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学

2020-01-02傅永梅

文教资料 2020年20期
关键词:工匠应用型思政

傅永梅

(山东华宇工学院 图书馆,山东 德州253000)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品质要求

(一)工匠精神内涵。工匠精神产生于社会生产与实践中,是工匠展现出的显性特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工匠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发展使命存在差异,精神内涵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工匠精神既是群体性广泛的概念,又是动态发展的概念。当前,在学术领域部分学者将工匠精神定义为工匠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产品精雕细琢,对自身发展有着足够的信心,在岗位中保持全部的热情与活力,追求完美和极致的表现。笔者认为,可以将工匠精神体现出的良好品质总结为岗位工作者在工作中体现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的集合,是工作者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导向和追求。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可引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我国劳动人民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社会各领域的需求,为更好地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保障。

(二)工匠精神的基本品质要求。品质作为精神的内化,任何一种精神都在品质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正是匠人对高品质的极致追求,才能使其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以更加专注的态度完成各项工作。具体而言,工匠精神的基本品质要求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爱岗敬业。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做了具体的论述,并将敬业精神放到重要的位置,可见在新时期加强爱岗敬业精神的重要性。爱岗敬业可具体分为“爱岗”和“敬业”两部分,其中爱岗主要是行业从业者对自身工作的认可的热爱,而敬业则是在工作中利用严肃和专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追求完美和极致。“爱岗”和“敬业”是相互支撑和依存的关系,“爱岗”是“敬业”的前提,而“敬业”则是对“爱岗”的升华。这两种重要的品质都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具备工匠精神的必要前提。二是诚信勤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全社会都在推崇恪守承诺的诚信品质,弘扬劳模精神,在社会内涵建设中让诚实做人勤勉工作的品质蔚然成风。诚信在工作领域的具体表现为职业人固守承诺,不出现失信的问题。勤勉指依据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勤恳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内容,更加踏实和勤奋地工作。这两种品质是职业人提高工作完成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工匠精神应具备的基本。三是奉献和精业。奉献品质体现工作领域具体指将自身交付于岗位,以无私付出的态度指导行动,更好地扎根于岗位,并奉献于岗位。精业是指在岗位追求极致,利用精湛的技艺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这两种品质都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所追求的极致。

二、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工匠精神作为职业人在岗位中体现出的精神品质,主要内涵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的爱岗敬业精神相一致,岗位从业者为工作奉献一生,并在工作中展现良好品质和道德素养,正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当代青年群体的品质要求。在工匠精神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在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同时,依照行业的标准对产品品质严格要求,在岗位中形成自觉的态度。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形成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都是工匠精神在长期传承中的升华,成为我国优秀品质和精神的重要组成。当代社会,各个岗位对人才品质和素养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思政课堂为主要载体,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应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以工匠精神内涵为引领,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精益求精和创新创造的优秀品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以满足当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工匠精神不仅是对职业人品质的呼吁,还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工匠精神提倡的重要思想及工作品质,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更是应用型高校培育当代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应用型高校教育中,是思政课程主要承担的任务,更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我国社会重要转型时期,要想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一批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素养的人才,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提供技术和理念的帮助。作为担任人才培养重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强思政教学和工匠精神的融合,重构思政教育体系,更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重任。另一方面,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要想完成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创新创造,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将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到课程中,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性质量。

(三)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求。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从宏观来看是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从微观来看关系到各大高校和整体教育系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来看,部分高校仍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应用型人才基础技能和素养发展不全面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在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应突出自身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加强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建立良好的协同育人关系,搭建教育和岗位对接的桥梁,突破不同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限制。具体而言,就是高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聚焦在职业技能和能力方面,还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和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审美意识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具备工匠精神所要求的品质,实现能力、技巧、品质方面的协同发展。通过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相信应用型本科高校能够在服务学生成长和发展方面获得一定的成果,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学的路径

(一)落实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政策,为思政教学提供制度保障。一,高校应完善工匠精神培养制度和政策。近几年,我国党和中央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并强调培养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是组建具备工匠精神劳动者团队的主要途径,进一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升至战略角度。针对这种要求,我国应用型高校应加强教育制度改革,构建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思政课程体系,落实职业能力和素养培育至思政课堂中,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完善具备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二,增加工匠精神在思政教学评价中的比重。在考察学生思想和素养发展现状时,除基础性的人文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检验外,教师还应将工匠精神和品质作为工作的考核标准。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应以更加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求学生,并以任务完成程度为依据,解决学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力,并通过实践增加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对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重视程度。三,高校应建立工匠型人才培养激励制度。一方面,高校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向学生宣传社会和企业所建立的工匠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加强自我完善,提高自我修养和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工匠人。同时,还应在校企合作之初,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在学生进入企业后设置相关的激励条件,使人才获得应有的待遇和奖励。另一方面,高校可在思政课程中设置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能够以敬业态度对待,并给予保持精益求精精神的学生物质和精神的鼓励。对于学习态度消极不配合教师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批评,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思政学习要求,并通过课程引导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满足思政课程的要求。

(二)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协同企业完成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源于生产实践,又反作用于企业生产中,是企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精神指引。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为满足社会对工匠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生产和工作产生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高校思政教学带来助力。其中,校企合作作为高校联系企业的重要平台,高校可促进与企业技术方面的沟通,并形成协同育人的友好关系,通过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完成对工匠型学生的培养,同时满足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需要。在合作育人工作中,院校可借助企业在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了解行业对人才技能和素养的要求,并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环境与人的目的。企业可在学生中挑选一批具备工匠品质的人才为主要培养对象,将更多企业经营之才安排到校园内,担当职业技能培养工作,为学生传递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解决学生在就业和择业方面的困惑,促进工匠精神的落实和践行。

(三)加强思政教育引领,突出思政课堂中工匠精神的人文热度。思政课堂作为培育工匠人才的主要渠道,只有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并发挥育人价值,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追求卓越的品质,完成工匠精神和品质的建立。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部分社会讨论热点,引导学生展开合作讨论,并重视思考和论证的过程,在反复思考和论证中,体会到工匠职业素养的重要价值。同时,教师还应发挥思政理论教学人文性的特征,在知识讲解中融入工匠品质要求和工匠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在学生群体中普及工匠精神。在思政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改变为学生设置课外学习任务的方法,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发现,增强学生实践练习的主动性,形成认真对待学习任务的意识。还可在实训中引导学生学习企业文化,了解企业主体人创业的艰辛历程,使学生明确艰苦奋斗和勤勉敬业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并以此为思想和行动的引领,在实训中规范自身的操作流程,加强自身精神和素养建设,在不断改进中形成工匠精神。

四、结语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教学中,以工匠精神为指引,将工匠精神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理念融入思政教学全过程中,不但可以发挥思政课堂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作用,保障思想和行为教育的实施效果,还可以促进大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满足社会对工匠人才的需求。相信在工匠精神的长期熏陶下,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必然得到提高,必会自觉将自身打造成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工匠应用型思政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