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

2020-01-02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乙型肝炎状况

刘 伟

(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0)

乙型肝炎为特定病原体疾病,也称之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对应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内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此时为人生最为关键的时间,因此患者极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反应。同时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的持续升级恶化,也会造成肝功能出现异常、病情持续加重[1]。因此针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正确的护理干预方式便十分重要。现选取我院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析患者心理状况,提出对应方法,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21~57岁,平均(38.42±4.95)岁,病程7个月~2年,平均(12±1.60)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协会观察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并发症以及精神疾病和慢性内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正确认识乙型肝炎对患者自身的危害,避免过度恐慌。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持续沟通,并为患者讲解乙型肝炎治疗方式,确保可正常接受治疗,做到劳逸结合,确保拥有良好心态。对患者住院的检查结果以及化验结果都要及时告知患者,让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发展情况。也可为患者介绍成功案例,提升疾病治疗信心。生活中要关心患者,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要用心讲解。为患者讲解疾病传播途径以及正确的消毒方式,确保患者家属不会被传染。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一定要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负面情绪,分析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同时要灵活应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各种方式的护理。采用暗示的方式,减轻其内心恐惧和抑郁,提升信心。对新的治疗方式和药物也要及时向患者介绍。家人和亲属的支持为重要的支持方式。建立良好的社会社会和家属支持会提升患者自信,降低负性情绪。同时对出现多疑、自卑的患者也要及时关注,引导家属多进行共同活动,减轻患者内心的自卑感。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内心苦恼,采用此种方式缓解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患者心理状况,采用SCL-90测定患者症状。分析护理前后患者心理实际情况,统计前和患者进行沟通,充分消除其内心焦虑,依据文化程度对不理解的患者进行充分解读。主要为偏执、强迫、精神疾病三大项6小项,每项为4分,得分越高心理状况越好。②对比患者心理障碍检出率。以及患者评分将单项得分于3分之下的患者判定为严重障碍,3~5分为一般障碍。其余为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将12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26.0软件内,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采用心理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有显著好转,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s,分)

2.2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心理障碍检出率:120例患者护理前心理障碍严重患者12(10%)例,一般心理障碍8(6.66%)例。120例患者护理后严重心理障碍3(2.50%)例,一般心理障碍2(1.66%)。对比发现,护理后患者严重心理障碍和一般心理障碍均少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异性肝炎为常见传染病,同时也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出现病毒感染后,会造成肝细胞损害,病毒从部分破坏肝细胞内释放后连续感染其他细胞,使得疾病治愈受到影响。乙型肝炎病毒可引发慢性肝炎和急性肝炎,同时也为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原因[2]。由于该疾病传染性强且范围较广,因此多数人对该疾病存在误解,使得患者常出现各种程度的心理疾病,加速疾病恶化[3]。

本次研究中乙型肝炎患者SCL-90测试中发现,有多数患者都存在心理障碍,其中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精神障碍。采用心理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有显著好转,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心理状况有显著好转,因此采用此种方式效果显著。分析认为对乙型肝炎转化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现阶段并无特效药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承受无特效药希望较为渺茫的现实[4]。治疗过程中高昂的医药费也为患者造成较多困扰,患者会出现精神软弱、敏感等情绪。同时由于此种疾病为传染病,社会人群对该疾病有排斥和误解,治疗过程中需花费大量费用,因此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从12例患者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可知,患者会随着疾病事假延长出现敌对态度[5]。患者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内分泌和神经免疫功能,削弱机体防御作用,影响疾病康复。有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预后装好显著增加,同时转化为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概率显著减少[6]。对比发现,护理后患者严重心理障碍和一般心理障碍均少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从本研究可知,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减轻其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况,作用显著。综上所述,对12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有显著好转,严重心理障碍,以及轻度心理障碍都有显著减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乙型肝炎状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