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语言在预科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2020-01-02段嘉敏

文教资料 2020年20期
关键词:手势肢体汉语

段嘉敏

(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1.肢体语言与零基础预科汉语课堂概述

1.1肢体语言的功能

首先,肢体语言具有辅助性,不仅能够辅助言语表达,还能够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肢体语言有助于老师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当老师想要表达“安静”的时候,会将自己的食指树立在嘴巴前方,表示“嘘,安静”。另一方面,肢体语言同样能表达学生的想法,如:“点头”表示学生能理解老师的意思,老师会加快进度;“皱眉”表示学生没有听懂,老师会调整教课方式或教课速度[1](38-39)。

其次,肢体语言是承载文化的载体,每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各异[2](176),肢体语言也存在差异。如:“微笑”在中国表示欢迎和亲切,在印第安文化中,“哭”代表欢迎。

1.2肢体语言的特点

1.2.1广泛性

人类对肢体语言具有先天的接收能力,并且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辅助沟通交流方式,具有广泛性。人类的喜怒哀乐几乎都可以使用肢体语言表达,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神情,在不同的环境下通常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世界上各个文化都用肢体语言,而且肢体语言可以不分年龄、不分文化[3](98-99)。

1.2.2直观性

肢体语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这也是肢体语言为什么广泛存在的原因,一个很普通的肢体语言,例如一个手势,就可以表达出作者此时的内心和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最直观的,对方可以第一时间领悟作者肢体语言的内心。“察言观色”是指观察别人的肢体语言,揣摩他人的内心想法。

1.2.3真实性

肢体语言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在没有被特意训练过的普通人中,肢体语言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言行不一”,有些人在撒谎,但是他的肢体语言不会撒谎,透过肢体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因为肢体语言不会说谎[4](4-5)。

1.2.4差异性

文化和文化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肢体语言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在表达意思方面具有差异性。在汉语中,人们习惯点头表示同意,在阿拉伯地区则相反,中国人见面习惯握手问好,而东南亚国家人们则双手合十、点头以示礼貌。

1.3肢体语言在零基础汉语课堂中的重要性

1.3.1辅助教学

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在零基础汉语课堂上,学生听不懂汉语,这时,肢体语言能帮助教师解释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容易。

肢体语言还可以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发音,教师在进行语音教学时常用手势模拟舌位图,或者通过手指的弯展解释平翘舌音,都是对外汉语教师常用的肢体语言辅助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辨发音。

1.3.2强化记忆

肢体语言生动形象利于学生记忆。相比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生更容易记忆那些印象深刻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肢体语言能吸引学生们参与课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长期记忆。例如,教语音时,老师用手比出“V”,代表第三声的发音,加强对第三声的记忆,在下次练习中,老师做出“V”的手势,学生可以立刻回想起老师教授过的内容[5](209-210)。

1.3.3课堂管理

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时有发生的,如果在课堂中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上,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如,老师在教“投篮”“踢球”时,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可以把学生迅速拉入某一场景中,让学生理解“投篮”“踢球”等词语的同时,缓解学生的疲倦感,调整学生的注意力。

2.肢体语言在零基础预科汉语课堂的分类与应用

2.1肢体语言在零基础预科汉语课堂的分类

2.1.1目光语

眼神可以表达内心的想法,起到辅助沟通交流的作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有眼神上的交流,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运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比如课堂纪律松散、学生过于兴奋时教师会用目光凝视学生,给行为失序的学生以提醒。当学生一时很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用温柔的目光注视学生,予以鼓励和安慰。

2.1.2脸势语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可以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在汉语课堂上,老师的面部表情是课堂的晴雨表。比如老师对某一学生的回答眉头紧皱,可能表示该学生的答案不对或者老师对学生的答案有疑问,老师突然间表情严肃,可能代表老师对课堂纪律不满意等。

2.1.3手势语

绝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都会使用手势语,手势语有两个作用:其一,代表真实的讲话内容,比如学生学习汉语发音时,老师用手势比画体现一声平、二声阳、三声拐弯、四声降这样,学生能够清楚理解老师的意思,提高学习效率。其二,代表老师的感情,肢体语言丰富的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手舞足蹈,用自己的手势语活跃课堂气氛[6](190)。

2.1.4身势语

身势语也是肢体语言的一种,是借助身体的某一部位,表达内心活动。汉语课堂上老师在授课的同时来回走动,不仅可以让班级内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的讲课内容,而且可以让班级内气氛活跃,不至于死气沉沉。

2.1.5服饰语

穿着打扮也是肢体语言的一种,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服装、鞋帽、发型、妆容、随身佩戴物件。教师穿衣整洁得体可以体现教师的衣着品位和个人修养。整洁适体的服饰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2.2肢体语言在零基础预科汉语课堂的应用

2.2.1肢体语言与语音教学

零基础汉语课堂上,最先教授的是语音,汉语语音声调多、变调多、组合多,对于零基础的留学生来讲很困难,这就要求老师恰当使用肢体语言。老师可以用手势比画体现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的特点,让学生随着老师手势摆动牢记声调的区别。在教一声的时候,例如“yī”这个发音,调值是55,老师可以将左手放平,从自己的右边向左边划动,表示一声平;在教二声的时候,例如“yí”,调值为35,老师可以伸出左手,从自己的右下方向左上方划动表示二声扬;三声,例如“yǐ”,调值为214,老师此时的手势变化轨迹则为自己的右上、左下、左上,用左手在空中画出一个“v”字形;四声,例如“yì”调值为51,老师可以用左手从自己的右上方向左下方划动,表示四声降。在语音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在发音的时候,夸大嘴型发音,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嘴型变化,从而发出更标准的音[7](3-5)。例如,“fū”这个音,老师的嘴应当稍微大一点,让学生看见发音时牙齿搭在下唇上。

2.2.2肢体语言与词汇教学

在零基础汉语课堂上,让学生了解词汇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肢体语言,让肢体语言表达出词汇的意思。例如:在零基础课堂上,往往第一节课会讲“你好”,老师可以边说“nǐ hǎo”边挥手,或者跟同学们握手,用最常见的打招呼手势表示“你好”的意思是和别人打招呼;再如一些常见动词:拿、跑、走等,老师可以直接做出相关动作表达词汇的意思;再如一些稍难点的动词:化妆、打扮等,老师可以做出照镜子、梳头发、涂口红等动作表示化妆和打扮是修饰容颜的含义。除了更直观地表达词汇含义之外,使用肢体语言还能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2.2.3肢体语言与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一直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通过肢体语言可以将那些用语言难以解释的语法点以简单直白的方式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让学生理解语法的教学目的。例如“把”字句,“我把粉笔从桌子上拿起来”,老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演示,表示“把”字句可以表示动作给某一物体带来的位置变化。再如:结果补语的教学,“关上窗户”“合上书”“喝完”等,老师可以拿一杯水,再将杯子里的水全部喝完,表示“喝完”中的结果补语“完”是用来补充、说明某一动作、行为的结果,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语法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8](6)。

3.肢体语言在零基础预科汉语课堂的现状

3.1操作随意

在零基础课堂上,肢体语言的使用规范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肢体语言具有随意性,忽略肢体语言的标准性,给学生造成学习混乱和学术不严谨性。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肢体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比如在某些课堂上老师习惯性地用手指着同学,可能会给不同文化习俗的学生造成误解。这种肢体语言的操作随意性会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

3.2专业性不强

专业性不强主要体现在肢体语言使用前后不一致,同一种肢体语言混淆使用,肢体语言带有明显的情感因素等。例如老师上课时点头表示对某一问题的赞可,但是有些老师习惯性点头,即使在自己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的习惯性动作,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9](13)。

3.3缺乏灵活性

一些老师的肢体语言过于固定化,缺乏灵活性。面对不同文化的学生,肢体语言有所差异,如果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种肢体语言就会传达给学生不同的信息。比如,在多数国家,点头代表着肯定,摇头代表着否定,在阿拉伯国家则相反,当时老师了解班级内有阿拉伯学生时,应该放弃使用点头的肢体语言,单纯的语言比固定使用某种肢体语言要恰当得多。

3.4过度使用肢体语言

在汉语教学中,有些老师过度使用肢体语言,本来肢体语言是一种很好的辅助交流沟通工具,结果,过度使用肢体语言使学生反感,不但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反而对教学有所影响。

4.零基础预科汉语课堂使用肢体语言策略与建议

4.1熟悉不同文化的相关习俗

肢体语言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略有差异。这种略有差异的肢体语言与固有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异。比如欧美文化中“OK”型手势,就是代表同意、认同。但是在中国文化中“OK”型手势还有数字三的意思。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一般不会用“OK”型手势表示赞成,而是使用点头代表同意观点。这就要求汉语教学老师经常和学生沟通自己的肢体语言使用情况,及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差异。

4.2肢体语言的使用要因学生而异

在汉语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使用要因人而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肢体语言的作用,才能避免因肢体语言同质化带来的诸多不便。有的同学外向,喜欢和老师互动,喜欢使用肢体语言,相反,有些同学性格偏内向,不善于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汉语老师要因人而异,面对性格外向的学生,要积极与其互动,恰当而丰富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面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适度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同时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使用肢体语言互动。总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肢体语言要因人而异。

4.3注意手势镜面效果

对外汉语教师使用手势强调声调时,应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相对,左右相反,在划调值走向时,应做出镜面效果。拼音教学时,告诉学生标声调符号时应从左至右,如果教师做声调手势时不考虑位置问题,而是以自己的方向为准从左至右划,则会使学生混淆。比如以老师的角度划出阳平的调值走向,从学生的角度看是从右划至左的去声,而教师划出的去声,在学生看来则是反向划出的阳平[10](96-98)。

4.4肢体语言的使用要有效、适度

在零基础汉语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使用一定要有效、适度。肢体语言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式,要能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意义,而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手舞足蹈的老师固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过度消费肢体语言会使学生对肢体语言审美疲劳,甚至出现讨厌的状态。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适度使用肢体语言,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肢体语言。既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

猜你喜欢

手势肢体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V字手势的由来
追剧宅女教汉语
肢体写作漫谈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