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线上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20-01-02李梅芳

文教资料 2020年20期
关键词:双创设置教学模式

李梅芳

(长沙学院,湖南 长沙410003)

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应该积极采用线上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建线上实践基地,打破传统教育工作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实践学习不再局限于线下课堂,而是利用线上实践平台随时随地学习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知识,确保高校双创实践教育工作效果。

一、高校创新创业线上实践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有所增多,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等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传统高校双创教学工作中,课堂教育方式无法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创新创业中的应用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采用线上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指导学生掌握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在创新创业中的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有助于增强双创教育效果

传统双创教育工作中,只局限于课堂教学,难以按照学生双创能力的发展需求积极创新教育模式与体系,不能确保教学工作质量和效果,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对教育工作效果会造成不利影响。在采用线上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设置实践操作学习模式,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操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拓宽学生实践学习的空间和平台,提高整体的双创教育工作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130-131)。

二、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问题

目前在高校实际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具体问题为:

(一)缺乏完善的教学机制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尚未创建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机制,没有为学生设置实践训练教育内容,学生的学习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很难接触更多的创新创业案例和项目内容,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设置双创实践模式的过程中,未能结合学生的双创能力发展需求合理设置相关内容,导致双创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2](289-291)。

(二)缺乏完善的实践基地

高校在双创教育发展过程中,尚未创建较为完善的实践基地,未能按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需求合理设计相关的基地教育项目、实践内容。虽然部分高校已经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建设校外的实践基地,但是由于学生的实习时间有限,很难在校外基地全面学习和掌握双创技能和操作知识,导致各方面的实践教育效果削弱。

(三)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流程

目前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尚未创建较为完善的教学流程与工作机制,不能以完善的教育流程指导学生形成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主要因为高校在设计实践流程期间,一味按照创新创业项目的内容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未能为学生设计拓展性与操作性的项目,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还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质量,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3](38-39)。

三、高校创新创业线上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

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线上实践教学模式,利用线上平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创建完善的实践教学机制

高校在双创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实践教学模式,创建完善的教育机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双创实践教育工作水平。首先,应该完善线上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彰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合理选择相关的实践教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操作活动中,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置实践内容的过程中,应该设置综合性实践项目、创新性实践项目,保证线上实践教学效果。其次,在设置相关实践模式的过程中,应该设计层次性的系统,主要是创新创业训练系统、创新创业实践交流系统、集中研究与模拟实践系统,保证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有效培养学生双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增强教育指导工作效果。

如:教师在线上实践平台中可以为学生设置社会中的最新创新创业实践操作案例内容,为学生指出案例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线上平台对创新创业实践形成初步了解。在此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创新创业的实践项目,要求学生自主沟通交流,集中性研究实践内容,从创新角度思考创新创业项目的问题,从多个层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此期间,为了确保实践平台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为学生设置“创新产品研究”“创业项目开发”相关内容,使学生在训练活动中掌握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技巧,归纳总结丰富经验,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观念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相关的实践教学机制过程中,高校应该按照各个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需求,设计具有创新性的项目内容,指导学生创新相关的实践形式,掌握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技巧,在日后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正确观念意识,积极采用创新手段完成任务[4](91-92)。

(二)创建线上实践基地

高校在创新创业的线上实践教学模式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积极创建线上实践基地,利用基地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和专业素养,满足当前的双创教育指导工作要求。首先,在建设线上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设置模拟仿真的实验室,可以利用模拟创新创业项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更多的创新创业经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其次,高校应该按照学生的专业发展特点与创新创业方向,在线上平台中设置相关的创新创业经营实践操作项目,引导学生在平台相关基地积极学习双创技能,提高整体的教育工作质量[5](29-35)。

如:高校可以按照各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方向,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模拟项目,模拟创新创业的现场情况、实践操作流程,然后要求学生在模拟实验中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此期间,高校可以和企业相互合作,在线上实践基地中共同设置模拟实验的内容,利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线上实践基地中,应该为学生设置自主操作的内容,提出创新创业的项目,要求学生自主搜集行业资料、发展趋势与战略信息,然后自主制订创新创业的实践计划,在线上平台中和教师相互沟通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计划内容全面分析和考核,一旦发现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实践操作存在问题,必须给予针对性指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在创建线上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应该归纳总结经验,通过产学研结合形式、校企合作形式、任务驱动形式,引导学生在线上实践平台中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增强创新创业能力[6](22-26)。

(三)完善线上实践教学流程

高校创新创业的线上实践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必须健全相关的教学流程,使学生在线上平台中掌握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采用线上实践教学模式期间,应该创建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先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然后提供相关的实践操作资料与信息,引导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归纳总结实践经验,提出独特的实践见解,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如:在创设线上实践教学流程的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提出和专业有关的实践任务,利用邮件形式、线上平台的形式等布置任务,使学生对实践内容形成全面了解。在此之后,为学生提供视频资源、创新创业项目内容等,引导学生按照发展需求,灵活安排学习和实践实践。在此之后,可以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在平台中和其他学生、教师相互沟通交流,合作探讨实践项目内容。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为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在线上平台中为学生解答。教师在网络平台中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自主设置创新创业的实践项目,使学生自主参与到相关实践项目中,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彰显线上实践平台的优势[7](184-199)。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采用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创新创业线上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满足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强化双创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线上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完善的实践机制,积极建设线上实践平台,完善相关教育流程,保证双创教育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双创设置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