌物的情况。0度,鼻腔、鼻咽部存在少量稀薄分泌物;Ⅰ度,分泌物黏稠,但不难吸出;Ⅱ度,分泌物较多,且黏稠、吸出较难;Ⅲ度,大量分泌物,且附着牢固、吸出困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鼻腔冲洗依从性比较 出院6个月后,对于鼻腔冲洗,观察组患者完全做不到2例,偶尔能做到3例,一半时候能做到9例,大部分时候能做到22例,完全做到14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7例、18例、14例、5例,观察组患者鼻腔冲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u=3.465,P=0.001)。
2.2 两组患者鼻腔黏膜反应及分泌物比较 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反应程度及鼻腔分泌物程度低于对照组(u=2.352、2.085,P=0.019、0.037),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鼻腔黏膜反应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鼻腔分泌物情况比较(n)
3 讨 论
3.1 Teach-back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回报高的保健措施,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显示,每花费1美元用于健康教育服务,就可节省至少6美元的医疗费用[8]。因此,对患者实施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但研究指出,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会逐渐遗忘40%~80%的健康教育信息,且保留下来的信息有50%以上是错误的[9]。患者对健康教育信息理解错误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传统健康教育主要以口头说教、发放文字材料等方式为主,主要表现为向患者单向输出信息,缺乏对患者对宣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评估。Teach-back健康教育是一种叠加的重复教育模式,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让患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教育信息的理解,通过评估患者掌握信息的情况,对部分信息进行强化教育,直至患者正确掌握所有信息为止[10]。该模式可实现护患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可让护理人员尽早发现患者对健康教育信息认识的偏差并纠错,最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3.2 Teach-back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0 Gy的放射剂量即可引起患者鼻咽部黏膜发生放射性损伤,且会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鼻腔冲洗可清洗掉鼻腔分泌物并减轻黏膜水肿,从而促进鼻咽部放射性损伤的修复[11]。对鼻腔冲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是导致患者鼻腔冲洗依从性低的主要因素之一[12]。但常规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常在简单讲解鼻腔冲洗的方法后,不再评估患者对信息的掌握情况,导致患者对信息的掌握不全面,部分患者还会选择性地筛选健康宣教的信息,导致宣教效果不佳[13]。Teach-back健康教育是一种双向传递信息模式,健康教育过程并没有直接终止于单向信息传递,而是通过信息反馈来评估患者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激发了患者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有效避免因宣教不到位导致的依从性低下[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鼻腔冲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鼻腔黏膜反应程度、鼻腔分泌物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采用Teach-back法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鼻咽癌行放疗患者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放疗所致鼻咽部的放射性损伤。
3.3 Teach-back健康教育的要点 在实施Teach-back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护士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教,避免专业医学用语,便于患者更好地理解教育信息;(2)控制每次宣教的信息量,避免信息过量,给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并理解教育信息;(3)邀请患者家属共同接受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